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3月08日
为什么有的板块房价永远在低洼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深入探讨了上海楼市中被认为是“房价洼地”的几个板块,包括曹家渡、大华、丰庄、江桥和世博。这些区域虽然在地理位置、交通或产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发展滞后、房屋老旧、规划问题或供需失衡,导致房价明显低于周边区域。文章分析了各板块的现状和成因,并指出在刚需情况下,这些板块的房产可能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潜在的投资价值。

🚧**曹家渡:** 位于普陀、静安、长宁三区交界,曾是繁华的交通枢纽,但因发展掉队和城市界面新旧交织,房价被周边高价板块掩盖,二手房均价与周边板块相比存在差距。

🏘️**宝山大华:** 作为宝山唯一一个处于中环以内的板块,大华的房价却是中环内性价比最高的地方。由于多年未有新楼盘,且开发商过于单一,导致板块同质化,房价出现下滑。

🗑️**嘉定丰庄:** 虽有13号线和14号线贯穿,交通便利,但房屋楼龄普遍较大,传统的批发市场产业衰退,以及附近的垃圾中转站等因素,导致房价逊色于周边板块。

🏢**江桥:** 紧邻大虹桥,交通便捷,但因动迁安置房数量过多,高品质小区相对较少,加上商业配套档次较低,宜居属性不高,成为外环外最具争议性的板块之一。

🏞️**浦东世博:** 占据一线江景资源,交通便利,产业发达,但由于新房紧缺,老公房占据主导地位,且居民更愿意置换到浦西板块,导致供需失衡,房价亲民。

在楼市中提到上海天花板你会想到什么?

第一种是一些先天条件优越的板块,比如说前滩、滨江、浦东新杨思。

另一种就是上海各种头部小区,像翠湖天地、古北壹号、金茂府等。

凭借地段和品质,在上海这么卷的市场中也能打90分的烫金属性。

各种天花板在上海早已不稀奇,但最近我发现,在哪个板块的房子最值得下手的讨论中,总有一些板块会被率先排除,并且大家把它们称为,房价洼地。

查了一波资料,发现很多被提到的区域只是房价涨幅不如其他区域显著,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洼地。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板块才能算作真正的房价洼地呢?

不只是房价低,关键是要地段有地段,生活需求也能得到满足,但整体房价就是比周边板块低很多。

筛选了一下上海,我发现有些区域真的可以被称为洼地。

这里先卖个关子,不妨一起来看看到底哪个板块才是上海最严重的房价洼地。

被周围板块光芒掩盖的曹家渡,真的不被看好吗?

一提到上海市中心,大多数人的印象就是繁华,单平房价就能达到10万+的水平。

不过要说,内环房价洼地,就不得不提到曾经辉煌过的曹家渡。

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如今的曹家渡也确实被周边地块的光芒掩盖住了。

二手房的平均房价和周边板块相比差了4.8%。

图片和数据来源于链家,仅供参考

房价也出现了不同区域的分级,像静安区的均价基本都在10万/平以上,但普陀只有在交界处单价才能达到10万/平左右。也是受到周边板块房价的影响,例如静安壹号和嘉天汇单价突破了20万/平,就把周边整体的房价拉高,从而曹家渡的房价洼地感更为强烈。

当然,曹家渡会形成当下这种局面,还是由板块所处的区域决定的。

身处普陀、静安、长宁三区交界之地,曹家渡北至长寿路,而跨过长寿路也就到了普陀板块。

作为城市交通重要节点,曹家渡的地位不言而喻。

在电视剧《繁花》中就表现出当时曹家渡作为枢纽的人流和繁华程度。

不过随着各个区域规划方向的不同,曹家渡的发展逐渐掉队,失去了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两大支柱优势。因此即使在2000年前后对曹家渡进行过开发建设,整体的城市界面也并不纯粹,处于一种新旧交织的尴尬状态

不仅与周边板块相比曹家渡商品房的房价没有竞争力,把板块单独拎出来也能发现,近几年它的房价也一直在走下坡路。

数据来源于兔博士APP

与2022年的高点相比,共下滑了22178元/平,同比下降20.4%,这也使曹家渡商品房跟自身的老破小比也毫无优势。

光看价格,曹家渡老旧小区的价格基本在7万/平,加装过电梯的老旧小区单价可以到8万/平。但是很多电梯房小区价格下降后,现在也就保持在7万~9万/平左右。

像我去踩盘的达安花园小区属于2002年的电梯房。

目前价格为8.6万/平左右,虽说居住感受不同,但是在价格上和老破小并没有很大的差距

以上对比,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曹家渡的商品房卖不上价了。

尽管如此,得益于内环的地理位置,曹家渡房价的洼地程度远没有下面这些板块夸张。

中环内的性价比之王,同比邻近板块相差19.9%

虽说曹家渡相比周边板块房价已经低了很多,但接近9万/平的单价对于多数购房者而言还是不小的负担,因此很多市中心上班的打工人选择将目光投向中环。

要说中环内房价性价比最高的地方,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宝山大华。

图片和数据来源于链家,仅供参考

作为宝山唯一一个处于中环以内的板块,房价也是宝山最贵的。

无论是地段还是各项配套设施,大华都不拉跨。

但没有想到,与其他中环内的板块相比,大华的二手房均价同比相差19.9%。

最夸张就是旁边的大宁均价能有9万/平,浦东地区的张江凭借自身产业房价也能达到7.6万/平

虽说其他中环板块发展势头良好,但宝山大华自身板块的成交均价却在2024年出现急速下滑的现象。

数据来源于兔博士APP

所以为什么宝山大华会成为中环的房价洼地呢?

