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roboroborobo,(https://xueqiu.com/5712584562/298920589)
产业进程也就过了几个礼拜 不用天天问今天怎么涨了 明天怎么跌了今天是不是有小作文 明天是不是又要写什么 然后看换手率 技术面 问是不是机构进场了 游资撤退 天天去猜
尊重现实就好了 台积电排产cowos有人跟踪跟着ok 鸿海广达出货节奏有人跟踪跟着ok
安费诺排产量产有人跟踪跟着ok 上游镀银导体国产设备国外设备出货节奏有人跟踪跟着ok
这些台湾的 国内的 老美的 我们雪球上的能了解的跟踪的 都愿意分享 一荣俱荣
不要忘记初心 初心是产业跟踪相信AI产业趋势带来颠覆性的科技巨变 股价涨赚钱是你认真努力跟踪相信的回报
就好比去年的光 供应商头三个已经确定+进入了 自己问自己一下 东西都要量产了
你现在跑去送样 测试 甚至小批量最后接订单 整个过程要花多久 能不能拿到很大份额了
也有人问过我怎么给估值 我的方法永远是动态跟踪 我非常讨厌一口气拍个业绩 拍个终局能赚多少钱
最理想的方法就是看现在GB200排产节奏 Q3小批量1000多套 Q4中批量将近10000W套 明年Q1~Q2 差不多3~4万套 明年Q3 差不多2W套 这个节奏慢慢跟踪
1个月维度订单跟踪check 多了还是少了 产能多少 跟踪就好了 卷一点嘛 一周跟踪一次也不难
以今年Q3~明年Q3这么一个一年的维度去给用业绩利润 估值去测算弹性
然后估值多少以下一代rubin系列有没有增量来判断 rubin系列速率翻倍 铜缆双倍确定的 光模块也差不多需求至少翻倍 其他零配件完全可以按照下一代的增量去判断 换算 不是难事
就好比iphone17比iphone16多什么增量 这点对估值更关键 人永远看增速增量做大的一部分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