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大軍起行。距燕京約二十里。至明牧馬廠駐營。廠南五里許。有牧馬圉。內有馬千餘匹。明人已於清晨取去。其管馬太監二名、及三百餘人。被圍出降。獲其圉內馬騾二百三十五。駱駝六《清太宗实录》
某些人老拿张岱的《石匮书后集》黑袁,但又不承认张岱说的话。
张岱《石匮书后集》:
“有二内官被掳,囚营中逃归;言亲见崇焕差官往来,语言甚密者;
又言城上了望,有见敌兵与我兵嬉笑偶语,往来游戏者;
又言满桂战不利,差人往崇焕营速其放炮,及放炮皆无钱粮者,上大怒。”
《烈皇小识》:“戚畹中贵园亭庄舍,为虎骑蹂躏殆尽”,于是怨谤纷起,谓其(袁崇焕)纵敌拥兵,“皆比而揭其罪状入告 ”。
《崇祯实录长编》:
“提督大埧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为大清兵所获,口称我是万岁爷养马的官儿,城中并无兵将,亦无粮饷,昨日选了一千匹马去了,还有一二百废马。
皇太极命将杨春、王成德带到德胜门外,指派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和巴克什达海等,对他们加以监守。高鸿中、鲍承先等按照皇太极的旨意,夜里回营,坐在两个太监卧室的隔壁,故作耳语,秘密谈话。他们在谈话中明示袁崇焕已经与皇太极有密约,攻取北京,城下之盟,很快可以成功。太监杨春、王成德假装卧睡,倾耳窃听。”
《满文老档》962页:“二十九日,遣杨太监往见崇祯帝。杨太监以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详告明崇祯帝。遂执袁都堂,磔之。”
《清史稿·卷二百三十二·列传十九》:上诫诸军勿进攻,召承先及副将高鸿中授以秘计,使近阵获明内监系所并坐,故相耳语,云:“今日撤兵乃上计也。顷见上单骑向敌,有二人自敌中来,见上,语良久乃去。意袁经略有密约,此事可立就矣。”内监杨某佯卧窃听,越日,纵之归,以告明帝,遂杀崇焕。
都下流言多出三大营官军口,一人造谣,传之一队,一队传之一营,一营传之都下。不三日,连诸内廷闻达御前矣。大臣黜陟,往往由此。朝廷以为舆论无私,而不知其由于匹夫恩仇,奸人反间,殊可恨也。
————王世德《崇祯遗录》
《近报丛谭平虏传》:
”当时百姓遭此大难,无可怨怼,只怨不合杀毛文龙,一路失守,弄得鞑子犯境。於是廿九日遂风闻传进奴书与袁督师,一时谣言,几如鼎沸。”
夏允彝《幸存录》:“都中人又喧言崇焕导东夷入犯。”
袁崇焕以间诛,孙传庭以迫败,卢象升以嫉丧其功。此三人者,皆良将,国之宝也,不得尽其才而枉陷于死,——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