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浪科技科学探索 2024年07月11日
支付宝又被罚71.2亿?互联网上的假消息 多得令人恶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一则去年的支付宝被罚款旧闻被当作新闻传播,引发关注。经调查,这些假新闻可能是由同一工作室或使用相同AI工具批量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流量分成。互联网上假消息泛滥,真实信息难觅。

📰 央视新闻误传旧闻:一条去年7月7日的支付宝被罚款新闻被当作新消息发布,评论区无人识别。

🔍 假新闻批量生产:作者可能在同一工作室或使用相同AI工具,重复发布火爆新闻资讯以获取流量。

🌍 假消息泛滥:调查显示互联网42.8%的资讯是假消息,生成式AI的出现使得情况恶化。

🚫 反AI运营模式:外网有网站完全反对AI,寻找专业人深度写作,国内类似平台较少,科普内容较浅。

今天刷手机,看到一条支付宝被罚款71.23亿的新闻,本能的点开信息来源,发现是央视新闻刚刚报道的。

于是查看了下这个新闻,结果发现,原来这个是去年的旧闻,它其实是去年7月7日的新闻。

这种拿去年、前年,甚至更久之前的旧闻充当新闻发布,我已经不止刷到一次了。

可怕的是,评论区的大部分人都没看出来,他们以为这就是新闻,就今天这条消息下有200多个评论,没有一个人反馈这是假新闻的。

另外,我再仔细查了下,这个假新闻竟然有一大堆作者在今年7月7日到今天8日(也就是这两天)一直在重复发布,他们有的是视频,有的是文章,有的是图片。

我猜这些作者可能就同一个工作室的,要么这些作者用了相同的AI工具,批量生产了这些内容。

这些工具很明显重复拉取过去火爆的新闻资讯,然后在相同的时间发布,以获取流量,得到社交平台的流量分成。

这种真的是太恶心了,纯属在浪费互联网资源。

2019年的一项调查发现,互联网42.8%的资讯都是假消息。

要知道生成式AI是在2022年才出现,现在互联网上假消息的比例已经远超想象了,真实有用的信息真的很难刷到。

我看外网有一些网站就是完全反AI的运营模式,他们寻找真正专业的人来深度写作,很多都是论文的原作者。

但是国内确实没有做的好的这类平台,不过像科普中国这些平台和社交媒体账号也是这种模式,只是文章都太浅了,对一些人来说可读性就较差(我猜是那些作者害怕承担出错的责任)。

总之,大家平时阅读资讯,还是要多加独立思考才行。如果看到似是而非的内容,先自行检索下,再做评论,或者让子弹飞一会儿再评论。

责任编辑:上方文Q

文章内容举报

]article_adlist-->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假新闻 AI工具 流量分成 信息真实 独立思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