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海力士宣布将在2025年量产400层堆叠的NAND闪存,再次领先业界。为了实现如此密集的堆叠,SK海力士采用了4D NAND闪存和W2W(wafer-to-wafer)结构,将两块晶圆键合在一起,与传统的PUC结构不同。这项技术涉及到连接不同晶圆的各种材料和技术,包括抛光、蚀刻、沉淀、引线等各个阶段。SK海力士去年已经展示了321层堆叠闪存的样品,是第一家做到300+层的,其他厂商也都在积极研发更高层数的闪存,例如三星、美光、铠侠等。
💥 SK海力士将在2025年量产400层堆叠的NAND闪存,再次领先业界。为了实现如此密集的堆叠,SK海力士采用了4D NAND闪存和W2W(wafer-to-wafer)结构,将两块晶圆键合在一起,与传统的PUC结构不同。这项技术涉及到连接不同晶圆的各种材料和技术,包括抛光、蚀刻、沉淀、引线等各个阶段。
🚀 SK海力士去年已经展示了321层堆叠闪存的样品,是第一家做到300+层的,而且是TLC。其他厂商方面,三星已经量产290层闪存,目标是2030年超过1000层。美光已经将276层闪存投入实用。铠侠去年达成了218层,暗示有望在2027年就达到1000层。
💡 SK海力士的这项技术与长江存储的晶栈结构颇为相似,都体现了通过高密度堆叠来提升存储容量的趋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预计NAND闪存的层数会继续增加,存储容量也会不断提升。
快科技8月4日消息,据报道,SK海力士正在开发400层堆叠的NAND闪存,将于2025年投入大规模量产,再次遥遥领先。
为了达成如此密集的堆叠,SK海力士使用了所谓的4D NAND闪存、混合键合技术,也就是W2W(wafer-to-wafer)结构,将两块晶圆键合在一起,和目前将闪存单元置于外围驱动电路之上的PUC结构截然不同。
这就涉及到了连接不同晶圆的各种材料和技术,包括抛光、蚀刻、沉淀、引线等各个阶段。
其实,这就颇有点长江存储晶栈结构的味道了。


SK海力士在去年8月已经展示了321层堆叠闪存的样品,是第一家做到300+层的,而且是TLC。
其他厂商方面,三星已经量产290层闪存,目标是2030年超过1000层。
美光已经将276层闪存投入实用。
铠侠去年达成了218层,暗示有望在2027年就达到1000层。
长江存储……不公开,也不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