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牛牛头条 06月23日 23:54
傳奇投資經理安東尼·波頓的投資方法:基於特殊情況的特殊投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深入探討了被譽為“歐洲彼得·林奇”的安東尼·波頓的投資策略,這位富達特別情況基金的傳奇經理,以其獨特的“特殊情況投資”聞名。文章概括了他的投資哲學,包括逆向投資、價值投資、以及對公司深入研究的重視。波頓的成功源於他對市場情緒的敏銳洞察,敢於投資於被低估的股票,並在市場轉折點上做出與眾不同的決策。文章還闡述了他的投資方法,包括類似祖魯原則的選股技巧,以及對技術分析的運用,最終目的是在長期內實現最高的年平均收益。

🎯 波頓專注於“特殊情況投資”,尋找具有復甦潛力、被低估或擁有特殊產品的公司。他將自己定位為投資於“失寵”公司的基金,這些公司可能在短期內出現轉機,從而為投資者帶來利潤。

💡 波頓採用“自下而上”的選股方法,重視對公司獨立分析研究,並通過與管理層溝通獲取信息優勢。他認為,逆向投資風格在市場轉折期尤其有效,並傾向於做出與眾不同的決策。

🧐 波頓的投資方法包括價值投資和類似祖魯原則的選股,他將股票劃分為多種類型,如復甦成長股、未獲注意成長股等。他善於發現“敗絮其外,金玉其中”的股票,並在市場尚未完全識別其轉變潛力時介入。

📈 波頓的投資策略並非“買入並持有”,而是根據股票的價值變化進行調整,通常持有1-2年。他會關注技術分析,並用於篩選投資機會和預示公司可能出現的問題,他認為技術分析對於觀察大型公司尤其管用。

來源:期樂會

導讀:

正如彼得·林奇在《安東尼·波頓教你選股》(英文直譯《與安東尼·波頓一起投資》)「中文版序」中所說的,這是一本「投資指南的優秀讀物」。

當2004年安東尼·波頓和喬納森·戴維斯首次出版《安東尼·波頓教你選股》英文版時,他已經被譽爲「歐洲的彼得·林奇」,並被尊爲「全球最佳基金經理」。

在波頓管理的富達特別情況基金27年中,獲得了超過14,000%的投資回報。至2006年,在波頓公佈退休計劃前不久,該基金的價值成長至60億英鎊,比投放市場時的價值增長了2,000倍之多。

1、投資特殊不利情況的公司

波頓致力於特殊情況投資。所謂的「特殊情況基金」投資的是「特殊情況公司」,其特殊情況包括:

擁有復甦潛力的公司;

擁有強勁增長潛力的公司;

資產價值還未得到市場普遍認可的公司;

擁有某種佔有特定市場份額的特殊產品,因此擁有良好收益潛力的公司;

可能被其他企業併購接管的公司;

正經歷重組或管理層人員變動的公司;

沒有被股票經紀公司廣泛研究的公司。

簡而言之,波頓將特殊情況基金定位於「傾向於集中投資那些失寵於投資者的公司或以普遍接受的估值方法計算而被低估價值的公司。但是,根據投資者的直覺,這些公司可能一段時期後會有起色」。

也就是說,特殊情況基金就是投資於有着特殊不利情況的公司的基金,而這種公司有可能在短期內突然好轉從而爲投資者贏得利潤。

「幾乎所有處於某個特定時期的股票都可以被稱爲『特殊情況』。」

「一般來說,特殊情況的淨資產、股利收益率或每股未來收益被低估了,但是這些公司卻有某些潛在因素可以提升未來股價」。

基於這一點,波頓集中投資於並非市場巨頭的股票。他採用「自下而上」的選股方法,主要基於和有爭議公司本身密切相關的特定標準,而非普遍的宏觀經濟因素來選擇投資對象。由於意識到公司獨立分析研究的重要性,波頓會尋找並會見大量這種類型的公司管理人員,旨在獲得信息優勢。

經驗表明,「獲得一手資料有利於發掘市場的無效率性和被低估公司的隱藏的內在價值」。這就是波頓基本的投資方法。「特殊情況」是廣義而並非狹義的,它意味着許多不同類型的情況都可以包括在內。如果投資的目標是爲了積極的追求資本成長,那麼根本沒有理由把自己侷限於該買哪種股票的困擾之中,因爲那就相當於拒絕潛在的賺錢機會。

投資模式中最重要的兩種類型是成長投資和價值投資。波頓選擇了價值投資,即投資「失寵於投資者或價值被低估」的標的。之所以有這樣的認知,是因爲他在投資大師或由投資大師所著的書籍中,看到了這樣的觀點:價值投資比成長投資更有可能在長期內獲得高收益,並且,在更長期的時間段內,價值投資的成功率更大。

