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奇点那瞬间,(https://xueqiu.com/7286388299/301064612)
挺好的中报,我挑不出毛病,但就像pdd的一季报一样,跌就完事了!游戏因为defer rev的问题,24H2会高于24H1,而且几乎完全是腾讯游戏业务自身的阿尔法,游戏行业整体从19年开始就进入了一个低增长阶段。广告和支付业务的指引,确认了宏观经济上“we are getting worse before getting better” again again again的叙事,到了这个阶段,即使是互联网平台这个优秀的商业模式,也难以独善其身了,腾讯的这个口吻,给3季度中丐整体的经营情况提供了一个大的指向,后面应该会看到更多的公司,二季度不错,三季度指引很保守的情况出现。
==================
我想,完全放弃今年的ytd,甚至放弃明年的业绩,把注意力放在26/27年,看3年的cagr return,心态上会好很多。其实无论是前天的$贝壳(BEKE)$ 还是今天的腾讯,都是不错的财报,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都提供了未来3年年化20%上下的潜在回报率(low teen growth + 3%-7% buyback/div + msd PE expansion back to the long term norm)。我觉得现在的风险不是未来2-3年业绩还会下修多少,而是因为在乎未来2-3个季度的业绩下修和股价波动,而忽略了2-3年维度上业绩上修的upside risk。在当下的叙事和情绪中,最大的风险是低估了这些优质公司的成长性,低估了资本再次“无序扩张”的可能性。
我现在把注意力放在整体的组合是不是越来越便宜了,专心寻找和收集优质的最有成长性的资产上,只要股价的下跌或者横盘震荡,让股票变得更便宜了,而不是估值不变甚至更贵了,那我就是满意的,这种结果也是可以接受的。
====================
对于美股资产,目前一些股票也能提供10%左右年化的回报率,比如lulu,ups这些,但对我来说,10%,15%,20%是三个差异非常大的预期回报率,尤其在个别中丐资产甚至有机会提供30%+的回报率的前提下。
另外,当下是移动互联网趋向GARP成熟,而新的成长型beta机会还在孕育阶段,所以22pe和16pe,对我来说就是差异巨大的,我就是差这6pe,我宁愿为了这6pe在粪坑里继续蝶泳。对于成长型机会,除了temu这种白送的,未来可能赚上百亿美刀的,我还比较看好humanoid,可以说humaniod完美切合了llm多模态的能力,但无奈在二级市场上还没有找到一个干净的比较纯粹的标的去下注,虽然我可以放松估值上的要求,因为超级成长几乎不可能被有效定价,但绝对的市值要求,我还是不会轻易放松的,几千亿美元可不是一个小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