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牛牛头条 47分钟前
芒格:要避免因爲過去的成功做蠢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深入探討了《窮查理寶典》中揭示的六種導致人們產生誤判的心理傾向,包括公平傾向、妒忌傾向、回饋傾向、簡單聯想傾向、否認痛苦傾向和自視過高傾向。文章通過詳細的闡述和生動的例子,分析了這些心理傾向的成因、表現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例如,人們在面對不公平待遇時的反應,對他人成就的妒忌,以及在接受幫助後可能產生的負面情緒。文章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自身和他人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 **公平傾向:** 源於對普遍公平原則的期望,人們在購物排隊或道路避讓等日常行為中體現出這種傾向。當期望的公平待遇未得到滿足時,容易產生不滿情緒。

😡 **妒忌傾向:** 這種源於進化本能的傾向,使人們對他人的成功和優越條件產生眼紅和妒忌。這種情緒在社會比較中尤為明顯,甚至可能驅使人們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 **回饋傾向:** 體現了“以牙還牙”和“以德報德”的雙重特性。雖然“以德報德”有助於維護良好關係,但也可能導致過度付費等情況。避免衝突升級的方法是延遲反應,例如延遲對他人的指責。

🧠 **簡單聯想傾向:** 聯想機制無處不在,例如通過包裝來判斷產品質量。過去的成功、波斯信使綜合症、被幫助者的忘恩負義以及類型化思維等都是這種傾向的表現。避免因過去成功而犯錯,審視成功的偶然因素,並思考新行動中可能遇到的風險。

😔 **否認痛苦傾向:** 人們會通過否認或扭曲事實來逃避痛苦,例如沉溺於有害物質。這種傾向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需要正視現實,避免逃避。

😎 **自視過高傾向:** 人們往往高估自己、自己的東西和自己的決定,這體現了“稟賦效應”。在投注活動中,這種傾向會導致人們對自己挑選的方案更有信心,從而可能導致過度投資。

今天我們看《窮查理寶典》第四章第十一講中的六種帶來誤判的心理傾向,分別是公平傾向、妒忌傾向、回饋傾向、簡單聯想傾向、否認痛苦傾向、自視過高傾向。

接下來對這幾條一一展開:

一、康德式公平傾向

康德經常喜歡用「絕對」、「純粹」這樣的詞,他提出了「絕對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的概念,意思就是,如果要去做某個事情,就要意識到這是一個普遍的準則,或者是要能做到它成爲一條普遍準則的時候。

芒格先生這裏用「康德式」來形容公平傾向,也意在表明這種傾向具有普遍性和純粹性,而沒有太多的功利色彩。

比如說在購物時候自覺排隊,因爲希望其他人也能自覺排隊;在公路上看到後面的車想超車,會做一些避讓,因爲希望自己哪天想超車的時候也能被禮貌對待。

作爲公平傾向的結果,當人們沒有獲得期待中的公平對待時候,往往會表現出不滿的情緒。比如,現在社會我們看到特權階層的不公平待遇,經常就會氣上心頭。

二、豔羨/妒忌傾向

看到別人好就眼紅,這種傾向具有某種進化起源,在長期飢餓的狀態下,會有佔有視線範圍內的食物的傾向,而食物被其他人所佔有,則經常會表現出衝突來。人類社會早期面臨着如此的境地,即便是現在物質極大豐富,仍然保留着妒忌傾向。

「驅動這個世界的不是貪婪,而是妒忌」,如果沒有其他人做比較,那麼某個個體的貪婪會變得毫無意義。

三、回饋傾向

「回饋傾向」就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敵意會帶來進一步的敵意,比如吳楚桑葉之爭帶來的兩國戰爭。

避免回饋效應帶來的衝突升級的方法是延遲自己的反應:想要罵人的話,等到明天再罵他。

當然,回饋效應不僅有「以牙還牙」,還有「以德報德」。以德報德肯定有利於維持良好的關係,但是在也容易使得人們在採購的時候過度付費,比如在買車的時候,銷售員給你端來咖啡,或者送一個你喜歡的禮物,會讓你在潛意識中不願意拒絕他的銷售,或者是支付更高的價格。

還有的現象就是,剛開始提出一個很高的要求,被拒絕;然後做一個小小的讓步,結果更容易被接受或者默許。

四、受簡單聯想影響的傾向

聯想機制可以說隨處可見,比如說因爲好的包裝覺得產品的質量也更好,而婚介所給潛在顧客講的「美好的故事」也旨在觸發聯想機制,讓對方更願意付費。

芒格先生重點介紹了幾種特殊的聯想傾向:

第一種是過去的成功帶來的聯想誤導。比如拿破崙和希特勒去攻打俄羅斯,都是因爲在其他地方戰無不勝,然後覺得去進攻俄羅斯那個嚴寒之地也會勝利。避免因爲過去成功而做蠢事有兩步應對:1)審視過去成功的偶然因素;2)思考新行動中出現的沒有碰到過的危險因素。

這種聯想在投資中時不時就會犯。

第二種是波斯信使綜合症,這個名稱來自於古代波斯的一個故事,說是波斯人會將帶來壞消息的信使殺掉。該術語用來描述那種不願意聽到壞消息的行爲傾向。

而伯克希爾的信條則是「有壞消息立馬給我們彙報。只有好消息我們可以等」。不願意聽壞消息的人,最後只能聽更大壞消息。

第三種是被幫助者的忘恩負義傾向。施惠者給受惠者提供了幫助,但是這種行爲讓他們聯想到了自身的不幸,並會妒忌施惠者優越的條件,所以不僅不會感恩,反而會討厭甚至傷害曾經幫助自己的人。

第四種是類型化思維。也就是說會把一個平均的特徵,看成是所有人的特徵,比如舉例說,喬伊今年90歲,而大多數90歲的老人頭腦都不太靈光了,所以就下結論說喬伊也是個糊塗蛋,即便他腦子依然非常好使。

五、簡單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認

這個傾向很容易理解,就是當碰到讓自己痛苦的事情後,會對這個事情進行心理否認,通過扭曲真正的事實,讓事情變得容易在心理上接受。

對痛苦的否認傾向有時候會帶來一些嚴重後果,比如說沉溺於化學物質,或者是依賴於死亡等等。

六、自視過高的傾向

「自視過高」的傾向體現出了一種「稟賦效應」,也就是人們對於自己、對自己的東西、對自己的決定等等的評價往往存在高估。

在投注活動中,「自視過高」帶來的結果是,人們對於自己挑選的方案更有信心,比如買彩票的時候,如果彩票號碼是隨機選的,下的賭注會比較少;但是如果號碼是自己有意識挑選的,下的賭注就比較大。

所以說,自己挑選的股票,會更容易持有過多的倉位。

編輯/lambor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窮查理寶典 心理學 決策 芒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