波頓總是更喜歡做一些與衆不同的事情。逆向投資風格在市場轉折期尤其管用。但在市場處於轉折點時,大多數投資者自然而然地傾向於完全相反的錯誤做法。

波頓相信豐富的經驗對投資成功至關重要,正如馬克·吐溫曾說過的,歷史不會重複,但自有其規律。爲了獲得比他人更好的收益,你必須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或者用波頓自己的話說:「如果你想超越別人,那你必須擁有別人沒有的東西;如果你想擊敗市場——所有人也正期望你如此,那你一定不能被市場左右,你一定不可以完全跟隨股市潮流並頻繁交易,因爲交易成本過高。你必須反其道而行之,做到與衆不同。」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認爲選股就像選美比賽,“你不是選擇你認爲最漂亮的女孩,而是選擇評委認爲最漂亮的女孩”。借用本傑明·格雷厄姆的一句話就是,股票市場更像是一臺選票計算器,而不是稱重機,至少短期內如此。

據此,波頓反其道而行之。他尋找股票一般會選擇那些大衆投資者眼中的非績優股,因爲如果其情況好轉,就會有大量的新投資者被吸引併購買。也就是說,他實際上就是運用「技巧」來尋找那些有情況好轉希望的股票。

富達特殊情況基金最重要的特徵是,波頓一直在忽視基準的基礎上管理它,即他不在意他持有的股票和金融時報全股指數的成份股偏差如何。無視基準的投資比重的做法,使得波頓贏得更多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超額收益。但在一些年份中,他也不可避免地遭遇過許多挫折。

但波頓認爲他的逆向投資方法的核心理論與禾倫·巴菲特不謀而合。巴菲特曾說過他和查理·芒格「寧願每年用很長一段時間贏得一次15%的豐厚利潤,也不希望只穩穩當當地拿12%的收益」。波頓的目標也是在長期內儘量獲得最高的年平均收益,即使短期內收益會有所波動。

投資就像一場就機遇遊戲。沒有人能一直成功,我們都只是在盡力做到比對手少犯錯誤。實際上,投資事業成功的關鍵是,不僅要選擇能夠成功的股票,還要避開那些可能會失敗的股票。但如果以一種避開所有差股的防禦性投資方法來管理投資組合,反而會難以獲得高收益。

另一個重要成功的因素是投資者需要處事冷靜,應該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且不爲失敗所煩惱;相反,成功時不宜過於驕傲和自信,因爲那也是很糟糕的。必須謹記,我們挑選的某些當時業績表現最好的股票,可能也會很容易突然間跌入谷底。

2、類似祖魯原則的投資方法

由於經常需要向潛在投資者解釋投資方法,波頓把他願意購買的特殊情況劃分爲許多類型,但它們幾乎全部屬於不受歡迎或被低估價值的股票。在早期給投資者的報告中,波頓列舉了8個類別的股票:小型成長股、復甦股、資產股、新發行股,併購前途型股票、能源和資源股、企業重組或企業轉變型以及新科技公司型股票。

後來,他把類別精簡至6種:復甦成長股、未獲注意成長股、價值異常股、企業潛力股(主要是有被併購可能性的)、資產股和行業套戥股。

波頓曾經投資的默西海港碼頭公司的股票是一個能夠充分說明波頓與衆不同的投資技巧的典型例子。這隻被傳統觀念認爲是災難的股票,之後卻成爲了彼得·林奇經常說的「能漲10倍的股票」。

由於英國勞工黨推行碼頭勞工就業方案,這家公司多年負擔着這一強制實行的勞工方案引起的巨額費用。雖然撒切爾夫人終結了碼頭勞工方案,但大多數碼頭公司需要自行負擔給碼頭工人的遣散費。

波頓看到了許多投資者沒有意識的情況,即該公司極有潛力被列入高價值的資產投資組合。當時保守黨政府私有化另一家碼頭公司——英國聯合港時,把該公司的大部分遣散費負債一筆勾銷,以確保私有化成功進行。

波頓認爲相似的情況肯定會發生於默西海港碼頭公司。事實證明他是正確的,政府取消了該公司100%的遣散費負債,留下了一個資產充裕並幾年來第一次擁有賺取經營利潤能力的公司。僅僅幾年後,該公司的股價翻了10倍。

企業潛力股這一類別也意義重大。20世紀90年代,波頓購買了一些獨立電視臺公司的股票,結果大爲成功。其中五六家公司都在之後被併購接管,這反映了全行業的一致觀點,即最初由政府帶來的地區性的小型壟斷在現代衛星和數字科技時代已經無法繼續生存。

