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时一位年轻人问我,如何走出人生低谷?
昨晚深夜做了一个临时的直播,聊天的途中有位头像和昵称看起来比较年轻的读者问了一个问题,“现在感觉自己生活有很大问题,该怎么走出人生的低谷?”
因为不清楚这位读者的具体背景情况,我借回答这个比较普遍问题的机会总结了底层通用的3个应对方法,整理写出来希望对我们都有借鉴意义:
1,短期方法:想走出低谷,首先你得“出来”
走出低谷最快的方法,就是物理意义上的“走出来”。人都是环境的产物,你很难在原本的环境里面获得额外的能量补充和意外事件,所以你得换个环境才有新的机会
举个例子,你在家里养成的模式就是休息放松,你在公司养成的行为习惯就是工作思考,在同样的环境里你很难让自己改变原本的行为模式
这也是为什么在之前疫情的时候居家办公,很多人会缺乏办公动力,有心理学家就建议说可以专门设置一个房间只用来工作,在这个房间不做任何其他事情,一旦出了房间就回到正常的日常生活 —— 这就是给自己设置一个环境的反向影响因素
同样的,如果你在原本的环境里陷入了低谷,那最快的方式就是给自己换个新的环境
小到走出家门散步,骑行,City walk,大到去旅行散心,甚至参加兴趣社团培训班,都是给自己一个新的机会进入新的环境,并且在新的环境里有可能结识新的朋友,给自己注入新的能量
日积月累,你自然就走出低谷了。“人的本质,是他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中期方法:与人进行对抗性运动
心理学上有个很重要的基本概念“身心一体”,意思是不仅心理会影响生理表现,生理上的变化也会反向影响人的心理状态(想法、情绪、行为模式等)
所以一个人往往陷入低谷是因为身体的激素水平很低,例如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不正常,那么让自己走出低谷的方法,就是让自己身体从物理上得到改变
你可以让自己去规律地进行运动,提升身体机能水平,从而影响心理状态 —— 注意,我说的是运动,不是健身
健身往往很多人是一个人猛练,而且健身是一个身体部分肌肉的单独抗阻训练,过程往往非常辛苦感受不到快乐(比如我健身的时候就是)
而运动和健身不同,它是我们人类在进化中留在基因里的狩猎本能,你在和人进行对抗性运动的时候,例如拳击、网球、羽毛球、足球等等,能够获得激素分泌的快感
与此同时还能获得“副产品” —— 运动搭子和友谊
这样时间一长,交到了朋友也改变了身体状况,是不是低谷也走出来了?
3,长期方法:升级对世界的宏观认知
最近公号后台有位朋友留言提了类似的问题,“你好作者。 你可以推荐我几本书吗?我是个20岁准大学生,前几个月我才从抽象虚无的逻辑思想推演走出来。回归到真正的世界当中。我正在读那瓦尔宝典,也听了一些播客。同为infj,我很喜欢你的内容,也仿佛看到一个“不同版本的成功的我的人生”。所以我想问问看你有什么书可以推荐。要是你不方便回答的话,没关系的,支持你。”
对于这种认真有礼貌的留言,我也认真的进行了回复如下:
“你说,‘才从抽象虚无的逻辑思想推演走出来’,我反而推荐你去看一些地理纪录片,比如食贫道爆火前的“小城夜食记”系列,我以前工作时经常去很多城市出差,对国内很“失望”,以为自己走过了很多城市,对中国了解的够多,“差不多就这样了吧”
直到后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了那些“不在舞台聚光灯照耀下”的城市和人文,我才发现其实我们国家的山川地理比主流媒体集中展示的以及我自己想象的丰富太多,于是我后来有机会逆时针环绕了西南、西北、华北一圈回到华南,进行了一场漫长的旅行
对我理解这片土地和在此之上生存的人很有帮助。所以,趁年轻,身体好,还能激动和欣喜,去行万里路”
以上。就像我之前写的文章《真的亲历了一遍生死后,我决定写下这些话》,在面对意料之外的严重医疗误诊的情况下,我通过自我觉察,在情绪极度稳定的情况下,高效处理好了这次突发事件
我认为这对我最大的成长,就是通过这件事更加认识了我自己,也知道了我们在日常用工提升的那些听起来比较飘忽的“认知思维”,“人文历史”,“情绪心理”等等,到底有什么用,以及会如何帮助到我们
你对世界和人生本身有了更宏大的认知,甚至在某些时候能够用第三方类似“上帝视角”去看待自己和当前的环境,就能做出非常冷静的决策
所以,古人诚不我欺,走出人生低谷就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