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儲局維持高利率的宏觀環境下,疊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包括美國關稅和中東局勢動盪,$比特幣 (BTC.CC)$年內持續震盪。橫向對比各類資產來看,2025年上半年,黃金仍是漲幅最高的資產達到25%,港股$恒生指數 (800000.HK)$則以20%的漲幅緊隨其後,比特幣則以14%的漲幅收官。
年初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市場期許其能夠在加密貨幣領域上有所建樹,但幣圈人苦守近三個月沒有等來利好消息,比特幣價格從1月的前高持續回落。即便是3月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宣佈建立美國戰略比特幣儲備也未能拯救持續下跌。進入4月,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令全球金融市場震盪,比特幣也在期間遭遇了被迫拋售的「踩踏」行情。
事情在4月底迎來了轉機。支持加密貨幣的美國證監會主席Paul Atkins宣誓就任,人們普遍預計,與拜登政府時期的前主席加里·詹斯勒相比,Paul Atkins將領導一個對加密貨幣更友好的SEC。
當然,這期間特朗普關稅政策放鬆,市場抄底情緒爲加密市場提供了「強勁買盤」 ,比特幣首度突破11萬美元這一關口,打破了2025年1月特朗普就任總統時創下的10.9萬美元的紀錄,創下歷史新高。
除了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外,2025上半年Crypto還有哪些事件值得回顧?
上市公司、機構持續買入加密貨幣
比特幣正成爲企業財務策略的關鍵組成部分,CryptoSlate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上市公司總計購入245,510枚比特幣——這個數字是同期比特幣ETF購買量的2.1倍,與2024年同期僅5.17萬枚的購買量相比,今年企業的比特幣購買量暴增375%。
$特斯拉 (TSLA.US)$ 、 $Block (XYZ.US)$ 和 $Coinbase (COIN.US)$ 等科技公司都在業績中披露了增持比特幣的計劃。
其中$Strategy (MSTR.US)$購買量爲135,600枚,佔比降至55%,較去年同期的72%明顯回落。不過這個比例已經比去年同期的72%有所下降,說明更多企業開始加入比特幣配置的行列。
市場分析指出,企業購幣動因包括對沖通脹、優化跨境流動性及品牌戰略協同等,並具備稅收與會計優勢。
不過有意思的是,比特幣現貨ETF的購買量卻從去年上半年的267,878枚大幅下滑至11.84萬枚,降幅超過55%。市場分析師指出,ETF購買量主要反映散戶和機構投資者的短期需求,而企業購買行爲則代表着更長期的資產配置策略。比如Strategy在2025年Q2業績電話會上明確表示,會將比特幣作爲"長期儲備資產"。
當然,很多企業是通過發行可轉債來籌集資金購買比特幣的。Strategy去年11月發行的6億美元可轉債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這種操作確實存在風險——如果比特幣價格大幅回調,可能會對企業財務狀況造成衝擊。
儘管如此,機構仍是持有比特幣較爲重量的一員。據Lookonchain監測,全球最大的資管公司貝萊德購入5,613枚比特幣,價值約5.3億美元,其持有的比特幣總量達620,252枚,價值約585.1億美元。自4月21日以來,貝萊德已累計購入47,064枚比特幣,總價值約44.4億美元。
彭博高級ETF分析師Eric Balchunas在社交媒體平台發文稱,「目前貝萊德在比特幣持有量方面僅次於中本聰,有望在2026年夏末成爲世界第一大比特幣持有者。」
他還提到,「截至6月3日,貝萊德旗下的比特幣現貨ETF以724億美元資產規模躋身全美前25大ETF榜單。其有望在2026年底前超越中本聰,成爲全球最大比特幣持有者。」
以太幣逼空行情
5月8日開始,短短72小時 $以太幣 (ETH.CC)$ 暴漲40%,創下自2019年(當時價格不足200美元)以來最佳三日漲幅表現,顯著跑贏比特幣等其他大型加密貨幣資產。這一輪行情有宏觀因素的提振,更有技術升級、逼空、大型投資者增持三大推手。
2025年4月,以太幣成功實施了Pectra升級,這是繼2024年Dencun升級之後的重要技術進步。Pectra引入了EIP-7702提案,允許外部賬戶(EOA)具備智能合約的功能,簡化了用戶與智能合約的交互流程。此外,EIP-7251提案將驗證者的最大有效質押額度從32 ETH提高至2048 ETH,旨在提升網絡的安全性和效率。
以太幣作爲DeFi生態系統的核心平台,其應用範圍不斷擴大。隨着Layer 2解決方案如$Arbitrum (ARB.CC)$和$Optimism (OP.CC)$的成熟,交易費用顯著降低,用戶體驗得到改善。這不僅吸引了更多用戶參與DeFi活動,也促進了以太幣網絡的活躍度和價值增長。
