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牛牛头条 06月22日 14:21
黃金將繼續閃耀?美銀:金價將漲至4000美元,「大而美」法案是關鍵!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美國銀行分析師認為,儘管以伊衝突加劇,但戰爭和地緣政治衝突通常並非金價長期增長的驅動力。分析師預計,明年金價有望達到每盎司4,000美元,較當前水平上漲約19%。他們強調,美國預算談判的走向至關重要,財政赤字問題或將持續影響市場。與此同時,各國央行持續購買黃金,反映出對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美國財政狀況的擔憂,這也可能促使央行繼續增持黃金,而非美國國債。

💰儘管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有助於短期提振黃金價格,但美國銀行分析師指出,戰爭和衝突通常不是金價的長期增長動力。自以色列空襲伊朗以來,金價在一週內下跌。

📈 美國銀行預計,明年金價將達到每盎司4,000美元,較目前水平上漲約19%。他們認為,美國預算談判的走向將對金價產生關鍵影響,財政赤字問題可能會吸引更多黃金買家。

🏛️ 市場對美國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可能難以消退,利率波動和美元走弱應會繼續支撐金價。分析師認為,如果美國財政部或聯儲局被迫介入並支持市場,這種情況將更為明顯。

🌍 各國央行持續購買黃金,是受到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潛在貿易衝突的驅動。世界黃金協會的調查顯示,新興經濟體央行增持黃金的速度快於發達經濟體。

⚠️ 美國銀行估計,各國央行的黃金持有量約佔美國未償還公共債務的18%,高於十年前的13%。分析師警告稱,對貿易和美國財政赤字的擔憂可能促使央行繼續購買黃金,而非美國國債。

①美國銀行分析師指出,儘管以伊衝突升級,但戰爭和地緣政治衝突通常不是金價的長期增長動力;

②該行分析師預計,明年金價將達到每盎司4,000美元,較目前水平上漲約19%。他們強調,美國預算談判的軌跡將至關重要。

財聯社6月22日訊(編輯 黃君芝)隨着以伊衝突愈演愈烈、美國也捲入其中。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分析師在最新報告中指出,誠然,在全球動盪時期,黃金通常被視爲避險資產,但戰爭和地緣政治衝突通常不是金價的長期增長動力。

而事實上,自以色列開始空襲伊朗以來,金價在一週內下跌了2%。目前,國際金價徘徊在3400美元/盎司左右。美銀分析師預計,明年金價將達到每盎司4,000美元,較目前水平上漲約19%。

他們寫道:「雖然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戰爭總是會升級,但衝突通常不會持續推動金價上漲。因此,美國預算談判的軌跡將至關重要,如果財政赤字不下降,其後果加上市場波動可能最終會吸引更多買家。」

不過就目前來看,市場似乎沒有過度依賴黃金。美銀估計,投資者在投資組合中只配置了3.5%的黃金。

近期,除了以伊衝突外,市場最擔憂的無疑是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儘管參衆兩院的版本在成爲法律之前存在關鍵分歧,但該法案的財政影響預計仍將使美國未來幾年的赤字增加數萬億美元。

美國無黨派機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本週發佈的一項更全面的分析顯示,儘管特朗普總統力推的全面減稅和支出法案將提振經濟產出,但仍將導致未來10年聯邦赤字增加2.8萬億美元。

美銀分析師警告稱,無論國會最終如何改寫預算法案,赤字都將保持在高位。

「因此,無論參議院的談判結果如何,市場對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都不太可能消退。利率波動和美元走弱應該會繼續支撐黃金,尤其是如果美國財政部或聯儲局最終被迫介入並支持市場的話。」他們寫道。

「大而美」法案於今年5月在衆議院獲得通過,是特朗普政府的核心議程,涵蓋稅收、邊境管控、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政策。該法案引發了人們對美國債務可持續性的擔憂,以及全球對「即將發行的大量美國國債的需求」的擔憂,這些國債將用於彌補所有赤字。

數據顯示,僅自3月底以來,全球各國央行就已拋售了48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與此同時,各國央行仍在繼續購買黃金,延續了幾年前就開始的趨勢。

世界黃金協會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潛在的貿易衝突,是新興經濟體央行以遠快於發達經濟體的速度轉向黃金的主要原因。

美銀現在估計,各國央行的黃金持有量目前相當於美國未償還公共債務的18%左右,高於十年前的13%。

“這一數字應該給美國政策制定者敲響警鐘。對貿易和美國財政赤字的持續擔憂,很可能導致央行購買更多黃金,而非美國國債,”分析師們警告稱。

編輯/Jeffy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黃金 美國銀行 地緣政治 財政赤字 各國央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