36kr 07月11日 15:14
认知重构:以不同视角看待事物的艺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介绍了“认知重构”这一心理学策略,它是一种通过重新解读情境来改变情绪影响的方法。文章指出,当遇到计划泡汤、航班延误等不如意的情况时,人们常会感到烦躁、焦虑。而认知重构则鼓励人们通过改变视角,例如从“这次延误会毁了一切”转变为“这给了我意想不到的休息时间”,来更冷静地应对。文章提供了三个实践步骤:拉开跨度、转换视角和调整内在对话,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认知重构,从而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 认知重构是一种通过重新解释情境来改变情绪影响的方式,是管理情绪的有效策略之一。相比于压抑情绪,认知重构能带来更好的情感结果,有助于降低焦虑感,增强韧性。

⏳ 拉开跨度是认知重构的第一步。通过思考这件事在未来是否依然重要,可以降低情绪强度,帮助回归理性。例如,问问自己“这件事下周、明年、十年后还会重要吗?”

🧐 转换视角是认知重构的第二步。尝试从不同角度看待情况,寻找积极面或意想不到的机会。例如,将“我失败了”转变为“我学到了有用的东西”,改变对事情的感受。

🗣️ 调整内在对话是认知重构的第三步。用温和、冷静、令人安心的语气对待自己,打破负面循环。例如,如果关心的人遇到同样的情况,你会说什么?用同样的方式对自己说。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即使是视角上的一点点转变,也能改变你的整个情感体验。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计划泡汤、航班取消、失望至极,我们自然的反应往往是:烦躁、恼怒、焦虑、失望。但有时,如果我们退后一步,重新解读正在发生的事情,突然间一切都显得更加可控。

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忽视现实或假装一切正常,而意味着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待同一情况。当你改变视角时,往往也会改变情绪。

心理学家将这种转变称为“认知重构”,这是一种强大的实践方法,当你面对内心的阻力或挑战时,会非常有用。

1. 认知重构如何改变你的情绪

认知重构是一种通过重新解释情境来改变其情感影响的方式,是管理情绪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与其试图压抑自己的感受,不如改变故事背后的感觉。

心理学家詹姆斯·格罗斯(James Gross)是这项研究的关键人物,他证明了认知重构比单纯压抑情绪能带来更好的情感结果。经常使用这种方法的人通常焦虑感更低、不那么容易抑郁,且更具韧性。

这不是说要过度乐观,而是要求在思维方式上保持灵活,从不同角度看待情境,例如将“这次延误会毁了一切”转变为“这给了我意想不到的休息时间”,或将“我失败了”转变为“我学到了有用的东西”。当你重构一种情况时,也是在改变大脑处理和对情况做出情绪反应的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认知重构可以帮助你在事情不如预期时更冷静地回应,并在可能感到难以承受的情况下保持情绪稳定。

 2. 如何使用认知重构

知道认知重构是有帮助的是一回事,但当你身处其中时,如何实际操作呢?下次遇到让你措手不及的情况时,可以尝试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1:拉开跨度。问问自己:这件事下周还会重要吗?明年还会重要吗?十年后呢?大多数时候,答案是否定的,或者至少,没有当下感觉的那样重要。拉开跨度能让事情回归理性,通过激活与反思相关的脑区来降低情绪强度。

步骤2:转换视角。探索是否存在另一种看待情况的方式。这种情况中可能有什么积极的一面?也许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也许只是一个日后可以分享的有趣故事?转换视角能帮助你改变对事情的感受。

步骤3:调整内在对话。当事情不如预期时,我们常常自责。如果你关心的人处于你的位置,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可能是些温和、冷静且令人安心的话。用同样的语气对待自己,这有助于打破负面循环,让你以更具自我慈悲的心态面对自己。

认知重构并不能让糟糕的经历消失,但能为你提供更好的应对方式。这并不总是那么容易,但即使是视角上的一点点转变,也能改变整个情感体验。

下次当事情出错时,试着从稍微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不会改变发生的事情,但可以改变你应对的方式,而随着练习,这种简单的转变会变得越来越轻松,越来越自然。

译者:Teresa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认知重构 情绪管理 心理学 视角 应对策略
相关文章
情绪起伏大怎么办? 我觉得情绪起伏大本身,不一定构成问题吧?情绪起伏是很正常的,尤其对年轻人来说。这个时期多巴胺分泌就是很旺盛。从进化的角度看,这样很...
刚在微信读书打开阅读《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书的扉页写着:“人生中的事分为两类,你能控制的,你不能控制的。 不能控制的包括:已发生的事,你的记忆,别...
很多人问我怎么寻找自己的北极星。答案是四个字:格物致知。 意思就是,你需要不断自问自答,探究你自己的问题。 探究的方向有两个:1️⃣ 你在恐惧什么?2️⃣ ...
猴子心态VS僧人心态 Monkey Mind:被细节困扰 过度思考 抱怨比较批评 短期满足 苛刻专权 自我中心执迷不悟 被愤怒等情绪掌控 寻求应急之道 Monk Mind: 专注问题...
本周推荐一本《心理医生的故事盒子》。 我超喜欢这本书。它真的很好读,内容就是一个个的寓言故事。但同时它又非常发人深省。 用生活化又有趣的故事,四两拨千斤...
创作的意义
研发生产经验不能浪费? 哈三联跨界化妆品行业
本周推荐一本《好情绪养成手册》。 我看完才发现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居然叫《A Manual for Being Human》,这不就是人类使用说明书嘛?。跟《纵横四海》撞主题了...
我也对自己有过相同主题的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是: 当我莫名烦躁、自我怀疑、自我攻击的时候,基本是以下几种情况: 1. 没睡够/睡得不好 2. 2天没阅读长内容了 ...
用餐和冲刺 "背后的迷人心理学,以及为什么它的意义远不止一顿免费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