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今日话题 22小时前
聊聊投资能力到后期为啥难以提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剖析了投资者在达到一定阶段后,为何会遭遇“瓶颈期”,即使努力学习和实践,投资能力也难以提升。作者从“补短板”到“筑高墙”的难度增加、市场动态反馈的复杂性、人性弱点的根深蒂固、认知固化阻碍迭代、追求正确转向接受不确定性,以及从模仿他人到找到自我的转变等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高阶投资能力的提升之道。核心在于理解投资本质是概率游戏,需要克服人性弱点,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系统,并进行深度反思与迭代。

📈 从“补短板”到“筑高墙”的难度陡增:投资初期,填补知识盲区(如复利、止损、资产配置)能带来显著进步,属于“量的积累”。而进阶阶段,提升10%的核心在于“底层认知”的解构与重组,如市场非有效性、风险非线性关系等,这需要打破旧框架,难度远超搭建新框架。

🔄 市场的“动态反馈”比书本更复杂:书本多为“确定性知识”和“事后总结”,而实际市场信息碎片化、滞后化、虚假化,要求投资者在信息不完备时快速决策。投资能力的提升依赖于“试错-复盘-修正”,但市场反馈周期长、干扰因素多,归因困难。策略会因过度使用而失效,需洞察市场参与者行为,迭代策略。

🧠 知识好学,但本性难改:投资中后期,人性弱点(贪婪、恐惧、侥幸)的影响大于技术缺陷。人性的“反知识”特性使得投资者明知规则,却在市场波动和诱惑面前难以控制。需要通过长期实践的“痛苦反馈”来强化“肌肉记忆式的理性”,这一过程缓慢且反复。

🧱 认知固化,迭代受阻:投资者可能形成“认知闭环”,如坚定的价值投资者排斥趋势交易。这种固化会阻碍接受新视角和打破旧框架,导致“用经验解释一切”,难以突破。承认过去的成功可能依赖特定环境而非普适逻辑,是打破闭环的关键,但这比学习新知识更痛苦。

⚖️ 从“追求正确”到“接受不确定”:投资初期追求“每次都对”,但进阶阶段需接受投资是“概率游戏”,长期盈利靠“大概率正确+小概率容错”。这意味着需要接受“概率中的失败”,并与人性的贪婪恐惧对抗,坚持大概率正确的策略,而非因短期波动而轻易放弃。

💡 从“模仿别人”到“找到自己”:市面上的投资规律是通用性的,其有效性依赖于使用者的性格、资源和风险偏好。投资后期提升的关键是将通用规律转化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系统”,这需要深度“自我认知”,了解自身优势劣势,避免照搬他人策略,形成“量身定制”的系统。

wangdizhe(北仪小孩)

一个投资者到了一定阶段,一般会遭遇“瓶颈期”。。。也就是即便他读很多书,全天盯着k线看,并且天天混迹论坛,但投资能力可能依然“不见啥长进”。。这确实挺添堵的,就像有一面“惊叹之墙”在挡在前面,自己则无能为力。。。

谈谈自己对于这种情况的一些感受吧,大概是以下这几点。。。

一、从“补短板”到“筑高墙”的难度陡增

在投资能力的提升初期,本质是“知识盲区的填补”。。。比如刚开户入门时,掌握“复利效应”“止损逻辑”“资产配置基础”这些概念,就能快速摆脱“小白凭感觉投资”的境地,收益情况也可能从亏损或低收益跃升至市场平均水平。。。这一阶段的进步,仅靠“量的积累”即可实现,而且效果显著。

这就相当于上学时候考试。。。从0到60分及格只要努力即可达到,但从85-100分,似乎每提升1分都格外艰难。。。其实就是边际递减原理。。

一旦进入进阶阶段,投资者已掌握90%的基础理论(如估值模型、技术指标、宏观分析框架这些东西)。。。剩余的10%往往是抽象,反常识,跨学科的“底层认知”。。。比如市场非有效性的本质,风险与收益的非线性关系,人性决策的非理性根源等。。。。这些认知无法通过“多看书+多刷视频”直接获取,需要对已有知识进行“解构+重组”,甚至推翻过去的部分经验。

