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网今日 2024年11月04日
一派胡言(对则坚守,错则成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云顶新耀的两款重磅产品依嘉和耐赋康通过授权引进,在部分地区销售。虽有一定市场,但公司存在缺乏研发能力、面临竞品竞争、利润受影响、药价较高、市值波动等问题。

💊云顶新耀的两款重磅产品依嘉(依拉环素)和耐赋康通过授权引进,目前在新加坡、中国和澳门销售,非自主研发,大股东康桥资本可能更注重资本操盘。

📈该公司产品销售额半年报披露为3亿,内部人士预测峰值能达50亿,但即使成功,乐观计算利润为10亿到20亿,且可能面临竞品竞争,如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等。

💰云顶新耀若转型自主研发,需面临大额研发费用开支,这会给公司带来很大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利润大幅减少甚至亏损。

💵耐赋康药价较高,一个疗程需十几万,患者消费能力存疑,其能否进入医保目录及价格降幅未知,市场推广压力大。

🌐未来耐赋康将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迅速,云顶新耀需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来源:雪球App,作者: 独行也如众,(https://xueqiu.com/4248378973/310923828)

$云顶新耀-B(01952)$ 通过今天的深度学习和了解,我们对云顶新耀这家公司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它的两款重磅产品依嘉(依拉环素)和耐赋康 是通过以授权引进的方式引进到国内的市场,目前主要在新加坡、中国和澳门销售并非是自己的自主研发,那么授权引进这两款的产品并不说不行。从这家公司的股权结构背后的大股东是康桥资本,可能是更多的是站在资本操盘的角度,来理解这两款产品,侧面说明可能公司缺乏一定的研发能力那么从内部人员测算以及我们所了解的话,目前这个产品开始在国内上市,那么销售额半年报披露是 3 个亿那么即使是按内部人士的预测据我们查到,能做得到 50 亿的峰值,这两款产品。那我们来计算一下,即使他能成功,那么他可能这两款产品能给他带来 10 亿到 20 亿的利润,这是乐观的计算方式。但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其他的竞品也可能会冒出来,与其竞争,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上,针对 IgA 肾病的药物相对较少,耐赋康作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获得 FDA 和 EMA 批准的对因治疗 IgA 肾病的药物,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不过,一些处于研发阶段的药物可能会成为其潜在的竞品。比如,有其他药企正在研发的一些针对 IgA 肾病发病机制中特定靶点的药物,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目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泰它西普是一种双靶点新型融合蛋白,原本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在治疗 IgA 肾病方面的研究也在推进,且在部分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减少高风险 IgA 肾病患者蛋白尿、降低疾病进展风险的效果,具有成为耐赋康竞品的潜力,国际上有一些药企也在积极探索 IgA 肾病的治疗药物。例如,2024 年 8 月美国 FDA 批准了伊普可泮用于成人 IgA 肾病的治疗。伊普可泮是一种补体抑制剂,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能够降尿蛋白、延缓 IgA 肾病的进展。虽然目前还处于临床试验的初期阶段,但未来如果成功上市,可能会与耐赋康形成竞争,不过,目前来看耐赋康在 IgA 肾病治疗领域仍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是全球首个且唯一一个获得 FDA 完全批准用于治疗有进展风险的 IgA 肾病的药物,机制明确,能精准释放于回肠末端派尔集合淋巴结处调节 B 细胞活性,从源头治疗 IgA 肾病。且其长期治疗效果突出,安全性良好。