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医美赛道热度持续攀升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医美行业正在经历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阵痛期,期间,虚假宣传、违规操作、黑医美等诸多乱象频发。
昨晚(8月3日晚),央视财经视频号连发4条医美相关新闻,其中有3条系财经调查类,涉及部分正规医美机构蒙骗诱导,违规注射、无资质非法注射走私针剂、小红书成各类针剂违规代打接单平台等。
△图源:央视财经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医美乱象首次被聚焦,在此之前,医美就已经在前几年315晚会被多次被“点名”,央视上月也曾曝光“医美速成班”,“量产”非法行医者。在报道曝光后,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公安部立即介入,并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图源:央视新闻
此次央视财经连发3条报道,集中曝光注射类医美乱象,既是对医美乱象严打的体现,又再一次将公众视线聚焦在医美安全与合规的核心议题之上。
可以预见的是,在政策监管持续收紧、行业加速洗牌的背景下,乱象频发的医美正面临着震荡,或将迎来新一轮整顿!
乱象频发,注射医美水多深?
先聚焦本次被央视财经视频号曝光的医美乱象,需要注意的是,如前文所述,3例医美乱象案例均与注射医美有关。
案例一:正规机构违规注射
据央视财经旗下《财经调查》报道,广东韩妃整形外科医院是一家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正规医美机构。然而,在某app上,该院以228元的价格推出一款标注“医用械字号”的“丝丽516动能素”水光产品引起了央视财经记者的关注。
在调查过程中,据该院顾问介绍,注射进皮肤的水光针剂一定是“械字号”。当调查记者明确问到这款“丝丽516动能素”究竟是第几类医疗器械时,顾问依然强调,只要是“械字号”就可以放心注射。
然而,按照瓶身显示的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搜索该款产品,发现这款“丝丽516动能素”为二类医疗器械证产品。
△图源:央视财经
根据国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规章《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可以明确,这类注射进皮肤的水光针剂,按照规定必须取得械三批号。
△图源:市场监管总局
除此之外,这家医院使用的麻醉剂是一张标记为“元泰婧皮肤抑菌液”的面膜,但这张面膜包装显示,其适用范围为皮肤表面和抑菌护理,并非用于表皮麻醉,但其主要有效成分中却有国家严格管制的麻醉成分“三甲卡因”。
△图源:央视财经
另据视频号晓光MOLY介绍:“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款麻贴产品是合规的。”
无独有偶,另一家名为姬妍兮医疗美容诊所的正规医美机构,其大力宣传“丽驻兰”水光产品,经查询后发现同样是第二类医疗器械,不能用于注射。
而操作这项手术的执业医师余医生却向央视财经记者承诺,注射丽驻兰黑盒水光产品的全过程合法合规。
△图源:央视财经
案例二:无资质水光针代打
除了正规医美机构的违规操作,一些没有注射资质的生活美容店、工作室也纷纷涉足水光针代打服务。据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数据显示,2016-2020年处理的医美纠纷中,超60%因从业者资质不全引发。
结合此次央视报道来看,位于深圳市的一居民小区的遇见美科技美容店便是一家无资质代打机构,在非医疗场所为消费者提供水光针注射服务。店内主打的JUVELOOK水光针剂无中文标识,未获市场准入许可。
该店店长在交流中承认,为消费者注射的针剂是从境外走私而来,麻药也是从国外背回来的,过海关时谎称是美白体膜,蒙混过关。
△图源:央视财经
除了JUVELOOK,这家店还为消费者注射过未获药监局批准的外版丽珠兰水光针。在深圳明通化妆品市场,就有店铺公然销售这款无中文标识的外版丽珠兰水光针,以及国家明令禁止的违规麻贴。
销售人员向坦言,这些违规的水光针剂都是用来注射的,虽然盒子上没有写,但就是可以用来注射的。
其还向央视财经记者提供了一个长达132页的报价单,上面罗列着几百种毫无中文标识的违禁外版水光针。并建议央视的调查记者在小红书平台查询外版丽珠兰产品,这些按照国家规定不能注射的水光针剂,在小红书上却被推广为效果“卓越”的高级进口注射类产品。