就像刚进入市场时,觉得“低PE就是价值高”,慢慢才发现“PE的有效性取决于行业生命周期”,对于周期股而言,只看pe来操作,往往会亏惨的。。。再比如,初期认为“止损能控制风险”,但后期逐渐发现“频繁止损可能是对概率的误判”。。。这种对于认知的迭代,本质是“打破旧框架”,难度远高于“搭建新框架”。。。。

二、市场的“动态反馈”比书本更复杂

投资的核心是“在不确定性中做决策”,拼的是对概率的感知和利用。。。而书本和课程传授的往往是“确定性知识”(比如“安全边际”“护城河”这些静态知识)。。。。但实际市场存在很多变量,导致“理论落地”的难度随进阶阶段而逐渐提升。。。

比如,书本中的案例一般是“事后总结”,是马后炮那种感觉。。。但实时市场中,信息是碎片化,滞后化,虚假化的(如财报造假、政策突发转向)。。。。所以投资者需要的不是“记住理论”,而是“在信息不完备时快速做出重要决策”。。。。这种能力无法通过看书培养,只能靠实践中通过“试错-复盘-修正”来提升。。。但市场的反馈周期长,干扰因素多,会导致“归因困难”。。。

这就像,一次投资盈利,可能是策略有效,也可能是运气好啊,甚至是“错误逻辑下的正确结果”(比如靠追涨杀跌赚了钱),而区分这三者需要大量样本和深度反思,远非“多读书”能解决。。。。

再比如策略其实存在“有效性衰减”,市场基本是一个自适应系统。。。当一种策略被多数人掌握(比如技术派的“均线金叉买入”,或价值派的“高ROE选股”)。。。它会因过度使用而失效(如太多人按金叉买入,反而导致股价提前反应,金叉出现时已是高点)。。。进阶投资者需要不断“迭代策略”,但策略迭代的依据不是书本,而是对“市场参与者行为”的洞察。。。这需要对资金流向、情绪周期、博弈逻辑的实时感知,属于“隐性知识”,无法通过文字完全传递。。。这些更多是社会阅历积累,和对实盘积累的经验反馈。。。其实这也是我多次强调“区隔优势”这个概念的原因。。。

三、知识好学,但本性难改

投资到中后期,“技术缺陷”(如不懂估值、不会看宏观)的影响会逐渐让位于“人性缺陷”(如贪婪、恐惧、侥幸、锚定效应)。。。。而人性的弱点,恰恰是“反知识”的。。。也就是无论看多少本《行为金融学》,知道“从众会导致泡沫”,但只要面对市场疯狂上涨,多数人仍会忍不住追高。。。。明知道“止损是纪律”,但下跌时仍会侥幸“等反弹再卖”。。。在利益面前,道理往往一文不值。。。。

这种矛盾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人类的决策系统由“本能脑”(快速反应)和“理性脑”(逻辑分析)构成。。。。而投资需要“理性脑压制本能脑”。。。。初期靠“记住规则”(比如“跌5%止损”)能勉强约束行为,但到了高阶阶段,市场波动更大(比如4月7日沪指单日回调7.34%),诱惑也更多,本能的力量会被放大,此时需要的是“肌肉记忆式的理性”。。。这种能力无法通过读书获得,只能靠长期实践中的“痛苦反馈”(比如因贪婪亏损后的深刻反思)逐步强化,而这个过程往往缓慢且反复。。。。

四、认知固化,迭代受阻

投资到了一定阶段,投资者会形成自己的“认知闭环”(如“价值投资派”“趋势跟踪派”“宏观对冲派”)。。。这些是前期成功的基础(靠一套逻辑持续盈利打天下),但也可能成为后期进步的障碍。

比如坚定的价值投资者可能排斥“趋势交易”,忽视“市场情绪对短期价格的决定性影响”。。。而技术分析者可能鄙视“基本面研究”,在行业逻辑突变时(如政策颠覆行业)仍死守指标。。。再比如,宏观分析者可能过度关注“大趋势”,忽略个股的“微观阿尔法”。。。

这种“闭环”的打破,需要“自我否定”。。。承认过去的成功可能依赖“特定环境”而非“普适逻辑”,这比学习新知识更痛苦。。。很多投资者到了这一阶段,会陷入“用经验解释一切”的误区,难以接受新视角,自然无法突破。。。。