波頓投資方法可供投資者學習的一個精髓是,只要做好了去尋找的準備,就能經常發現許多「敗絮其外,金玉其中」的股票。並不是所有經營不善的公司都無藥可救。作爲逆向投資者的一個竅門就是讓自己多有一些這類有趣的投資想法:你可以預見到公司的轉變潛力並儘早介入,在它被整個市場完全識別之前就利用好它轉變的機會。

通常,投資復甦股和其他不受歡迎的股票具有一定的風險,但波頓的績效卻能夠十分靚麗。這是因爲波頓認爲在於市場的「從衆行爲」。“你必須充分利用市場股市的飽和狀態。關注復甦型股票需要做到與衆不同。許多人認爲一切和他人一樣就會很安全,如果每個人都說沃爾豐是一家好公司,他們就真的認爲它是一家好公司。

但如果有三個經紀人打電話建議我買某隻股票,那麼我通常會回答他們那聽起來不怎麼妙。市場過於飽和了,他們太過於樂觀了,最後會對其他事情太過悲觀。我還認爲市場有短視行爲,不重視考察一個行業的長期發展動力等因素。”

一個真正的投資者必須具備很關鍵的信息優勢,應該擁有比市場更豐富的信息。“一般來說,我不大習慣去關注某些宏觀經濟因素,以及像石油價格這類的事情。我爲什麼需要比其他人更加了解這些東西呢?

但如果你特別關注一家小公司時,有時候你在接觸公司會議時會忍不住感慨:『哦,天啊,太好了!這會兒我可能比所有其他人更了解這家公司了!』這正反映了吉姆·斯萊特的祖魯原則投資法:假如你是某個方面的專家,無論這個方面在大環境裏顯得多麼渺小,你也擁有強於他人的優勢。我願意在我擁有優勢的東西上下賭注。”

波頓不會僅憑一時衝動就做出投資決策,他需要慢慢醞釀直到完全確認該買入或賣出某隻股票。因此,我們既要了解作爲一個好公司的構成要素,也要清楚某種類型的公司應當如何估值。接下來就是要尋找價值異常的股票、消化新信息並等待自己確認投資決定。

「對股票的確認程度時而強烈時而微弱,很多時候,你會對所有事情都不確定。但一旦你已經強烈地相信自己的投資想法時,堅持到底就顯得格外重要。」

這就是說,當他發現他相信找到一隻可能會成功的股票時,他將對其投入大量的資金,那也意味着他的投資組合相比他的對手顯得更集中。即便如此,波頓一般也會分階段地買入並通過首次購買「試水」。

然後,如果市場行情正好支持他的觀點,他將隨着確認程度增加而增持該股票。然而,即使是在進行了大額投資後,他其實也不是總能確信自己的投資是否正確。「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像我這樣的投資者一定是一直百分百地確信自己的決定……但這個行業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你長期都處於懷疑自己的狀態中。」

3、熱切關注成長型的股票

不同於「買入並持有」的那些喜歡長揸股票的投資者,波頓的原則一般是一旦股票的價格已充分反映其價值之後立刻將其賣出。通常,他每次投資時間的期限是1~2年,而且非常分散。雖然在一些極爲例外的情況下,持有時間會長出很多。

這就解釋了爲什麼波頓的投資組合內的股票週轉流通量比較高:大約投資組合的70%每年週轉一次,一隻股票平均持有周期是18個月。作爲一名尋求價格異常股票,並從大量信息來源處獲得投資意見的投資者來說,這種週轉流通量是正常的。

這種投資風格與伊恩·魯什布魯克這類投資者截然不同。魯什布魯克是位於愛丁堡的個人資產投資信託公司的投資董事。多年來,他只對其投資組合進行四到五次的改變。其理念基礎在於,只需要做出幾個正確的決策就能獲得成功,而不應去做大量錯誤的選擇。

儘管如此,當喬納森·戴維斯問波頓哪個投資者對他的影響最大時,他提及的第一個人是禾倫·巴菲特,即使他們的投資風格迥異。波頓說,雖然巴菲特不像他一樣持有那麼多種類的股票,也幾乎從不頻繁交易,但巴菲特偏愛的兩種類型深深印在他的腦海中:擁有強勁勢頭的特許經營權的公司和有能力產生自由現金流的企業。

