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2024年12月26日
纳秒级写入、超万亿次擦写 中国公司实现SOT-MRAM存储关键突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浙江驰拓科技在IEDM会议上发布了SOT-MRAM技术的重大进展,成功解决了大规模生产中的关键挑战。他们创新地提出了无轨道垂直型SOT-MRAM器件结构,简化了制造工艺,提高了器件良率。该结构通过将MTJ直接置于底部电极之间并允许过刻蚀,显著增加了刻蚀窗口,使得12英寸晶圆上的位元良率从99.6%提升至超过99.9%。同时,该器件还实现了2纳秒的写入速度和超过1万亿次的写入/擦除操作次数,展现了巨大的微缩潜力。这项技术突破有望推动SOT-MRAM替代CPU缓存,解决SRAM的成本和功耗问题。

🚀 驰拓科技提出了无轨道垂直型SOT-MRAM器件结构,显著降低了工艺复杂性和难度,从根本上提升了器件良率。

🔬 该结构创新地将MTJ直接放置在两个底部电极之间,并允许过刻蚀,大幅增加了刻蚀窗口,降低了刻蚀难度。

📈 12英寸晶圆上SOT-MRAM器件的位元良率从99.6%提升至超过99.9%,满足大规模制造的要求。

⏱️ 器件实现了2纳秒的写入速度,超过1万亿次的写入/擦除操作,具备持续微缩潜力。

💡 SOT-MRAM有望替代CPU各级缓存,解决SRAM成本和静态功耗问题。

在国际微电子领域顶级学术会议IEDM第70届年度会议上,来自中国的浙江驰拓科技发布了一项突破性的SOT-MRAM(自旋轨道矩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技术进展,解决了该技术在大规模生产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驰拓科技首次提出了适合大规模制造的无轨道垂直型SOT-MRAM器件结构,显著降低了SOT-MRAM工艺流程的复杂性和难度,并从原理上提升了器件良率。

该结构的创新之处在于将MTJ直接放置在两个底部电极之间,并允许过刻蚀,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刻蚀窗口,降低了刻蚀过程的难度。

这一突破性设计使得12英寸晶圆上SOT-MRAM器件的位元良率从99.6%提升至超过99.9%,达到了大规模制造的要求。

同时,该器件实现了2纳秒的写入速度,超过1万亿次的写入/擦除操作次数(测量时间上限),并且具备持续微缩的潜力。


传统方案


驰拓科技创新方案

据了解,SOT-MRAM拥有纳秒级写入速度和无限次擦写次数,是一种有望替代CPU各级缓存的高性能非易失存储技术,有望解决当前SRAM成本及静态功耗过高等问题。

不过SOT-MRAM在器件制造工艺上极具挑战性,特别是传统方案从原理上导致刻蚀良率低,严重制约了其大规模生产与应用。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SOT-MRAM 驰拓科技 微电子 存储技术 IED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