但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为其他医药公司相关的医药也正在走三期临床。那么如果出来一定会加剧行业的内卷,所以说这么计算的话云顶未来的利润可能并不走的这么顺利。还有一点,那么由于这公司的重磅药都是通过授权引进的只是这两块要给他带来丰厚的利润。那么他要转型为自主研发,那么他依然得要面临大额的研发费用开支,这又给这家公司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又给这家公司带来了利润的大幅的可能性的减少,甚至亏损而且自主研发还是一个未知的结果。他要转型自己研发,如果不转型自己研发,单靠这两块要按照最乐观的计算,在现在三个亿的基础上增长十倍,哪怕二十倍到50亿68亿收入带来十几到二十的利润。那么这同时也会伴随着未来可能潜在的竞品出现。所以说在未来计算利润,我们要打一个很大的折扣。那么按照他现在市值一百亿港币来讲,这个价格上涨和下跌的概率估计都是一样的。如果说买这家公司一百亿的市值,涨一倍就两百亿了,两百亿的市值靠两款重磅药, 依嘉(依拉环素)和耐赋康那么一切顺利,一切都能够发展的很畅通他能够做得到五十亿六十亿的一个销售额,利润能做到十亿到二十亿的利润。那么当下估值价格可能也并不便宜,因为这家公司如果转型,自己自主研发开发新的管线的话,它这两款药的利润都要给消耗掉。对股东来讲都是充满不确定性的,这是一个。其二,如果说未来有竞品的出现,加剧了行这个行业的竞争,集采的风险。那么即使他做到五六十亿,他的利润是在下降,那么这家公司以这个价格去买,可能也是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你要涨一倍到两百亿港币市值,而这两款重磅药却仅带来几亿、十亿的利润,而且还面临行业内卷的可能,那可能股价依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三,耐赋康这个药并不便宜啊,一个疗程下来要十几万。如果只是降低延缓这个尿蛋白,可能很多人,患者是否能够消费得起呢?这也需要长期的跟踪和学习不管怎么讲,今天的深入了解,还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价值。首先第一个有用的价值是,我们了解到了云顶新耀这家公司背后的股东是康桥资本。那么康桥资本是一家专注于医疗领域的私募股权基金,它的股东是来自于私募股权。那么本能呢怀疑这就是一种资本导向一种资本催熟的这个倾向比较明显。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说资本作为控股股东就会带来不好的结果。但是资本更多是逐利的,可能更多是来自于包装、操盘,而且两款重磅产品都是引进的,侧面说明公司根本就没有研发能力。如果要有研发能力,这两款产品带来的利润远远不够他烧。即使这两款产品以后做成功,做到五六十亿的销售规模,那他也要面临未来的竞品内卷。那么赚来的钱,未来要转型其他产品的话,可能这家公司要消耗大量的资金那么第三个问题是,目前耐赋康的价格并不便宜,一个疗程下来要十几万。那 OK ,十几万的费用对于那些要降低尿蛋白、缓解肾衰竭的患者是否是一个划算的选择那么第四,最后很重要的就是这家公司的估值,已从最低的港币六块钱涨到了三十港币,市值在一百亿市值。那么一百亿市值这个区间就有点尴尬,它上涨和下跌,我感觉得概率都是一样。如果它上涨要涨到两百个亿,单靠这两盒重磅产品创造的利润到时候面临行业内卷集采,或者说他要做创新要继续研发投入,这两款带来的利润也不够,所以说到时候折扣可能会打的,也很难有大的表现。那如果股价下跌,如果说跌到之前的六港币、七港币、八港币,几十亿市值,那相当于跟高瓴资本跟这些创投的成本接近,那可能也才是一个合适的进场机会。

最后总结下云顶面临的挑战1.持续亏损给公司经营和引进的新药商业化带来挑战2.依赖授权引进模式,自主研发有待提升,大股东和股东个个都是顶尖资本是要吃肉的,有点害怕包装过度3.重磅药经过跟科室朋友了解到患者普遍反映价格太贵,吃不起,吃一个疗程要十几万一般人吃不起,耐赋康未来能否进入医保目录以及进入医保后的价格降幅等都是未知数。创新药的市场推广需要大量的资源和专业的团队,目前价格推广压力不小4.未来耐赋康一定会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生物医药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不仅有国内外大型制药公司的竞争,还有众多新兴的生物制药企业不断涌现。在这种竞争环境下,云顶新耀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云顶新耀 授权引进 研发转型 竞品竞争 药价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