波頓也提到,他採取了許多彼得·林奇的投資方法,以他的話說就是「親自動手投資,會見投資目標公司,並深信你如果預期某種收益,你需先預期其股價」。最後,他還重複了倫敦銀團聖詹姆斯廣場資本的合夥人尼斯·陶布的觀點,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成功的職業投資就是一種剽竊遊戲:你從其他人的投資意見中尋找好主意,並且在最終尋找到了的時候就瘋狂複製。

與波頓購買的各式各樣的股票一樣,他也總是採用有點類似於「瑞典式自助餐」的方法闡述他的投資模式的主要影響。例如,他既抱有作爲一個逆向投資者的熱烈慾望,又非常願意觀察股票走勢圖以研究其他投資者正在進行的買賣行爲,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有所牴觸。雖然他認爲自己是一名「價值投資者」,其他人也這麼認爲,但他也同時熱切關注一些被他人看作是「成長型」的股票。

許多頂級的投資者都不願意承認他們會經常使用技術分析或股票走勢圖來支持他們的投資分析,但波頓非常樂於承認這一點。關鍵在於,爲了什麼目的而看股票走勢圖。從投資角度講,製圖員試圖通過分析股票的以往業績和採用大量各種類型的技術來預示股市未來的績優股和垃圾股。技術分析的基本原理在於它有可能根據股票近期的價格和歷史的信息推測出股價的走向。

但是,許多投資者認爲這種投資分析十分危險且毫無道理。財經作家約翰·特雷恩曾說過:「我認爲製圖這種東西根本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毫無用處。」祖魯法則的確立者吉姆·斯萊特也說了一句話,他發現製圖員們通常「穿着髒兮兮的雨衣,總是消費透支」。接着,他就會提出一個問題:「你最近一次看見一個人看上去因技術圖而致富的人是在什麼時候?」

然而,波頓並不懷疑技術分析的重要性。他藉助股價趨勢圖篩選出一些可能的投資想法,並利用它在早期預示他已持有股票公司可能出現的問題。他發現技術分析對於觀察大型公司尤其管用,而隨着基金規模的擴大,他也必須越來越關注大型公司。

葛蘭素史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葛蘭素史克是一家世界製藥巨型企業,其股票也是一隻大型藍籌股,但波頓注意到,對於這麼大一家公司而言,它的股價波動幅度未免太大了。雖然投資行業的基本原則就是這樣,但它從非常熱門到無人問津的轉變速度太快了。觀察葛蘭素史克公司股價趨勢圖總能讓波頓第一時間察覺出其股票何時會進入股票週期的新階段。

無論如何,只要波頓遇到他認爲是「物美價廉」的股票,無論它們對他的投資模式有何影響,他都會義無反顧地買入。他的首要目標是確保他永遠不會只買入那個時候其他所有人正在購買的股票。在互聯網泡沫時期,波頓沒有買進任何TMT(科技、傳媒和電信)公司的股票。因爲那時他意識到,整個市場其實都處於被無效率估值的狀態。投資者往往都在追逐不可能的科技推動股價成長的奇蹟,而價值投資的模式此時就會越來越被忽視。

1998年,波頓所偏愛的中小型公司股票被市場徹底拋棄。這就使得波頓管理的投資信託折價幅度擴大到前所未有的25%。隨着互聯網泡沫的崩潰,波頓的基金是少數幾隻在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這段時期獲得正收益的基金之一。當2003年春牛市重新開始時,波頓的基金也重新開始獲得超高收益,再一次戰勝市場。波頓的投資方法使得他在那時暫時落後於市場,但卻確保了股市泡沫破裂後業績強勁復甦。

偉大的基金經理人通常擁有一些額外的難以定義的成功要素,使他們迥異於普通的基金經理。安東尼·波頓具有許多與美國著名基金經理人彼得·林奇相同的特質。因此,有人將他們並稱。

他們都出自富達基金,而且都是相當獨立的。在研究一家公司時,波頓會盡可能地利用最廣泛的數據和意見,但他只憑自己對公司狀況的判斷下最終的分析定論,包括分析公司的未來或股票的估值。他不受當下熱門市場一時狂熱或當前市場觀點的影響。

愛丁堡投資公司的創立者吉米·甘默爾說,投資如同航海,雖然從A點航行至B點,但航線並不總是筆直的。在途中,有時逆風,有時順風,有時橫風。有時,因爲風向條件比較惡劣,就必須收起一兩面帆。

換句話說,必須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帆和航行的方向。「有投資頭腦的人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波頓就是如此。」或許,正如約翰·特雷恩所說的,一隻大規模投資組合的基金經理不可能比國際象棋比賽選手更能通過運氣或意外事件積累起最高收益。

編輯/jayden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安東尼·波頓 投資策略 價值投資 逆向投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