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牛牛头条 前天 14:55
港股估值重構進行時:寧德時代港股首日溢價11%的意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4年港股市場正經歷變革,寧德時代H股上市溢價引發關注,港股低估值魔咒或將打破。華泰證券指出,港股風險溢價和經濟尾部風險減緩,震盪中樞理應上行。港股低估值受結構性問題和週期性壓力疊加影響,但中概股回流深化和全球資金再平衡帶來機遇。目前恒生指數動態市盈率遠低於其他主要市場,AH溢價指數凸顯港股折價。流動性改善和產業結構質變是破局信號,南向資金話語權提升,科技消費成新引擎。MSCI中國指數港股權重高,外資配置形成正向循環。

💰港股低估值之謎:長期存在的流動性折價、成長性短板以及資金面脆弱性等結構性問題,疊加週期性壓力,導致港股估值長期偏低,AH溢價指數持續高企。

🚀破局信號顯現:香港金管局注資提升流動性,南向資金流入增加,科技消費板塊崛起,寧德時代等新經濟龍頭在港股獲得較高估值,表明市場對新經濟的估值邏輯正在轉變。

🌍全球資金再平衡:超1萬億美元海外美元資產面臨再配置,港股成為佈局中國轉型升級的核心通道,中概股回流也帶來稀缺科技龍頭集群效應,提升港股吸引力。

📈投資策略:關注AH溢價收斂機會,大市值、高流動性個股或率先受益;同時關注成長估值體系重塑,頭部科技股估值修復空間顯著;以及金融、消費復甦和匯率受益等戰術機會。

①港股長期存在的流動性折價等結構性癥結,在當前的變革中如何被逐步破解?②寧德時代H股上市首日溢價11%的現象,是否意味着港股市場對新經濟龍頭公司的估值邏輯已發生根本轉變?

財聯社5月23日訊(編輯 胡家榮)2024年,港股市場正經歷一場靜默的變革。從年初DeepSeek行情引爆科技股熱潮,到 $寧德時代 (03750.HK)$ 港股上市首日逆勢溢價11%,一系列信號顯示,港股長期存在的低估值「魔咒」或迎來破局時刻。

華泰證券指出,從短期來說,雖然未來關稅問題不排除依然有反覆,美債利率高企、美股壓力等都可能擾動市場表現。但港股風險溢價和經濟的尾部風險都明顯減緩,震盪中樞理應上行。

港股低估值之謎:結構性問題與週期性壓力的疊加

中長期趨勢明確:

中概股回流深化: $阿里巴巴 (BABA.US)$$京東 (JD.US)$ 等22家回港公司PE中位數較上市前提升32%,稀缺科技龍頭集群效應顯現;

全球資金再平衡:超1萬億美元海外美元資產面臨再配置,港股成佈局中國轉型升級的核心通道。

橫向對比全球市場,港股估值堪稱「價值窪地」。當前恒生指數動態市盈率(PE)僅爲10.2倍,顯著低於標普500(21.7倍)、日經225(18倍)等主要市場;恒生科技指數P(16.3倍)低於納斯達克(27倍)和創業板(21.7倍)。AH溢價指數更自2019年來持續高於130%,凸顯港股折價之深。

結構性癥結何在?

流動性折價:港股換手率不足A股1/4,資金高度集中於頭部320只股票(貢獻90%成交額),中小盤流動性匱乏推高溢價要求;

成長性短板:金融地產長期佔據35%以上市值,科技消費佔比近年雖升至40%,但盈利增速仍落後美股(2010年來恒指EPS累計漲65%vs標普500漲304%);

資金面脆弱性:外資佔比近30%,在宏觀波動中易引發「離岸市場共振」。

週期性壓力則放大了結構弱點——中美摩擦、反壟斷政策等衝擊下,2021-2024年初恒指PE一度跌破7倍,較歷史均值10倍深度折價。

破局信號:流動性改善與產業結構的質變

變革已悄然發生:

流動性水位抬升:2024年5月,香港金管局單週注資1294億港元,銀行體系結餘激增至1740億港元,1個月期港元拆息驟降至0.96%,創年內新低。

南向資金話語權提升:南向持股佔比從2018年不足5%升至13.1%,年內淨流入超6000億港元。

科技消費成新引擎:阿里、騰訊等10大科技巨頭佔港股流通市值30%,板塊市值佔比近半,顛覆金融地產主導格局。

寧德時代上市成標誌性事件:

作爲年內最大規模IPO,其H股發行獲中東主權基金、國際長線資金超額認購,上市後較A股溢價11%,印證港股承接大體量融資能力已今非昔比。

華泰證券指出,MSCI中國指數港股權重超80%,外資配置港股正形成「交易量-指數權重-被動資金」正向循環。

重估催化劑:週期性與趨勢性因素共振

短期窗口開啓:

風險溢價回落:中美關稅調整好於預期,恒指PE從4月低點9倍修復至10.2倍,接近歷史均值。

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回升:出口韌性支撐人民幣升值預期,港股「離岸市場」屬性使其同時受益於本地流動性寬鬆與外資再配置。

中長期趨勢明確:

中概股回流深化:阿里、京東等22家回港公司PE中位數較上市前提升32%,稀缺科技龍頭集群效應顯現。

全球資金再平衡:超1萬億美元海外美元資產面臨再配置,港股成佈局中國轉型升級的核心通道。

佈局路徑:戰略與戰術的雙維捕捉

戰略主線一:AH溢價收斂機會

大市值、高流動性個股或率先受益。截至5月22日,寧德時代、比亞迪等H股已現溢價,建設銀行(H股0.5倍PB)、中信銀行(0.3倍PB)等金融股AH折價率超30%,安全邊際突出。

戰略主線二:成長估值體系重塑

頭部科技股前向3年PEG均值(1.09)僅爲美股「科技七巨頭」(2.14)一半,騰訊、美團等平台經濟龍頭估值修復空間顯著。

戰術機會:三重彈性賽道

金融板塊:國有大行PB普遍低於0.6倍,ROE(10%+)支撐估值回歸。

消費復甦鏈:南向資金年內加倉非必需消費品、媒體娛樂超200億港元。

匯率受益標的:造紙、航空等美元負債行業將直接受益人民幣升值。

編輯/rice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港股 低估值 新經濟 資金流向 投資策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