自5月8日起,以太幣期貨市場上演了一場典型的"空頭擠壓"戲碼,顯著助推了行情。數據顯示,自5月8日起,以太幣期貨市場的空頭頭寸出現大規模平倉,清算金額高達4.3794億美元,遠超同期多頭清算金額2.1129億美元。價格的急劇拉升迫使空頭交易者買入ETH以回補倉位,進一步推高了幣價,形成典型的「逼空」上漲螺旋。
據Glassnode數據顯示,自4月下旬起,這些巨鯨地址的ETH淨頭寸便轉爲正值,並持續穩步增加其持倉量。這些大型實體持有的ETH總供應量已升至自2025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超過4075萬ETH。「巨鯨」的持續吸籌行爲,通常被市場解讀爲大型、消息靈通的投資者對後市抱有強烈信心,其積極佈局無疑爲整個以太幣市場注入了強心劑,鞏固了看漲預期。
火爆的穩定幣
穩定幣立法成爲今年加密貨幣敘事中最爲重要的一筆。
5月30日,香港特區政府發佈《穩定幣條例》。根據條例,未來任何在香港發行法幣穩定幣,或宣稱錨定港元價值的穩定幣(無論發行地是否在中國香港)的機構或個人,均需向香港金融管理專員申領牌照。
美國立法層面,GENIUS法案(引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於2025年6月18日以68票贊成、30票反對的結果在參議院獲得通過,標誌着美國政府對穩定幣行業的監管態度從觀望轉向積極介入。
該法案爲穩定幣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法律框架,主要內容包括:
儲備金要求:穩定幣發行商必須以1:1的比例持有安全資產(如美元或短期國債)作爲支持。
透明度與審計:發行商需每月公開儲備金的組成,並接受獨立審計。
反洗錢合規:發行商必須遵守反洗錢(AML)和反恐融資(CFT)規定。
作爲穩定幣領域的首個IPO,$Circle (CRCL.US)$股價遭到瘋炒,6月5日上市以來12個交易日一度飆漲近3倍。
美國參議院通過的《GENIUS法案》爲穩定幣建立了清晰的監管框架,降低了行業的不確定性,被市場解讀爲對 Circle 等合規穩定幣發行商的重大利好。相比泰達幣的USDT(其儲備資產包含商業票據和比特幣等,合規性較弱), $USDCoin (USDC.CC)$ 的透明度和監管合規性使其更具競爭力。
此外,穩定幣能夠在跨境支付、DeFi、NFT 交易、Web3 生態以及企業結算中的應用場景快速擴展。例如,USDC 被 $Visa (V.US)$、$萬事達 (MA.US)$ 等巨頭整合用於即時結算,$PayPal (PYPL.US)$ 和 Stripe 也在推動穩定幣支付。這種廣泛的實際應用讓市場視穩定幣爲區塊鏈技術最接近主流金融的賽道,吸引了大量資金追逐相關概念股。
2025下半年比特幣前景如何?渣打喊:年底飆到20萬美元
儘管比特幣上半年收益未能跑贏黃金,但摩根大通認爲比特幣將在下半年超越。
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2月中旬至 4 月中旬黃金上漲壓制比特幣表現,而近三週比特幣反彈18%,同期黃金下跌8%,資金從黃金 ETF轉向加密基金。一系列催化劑包括:企業增持:Strategy計劃2027年前再籌資420億美元買入比特幣,Metaplanet等比特幣戰略公司持續買入;政府儲備:新罕布什爾州允許5%州資產配置比特幣,亞利桑那州建立數字資產儲備;衍生品市場逐漸成熟:Coinbase收購Deribit、Kraken收購NinjaTrader,Gemini獲歐洲衍生品牌照。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Nikolaos Panigirtzoglou指出:隨着更多美國州政府考慮將比特幣納入儲備,這可能成爲持續利好。
Coinbase機構報告指出,加密貨幣市場在2025年下半年展望樂觀,主要受惠於經濟樂觀、企業採用率提升以及監管進展。報告中一個顯著的趨勢是,持有超過100萬美元餘額的比特幣(BTC)錢包數量急劇上升。
在7月2日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渣打銀行數字資產研究主管Geoffrey Kendrick 預測,比特幣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ETF流入和企業國債購買量都將超過第二季度水平。預測比特幣到年底將達到200,000美元,並更新了對比特幣第三季度的展望,預測價格爲135,000美元。
Geoffrey Kendrick 表示,在創紀錄的ETF流入、聯儲局的政策風險以及擴大主權採用的推動下,比特幣可能會在2025年底出現有史以來最強勁的半年表現。
值得關注的是,中東地緣政治動盪期間,投資人從傳統避險資產如黃金轉向比特幣的現象也日益明顯,第二季度比特幣ETF吸金額高達124億美元,超越黃金ETF 。在Geoffrey Kendrick 看來,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積極訊號,顯示比特幣作爲「宏觀資產」的定位正加速成形。
最後,富途資訊帶來一個小福利給牛友們,歡迎牛友們參與Crypto限時獎賞>>
*本活動僅限HK特邀用戶參與,點選了解活動詳細規則>>
編輯/Ro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