第一,就是因为大华这个板块,已经很久都没有出现新的楼盘了。

在2005年前后,大华板块中环以内的部分基本全部落成。

目前最新的楼盘是2019年左右交房的大华碧云天,距今也已经6年了,其余商品房基本集中在2000年~2011年左右。

数据来源于链家,仅供参考

第二,也是因为承接大华板块的开发商过于单一。

像宝山南大有华润置地、保利、金茂和中建七局等开发商,宝山杨行板块也由万科等知名房企的共同开发。

相比之下,大华板块80%都是由大华集团承接,板块内的开发更为同质化。

在中介的带领下,我去看了目前大华集团开发运营状态最好的小区,铂金华府。

从立面上看,2017年楼龄小区难免有些老旧痕迹,包括外墙褪色、构件腐蚀、屋顶积灰等等,但是小区绿化环境的维护还是可圈可点的。

虽说铂金华府已经是运营和配套设施很好的小区,但还是需要降价卖出,才开年,某户型就再次下降了12万元。

不过大华集团在同时间段开发的阳城,房价却比大华高了很多,主要也是凭借地理位置靠近大宁,承接了大宁的辐射,购房需求带动房价稳定。

既没有新楼盘,也没有崛起板块的辐射影响,只能靠早年的楼盘苦苦支撑,这也直接导致大华板块不再是购房者的首选,并且随着周边区域不断推出的高品质新房项目,大华板块的市场竞争力正逐渐削弱。

虽说在2月以来已经出现房价破冰的趋势,但相比其他中环板块,大华还是暂为房价洼地。

作为一个合格的居住区,为什么丰庄的房价一直在降?

与宝山大华相似,丰庄作为嘉定的东部门户,也是距离市区最近、地段最好的板块。

地铁13号线和14号线贯穿整个板块,在出行方面也是十分便利。

不过与周边板块来比,丰庄的房价还是逊色很多,光是均价就差了快1万/平,同比差值更是达到14.9%。

图片和数据来源于链家,仅供参考

出现这种价格差值,也是因为丰庄自身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

一是区域的房屋楼龄普遍较大,大多数商品房建造于2000年前后。

从外立面上就能明显看出小区外墙的破旧痕迹,再加上户型设计陈旧、车位配置不足、整体配套设施和环境等品质问题,无法像长征板块那样承接长宁的外溢客群。

二是传统的产业被削弱。

之前大家对于丰庄的印象就是曹安公路两侧的大型批发市场,商贩络绎不绝,货车频繁出入,声音嘈杂和交通拥堵是必然的。

丰庄大型批发市场图片来源于百度地图

部分商家表示受到电商的冲击还是比较强烈,市场内的客流量大幅下降。

如今的批发市场十分冷清。

这种产业下滑波及到原有的物流运输行业,使整个板块内的产业内循环受阻。

再加上周边桃浦智创城,长风生态商务区未发展到鼎盛时期,无法给丰庄带来产业加持,最后丰庄只能完全成为住宅集中区。

三是附近的城市设施,其中影响最严重的当属丰庄北侧2公里的垃圾中转站。

虽说上海目前生活垃圾转运模式不断完善,味道没有想象中的重,不采用垃圾焚烧的方法对于空气质量和居民健康也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对于多数购房者来说垃圾处理厂能离远一点还是远一点好。

像建造最早、距离处理厂最近的阳光威尼斯c区,最新成交价格只有4.5w/平。而房龄较新、距离最远的阳光威尼斯3期最新成交价格则在4.8w/平。

不能单纯将房价差异归咎于与垃圾处理厂的距离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地理位置确实对周边小区的房价和销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再加上房屋的硬件条件及周边设施的不给力,让丰庄失去了很多刚需购买者的选择意愿。

丰庄旁边的江桥,也是这样的处境。

如果说丰庄是因为产业和城市设施的影响,那么与之相邻的江桥无疑是外环外最具争议性的板块。

先来看下江桥的优势。最直接的就是地段,从大虹桥出发打车只需要15分钟,这对一大批在虹桥上班的年轻置业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竞争优势。

