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放假,苦的却是家长。
早上怎么叫都不起床,每天睡到日上三竿。
做作业慢吞吞,对着作业本能发愣半小时,转身看电子产品却能连看两小时。
你急着催他 “学点有用的”,他要么说 “没意思”,要么干脆装没听见。
《岁月神偷》剧照
身为父母也很矛盾,又想让孩子喘口气,又怕开学跟不上。
先别急着焦虑。你有没有想过不是孩子故意叛逆,是他没找到“自驱力”。那些硬塞的知识像夹生的米饭,让他嚼不下去。
若让知识变成“能追的故事”“能解的谜”,你会发现:原来他的自驱力,就藏在“我想知道”里。
如果你想让孩子在暑假过得充实有趣,今天就为大家推荐我们的爆款系列课程——《给孩子的人文通识课100讲》和《给孩子的文博通识课100 讲》。
这两门课是我们专为8—16岁的青少年量身打造的:
向下滑动查看大纲
向下滑动查看大纲
▼点击下图,了解更多▼
简单介绍完,我们再来聊聊为什么说这两门课能激活孩子的自驱力?
1.把知识变成“能追更的故事”,让孩子主动想“看下一集”
两门课程像 “知识连续剧”,每讲都有不少新奇话题。
比如“古人没有冰箱,夏天怎么吃冰?”“没有手机,古人是如何快速通信的?”文博课会用有趣的问题引领孩子自己探索文物背后的秘密。
为什么李白会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有别于文学解析,人文课会从地理的角度解答问题,真的很新奇。
类似的有趣问题每讲都有很多,孩子听完总追问 “后来呢”,哪还用你催着学。
2.我们请来了一群懂孩子的高校学者
这两门课的阵容十分强大,由三位高校学者坐镇,亲自领孩子打开知识大门。
第一季“人文通识课”,我们请来了:
文史学者、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杨早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侯会
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耿朔
而第二季的“文博课”,耿朔老师会带着孩子们继续前行。
这三位主讲人不仅是权威的学者,而且是中读最受孩子欢迎的人气老师。
这三位老师的课火爆到什么程度呢?不但课程播放量高达530万,还有不少家长告诉我们,孩子听了他们讲的课,不只愿意听,还要追着听:
“孩子听了一遍不够,还要听第二遍。不仅父母喜欢和孩子一起听,爷爷也每次跟着一起边听边点头。”
3.用“孩子的语言”讲知识,让他觉得“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侯会讲《论语》,不直接告诉孩子什么是 “仁义礼智信”,而是先说孩子们一直争当的“三好学生”的“三好”,竟然可以追溯到孔子。
中央美院副教授耿朔讲商代青铜器三联甗结构,会用现代蒸包子的篦子来类比,让孩子们自己发现原来史前时代古人已经吃上了蒸菜。
当知识和孩子的生活、好奇挂上钩,“学习”就会从“任务”变成了“我想弄明白”的事。
《小巷人家》剧照
3.随时随地,让孩子主动探索
有别于传统课堂,这些内容躺沙发上也能听、走路也能学。每讲十几分钟,刚好是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长,听完会有 “我搞定了一讲” 的成就感。
还能边听边玩:跟着文博课认识三星堆大面具、长信宫灯等100+文物,下次去旅游能当“小导游”;
记着人文课里的文学典故,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能秒答—— 这种 “我知道别人不知道的” 的小得意,就是自驱力的燃料。
也难怪很多家长会评论,“孩子听得津津有味”;
还有人说“小朋友爱听,‘老’朋友也爱听。”
现在两门课200讲,原价480元,暑期限时只要199元。一个暑假,让家长省心,让孩子边玩边学边提升,这才是假期该有的样子。
暑期活动价格199元
(2门课程原价480元)
活动时间:8.15—8.22
▼点击下图,了解更多▼
如果你已经购买了第一季或者第二季课程,可以根据需求单独购买另一门:
1.课程什么时候生效?如何收听?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