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13小时前
乾隆对熊廷弼、袁崇焕、崇祯的评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乾隆皇帝对明朝末年两位重要人物——熊廷弼和袁崇焕的重新评价。乾隆帝在阅读史书后,认为两人死于昏君之手,表达了惋惜之情,并下旨赐予后裔官职。他还为崇祯皇帝平反,肯定其勤政,并将其与荒淫误国之君区分开来。这些举措反映了乾隆对历史人物的审视以及其政治上的考量,也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前朝历史的态度。

🧐 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八年,认为明朝的熊廷弼和袁崇焕死得可惜,因为他们死于昏君之手。

📜 乾隆效仿对熊廷弼后裔的赏赐,也给予袁崇焕后裔小官,但由于袁崇焕无子,乾隆便安排其堂弟之子过继,以延续香火。

🤔 乾隆四十九年,乾隆评价崇祯皇帝并非亡国之君,而是勤于政务的君主,并将其奉入庙中祭祀。

⚖️ 乾隆对明朝皇帝的评价,反映出其对历史人物的重新审视,并展现了清朝统治者对前朝历史的态度,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政治考量。

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乾隆认为天启暗昏,说熊廷弼死得可悯,于是,下旨赐赏熊廷弼后裔,不久,乾隆阅明史,又认崇祯暗昏,说袁崇焕死得可悯,于是,下旨效仿熊廷弼后裔为例,给个小官,结果,找不到,乱过继一个,给袁崇焕当后裔,又给小官。

乾隆四十九年,乾隆奉崇祯入祠祭祀,下旨说崇祯不是昏暗之君,是勤苦之君,而且以身殉社稷,不可与荒淫失国者,一例而论。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十二月。

○谕军机大臣等、昨披阅明臣奏议。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时。抒诚效命。所奏诸疏。具见忠鲠。而其时主闇政昏。不惟不用其言。转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熊廷弼、系湖北江夏人。现在有无子孙。曾否出仕。著传谕舒常等、详悉查明。遇便覆奏。”

清光绪四年(1878)的熊廷弼石碑。上面刻武昌知府方大湜撰写的《重建熊襄愍公祠》的文字。文中写道:“....纯皇帝御制论及,渝湖北疆吏访其后裔子以官,仍知我圣朝奖励忠贞不遗前代,天复地载之量,真有超越前古万万者,则不禁为泉坯孤臣感激泣下……。”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

“丙寅。谕军机大臣等、昨披阅明史。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昏政闇。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五月……

○戊申。谕、朕披阅明史。袁崇焕、督师蓟辽。尚能忠于所事。而其时主闇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因降旨查其现在有无子孙。曾否出仕。兹据该抚尚安查奏、袁崇焕无嗣。系伊嫡堂弟文炳之子入继为嗣。现有五世孙袁炳。并未出仕等语。所奏尚未明晰。袁炳如果文理通顺。即照熊廷弼裔孙之例。以训导咨补。”  

  

乾隆为崇祯平反,说崇祯不是亡国之君,而是勤苦之君,奉崇祯入庙祭祀。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乾隆四十九年。……

至明之亡国。由于神、熹、二宗。纪纲隳而法度弛。愍帝嗣统时。国事已不可为。虽十七年身历勤苦。不能补救倾危。卒且身殉社稷。未可与荒淫失国者、一例而论。是以皇祖睿裁。将神、熹二宗彻出。而愍帝则特令庙祀。褒贬予夺。毫厘不爽。实千古大公定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乾隆 熊廷弼 袁崇焕 崇祯 历史评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