案例三:小红书成接单平台
经央视记者继续调查发现,一些代打人员还通过社交平台来沟通客户并接单,顾客往往从药商处低价购药,再找代打人员进行针剂注射,手工费仅数百元,在全国范围内均可接单,价格远低于正规医美机构。
△图源:央视财经
报道称,央视调查记者经推荐进入徐州的一家代打工作室房间,发现该“工作室”无正规门脸、本应无菌的操作环境下,水光针、玻尿酸针头混杂堆放。这一乱象背后,不仅是从业者对暴利的疯狂追逐,也是对消费者安全的漠视。
随后,央视财经记者将在药商处买到的水光针剂交给工作室的工作人员,这名工作人员却拿起使用过的针头开盒,又因找不到面膜棒,竟找来一根针头,直接用针套充当工具为记者涂抹麻药。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央视记者,她一般都是通过小红书软件来沟通客户并接单,顾客往往从药商处低价购药,再找她们这些代打人员进行针剂注射。
从部分正规医美机构公然违规使用二类医疗器械冒充三类、滥用违规麻药,到生活美容店无证代打、走私销售违禁针剂,再到在公众平台非法接单代打。不难看出,在医美赛道,盘踞在灰色地带的乱象正疯狂滋长,合规危机已凸显,亟待行业规范与监管强化。
严打严查!医美合规成必选题
不论是央视接连暴锤医美乱象,还是公安、卫监、药监等多部门的联合严打严查,抑或是市监局等对医美乱象作出的严厉处罚,无一不证明近年来医美乱象频发,但与此同时,行业的监管也在进一步强化。
斌哥医械圈公众号在报道央视“点名”水光乱象时写道:“估计接下来合规会逐渐成为红线,也会迎来一段时间的整顿。”
从上图来看,2024年以来监管部门对医美乱象处罚趋严,其中也不乏单笔罚款超百万元的案例,处罚涵盖走私针剂、无资质注射、违规操作,并延伸至药品储存、违法宣传等全链条。
近年来,医美类违法广告同样不少,今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十起违法广告典型案例》中便有案例存在,系有主播在多场直播中声称“半岛超声炮”、“欧洲之星全面部全模式”、“润致娃娃”、“星耀超光子”等项目具有延缓衰老、祛斑和美白的功效(详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成华区市场监管局责令成都成华改正上述违法行为,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予以警告并处以罚款40.98万元。
另一方面,医美龙头企业也陷入风波,如此前新氧医美与长春圣博玛围绕艾维岚童颜针定价权的争议、爱美客与江苏吴中针对另一童颜针产品艾塑菲代理权的争夺(详见),这些均折射出相关企业在市场份额角力中的激烈博弈乃至失序状态。
显而易见,面对行业高速发展伴生的种种乱象,强化监管已成必然。
当前,国家药监局、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等核心监管部门均已出台针对医美领域的专项政策,旨在对不合规行为实施严格约束。这标志着医美行业在经历野蛮生长阶段后,正步入规范化治理的新时期。
另外,平台层面也在强化对医美违规乱象的打击。如今年2月,抖音生活服务在举办的“服务体验与治理开放日”活动上透露,去年一年,平台进一步强化医美直播“黑词”识别能力,处置超2.3万个违规直播间、超1.5万个违规账号。
此外,上文提及的被央视曝光成各类针剂违规代打接单平台的小红书,对违规医美内容和相关账号也在进行打击。2025年2月至今,围绕不合规医疗机构开展医美项目、代打水光针等非法上门服务、违法违规使用各类不合规医疗器械产品、非法医美培训等内容,该平台共处置违规笔记近50万条,封禁账号超过5万个。
△图源:小红书
回到本次央视财经曝光的3例与水光注射有关的医美乱象事件,视频号晓东MOLY认为:“这一次的曝光非常地专业,也非常地细致,将‘代打’为核心的‘黑水光’市场曝光地明明白白,将违法行径细致地教育给了广大地消费者。”
在晓光MOLY看来,央视此次对医美乱象的曝光,也意味着,随着市场和法规走向成熟,正规机构也不再有使用擦边产品的理由。过去的灰色擦边行为和各种擦边产品都将随着时代进程而完全变成违法和违规的产品,全国机构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都将面临严苛的水光合规严查。
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视角来讲,规范化、强监管势在必行,而且对于医美企业而言,合规是底线,也是生命线,甚至可以说是其发展的必选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聚美丽”(ID:jumeili-cn),作者:文静,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