五、从“追求正确”到“接受不确定”

投资初期,投资者往往追求“每次都对”,比如“买了就涨”“避开所有下跌”。。。。。而书本也多传递“确定性方法”,比如“如何找到10倍股”“精准预测市场顶部”这种。。。。但到了一定阶段,投资者必须接受一个现实:投资是“概率游戏”,而非“精准预测”。。。长期盈利靠的是“大概率正确+小概率容错”,而非“100%正确”。。。

这种思维的转变是极其困难的,需要一定悟性。。。就像明明是按“高概率策略”买入,却因短期波动而亏损,此时需要接受“概率中的失败”,而不是怀疑策略出问题。。。。但其实多数人会忍不住止损,破坏概率优势。。。我的四大行业和宽基etf(恒生科技etf,中概互联etf,半导体etf,医药etf),都是2700-2900点低点时候买的,但那时候你懂的,很多人在减仓,论坛上也是一片悲歌。。。而且2700点减仓的人,往往也是3600点加仓的人,这并不偶然。。。

再比如,明知道“分散投资能降低风险”,但看到别人靠集中持仓暴富时,仍会忍不住放弃分散,从而违背“概率平衡”的原则。。。。“概率思维”的核心不是“学知识”,而是“与人性的贪婪及恐惧对抗”。。。知道“应该做什么”,更要做到“坚持做什么”,这需要极强的心理韧性,而心理韧性的提升,远远慢于知识积累。。。那是一个“锻打”的过程。。。

六、从“模仿别人”到“找到自己”

市面上99%的投资书籍和课程,讲的都是“通用规律”(如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或索罗斯的反身性)。。。但这些规律的有效性,高度依赖“使用者的性格、资源、风险偏好”。。。。

比如,价值投资是左侧交易,需要“长期持有+忍受波动”,适合耐心强、资金长期不用的人。。。短线交易需要“高频决策+快速止损”,适合对情绪敏感、时间充裕的人。。。。宏观对冲需要“跨市场信息处理能力”,适合资源丰富、能接触一手数据的人。。。。

投资能力到后期提升难点在于,要把“通用规律”转化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系统”。。。。就比如说,同样是价值投资,有人侧重“低估值+高分红”(适合保守型的)。。。有人侧重“成长型+护城河”(适合激进型的)。。。这个转化过程,需要深度的“自我认知”(知道自己的优势及劣势),而非“照搬书本”。。。。

很多人到了这一阶段,仍在模仿别人的策略(比如散户学机构做长期投资,却因资金短期要用而被迫卖出),没有形成“量身定制”的系统,自然无法突破瓶颈。。。而“自我认知”的深度,往往需要数十年的实践反思,远非“多看书”能快速提升。。。。深度了解自己,其实是很难的,难度不亚于对外界的探索。。。很多投资者天天学各种知识,却没有“内省之悟”,不了解这点,其实就难以找到“同频的策略”,而这也是知行合一的核心难点。。。

。。。。。

总体来看,投资能力的“高阶提升”,本质是“反人性的修行”。。。如果说投资初期是“知识的军备竞赛”。。。。那么后期就是“认知、人性、系统的综合较量”。。。。看书和学习更多是“输入”,但高阶提升需要“输出+迭代+对抗”。。。。把知识转化为认知,把认知转化为行动,把行动固化为习惯,而每一步的难度都呈指数级增长。。。。。

突破的关键,往往不是“学更多”,而是想更深,做更专,省更透。。。

想更深的意思是,从“记住结论”到“追问本质”,比如为什么这个策略有效,它的前提是什么。。。。做更专指的是,聚焦自己的能力圈,放弃“全能幻想”,比如只做自己能理解的行业。。。省更透的意思是,每次交易后复盘“决策逻辑”而非“结果”,从而区分运气和能力。。。

这也是为啥优秀投资者往往“越老越简单”。。。。他们最终不是掌握了更多知识,而是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极简系统”,并彻底克服了干扰这个系统的人性弱点。。。。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上证指数(SH000001)$ $恒生指数(HKHSI)$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



本话题在雪球有34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投资瓶颈 能力提升 认知迭代 人性弱点 概率思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