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从小鼓励周橙橙同学顶嘴,独立思考,所以他的「自我追寻期」似乎来得更早。最近小甜瓜消失了,一个主见很强,也喜欢和你交涉的7岁小大人破壳了。
这当然是好事,只是我需要更多的思考,如何在放纵和引领之间建构新的相处方法。尊重匮乏、平等匮乏的一代人热爱讲自由,但新的一代并不缺乏,自由又放任的养育模式肯定不是一个好主意。
因为放任,孩子会不得不做一些他们还没有准备好的事儿,这会让他们倍感压力。只有当周边的环境都趋于安全时,人才能更好的探索自身的意志。
但养育过度同样不可取,你觉得你有义务保护孩子免受他自身意志的伤害,但事实上,更容易让他沮丧的是控制感的缺失,而不是经历失败。
持续的鞭策也是一个坏方法,这不能帮助任何人发挥潜能,相反,会逼他们施展浑身解数来摆脱你的控制,而不是做有益的事情。
只有当事情对一个人自己来说很重要时,他才愿意多迈出一步,旁人再为此着急是没有用的,项目管理同理,生活中一切关系间的协作都同理。
这二者的尺度,我依然没有摸索清楚,目前唯一坚定的信念是:情感上提供支持,但事实上不代劳替他解决问题。
其他的再慢慢摸索,最近几个月会沉浸式育儿,有突破了再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