到市中心也非常便捷,13号线从金运路站出发,抵达南京西路只需要36分钟。

当你设想上海哪里能用400万买到一个有电梯,市中心出行四十分钟,三轨环绕的板块,那江桥一定是无法避开的备选项。

不过虽然是外环的热门板块,但与周边二手房均价仍差1.02万/平。

图片和数据来源于链家,仅供参考

除了江桥起步较晚之外,影响房价的因素更多的还是因为自身规划开发的问题。

首先就是因为江桥有着大量的动迁安置房,而高品质的优质次新小区却相对较少。

作为上海最热门的动迁基地,江桥安置房的数量有多夸张。

在南江桥,有九成小区是安置房,只有零星几个商品房小区,像商品房万达城市公寓,两房产品的价格能卖到400万左右。

但距离拉开短短1km,在周边众多动迁房社区中,同类产品的价格却降到290万。

动迁房的房价便宜,一方面是动迁板块的房子量实在大,动辄一个小区挂牌就上百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房东没有购房成本。

也正因如此,大面积的动迁房把江桥板块整体的房价拉了下来,甚至有持续下降的趋势。

数据来自于链家,仅供参考

其次也是因为江桥板块有种城乡结合部的既视感。

虽然南江桥设有万达广场,引进的品牌还是走平价路线,如果和隔壁南翔印象城一比的话,实在是差了不少档次。

北江桥小区密集,但各种商业还是由社区底层商铺组成,光是配套设施这一点就远不及房价更便宜的宝山顾村。

总的来说,江桥板块的宜居属性不高。

虽然动迁房的均价低,但由于户型朝向和人员大量流动问题,终究也只是一个过渡产品,加之商业配套趋于县城水平以及匮乏的医疗资源,共同导致了江桥成为整个区域内的房价洼地。

除了按环线分类,浦东这个地方也极具代表性。

上述我们提到的板块被称为房价洼地,主要还是从不同环线的角度进行考量,并且都是浦西板块。

这个时候可能大家就要问,虽然浦东的产业资源丰富,但难道它就没有房价洼地吗?

事实上还真有一个,明明占据极好的地段优势,拥有一线江景资源,交通便利,产业发达,但房价却只有6万/平左右。

这个地方就是世博,尽管它与同属滨江板块的区域相毗邻,但对比周边7万/平上下的房价,世博刚6万/平出头的房价却显得格外亲民。

图片和数据来源于链家,仅供参考

世博这种与地段优势完全不符的房价,主要还是因为板块内的供需关系出了问题。

一方面,就是世博板块新房紧缺。

世博板块被众人熟知,应该就是2010年的世博会,当时整个世博板块有大量工业设施和老旧住宅区。

借着世博会的东风,板块内进行了改造和升级,取而代之的则是大量的公建和绿化,甚至绿地就直接占据了总用地面积的35.6%。

世博会结束后,板块的发展也并未停滞,各类场馆、运动设施和主题公园占据了板块内最优质的滨江地段。

反而是老公房,因为远离世博会选址而未能动迁,也让世博板块的居住空间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浦东世博板块土地断供多年,上一次供地可以追溯到2017年7月。

不过在2024年5月的上海土拍中,中铁置业成功拿下上钢街道的土地,或许会为沉寂已久的世博板块带来新的活力。

总体来看,世博板块新楼盘供应量是相当少,市场上还是零几年的商品小区和工人新村占据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愿意接手世博小区的人少。

其实上海最不缺的就是老破小,像市中心,由于地段的不可替代性,老破小的价格和流通性也很高。

但是对于世博板块来说,原来居住的就是很多老上海工人,所以本身就不像浦西老破小有很多原住民会购入。再加上整个板块的小区质量对于新上海人而言吸引力不足,商业便利和医疗资源都不如浦西,所以很多居民都更愿意置换到浦西板块。

在这样供需失衡的局面下,世博的房价自然起不来。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博主五等分

目前世博老破小的单价最低只需要4万/平,与我们上面提到的江桥板块接近,但两者的地段相差甚远。

对于世博来说,老小区的硬件条件、生活品质都没有明显的优势,也没有好的学区、新的楼盘进入市场。这些因素都导致世博的房价大幅度下降,甚至一些自带学区资源的老破小也完全卖不出价,都无疑加剧了它房价洼地的现象。

最后。

其实写一篇文章并不是想单纯的表达哪些板块是房价洼地,和周边板块比差了多少钱。

而是想说,为什么这些板块会成为“房价洼地”呢?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比如说板块的地理位置,交通网络的建设、商业中心的迁移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是取决于板块自身对未来发展的决策,比如很多板块已经没有土地可以用于住宅开发,新的楼盘断供已久,导致市面上流通的多是比较老旧的早期产品,在与周边区域高品质新小区的对比之下,价格自然失去了竞争优势。

不过这些被称为“房价洼地”的板块也是值得关注的。

在有刚需的情况下,下手这些板块的房产未尝不是一种性价比高的选择,毕竟它们可能蕴藏着未被充分挖掘的价值潜力。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房价洼地 上海楼市 置业投资 区域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