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指出,鉑金和白銀的強勢表現源於五個共同因素:市場供應缺口預期將從根本上支撐價格;相對黃金的價值吸引力在前期表現落後後顯現;投資者持倉相對較輕;技術面突破關鍵阻力位;以及相比黃金市場流動性較薄,使價格波動更容易被放大
在黃金持續獲得投資者青睞的背景下,鉑金和白銀等白色貴金屬近期異軍突起,成爲市場關注焦點。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6月9日瑞銀研究報告顯示,鉑金價格已經超越其2025年年底目標,正向明年的價格預期靠近;白銀則創下13年新高,金銀比例降至90左右的低位。瑞銀維持白銀和鉑金今年將跑贏黃金的基本判斷。
瑞銀強調,鉑金和白銀的引伸波幅近期都在大幅上升,而黃金波動率幾乎沒有變化。兩種金屬的期貨未平倉合約和交易量都有所增加,表明投資者興趣正在升溫。
而近期鉑金和白銀的強勢表現,瑞銀總結五個共同因素:
鉑金突破區間震盪,市場緊張信號顯現
研報指出,長期以來投資者雖然看好鉑金,但始終難以找到合適的入場時機。市場普遍預期鉑金將因供給受限而出現短缺,但這通常意味着價格將是漸進式上漲,與投資者較短的投資週期不匹配。
然而,這一次情況有所不同。報告指出了兩個關鍵的新變化:
同時,瑞銀強調,鉑金價格突破1100美元的關鍵技術水平、空頭回補(short-covering)以及比黃金市場更薄的流動性,都放大了鉑金近期的價格波動。數據顯示,自5月中旬以來,全球鉑金ETF持倉量增長了約4%。
不過,報告同樣提示了風險:4月的單月進口數據雖然亮眼,但同比去年仍然略有下降,一個數據點尚不能構成趨勢。未來幾個月的進口數據,將是判斷鉑金珠寶需求是否真正復甦的關鍵。
此外,考慮到中國消費者對黃金首飾的歷史偏好,這一趨勢的可持續性仍需更多數據驗證。
白銀創13年新高,系統性資金湧入
瑞銀表示,白銀終於迎來了屬於它的高光時刻,價格一度飆升至36美元以上,創下13年來的新高,其漲幅在近期成功超越了黃金。
白銀的強勢表現得益於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
此外,金銀比率已大幅下降至90倍左右的低位,但仍顯著高於歷史平均的68倍水平。
報告特別提到了中國市場對白銀的潛在影響。目前中國仍是白銀的淨出口國。值得關注的是,當年白銀在2011年衝向近50美元的歷史高點時,部分驅動力就來自中國的散戶需求。
瑞銀認爲白銀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特別是隨着聯儲局減息預期的臨近。此外如果中國對黃金的零售需求溢出到白銀市場,將進一步支撐銀價表現。
編輯/mel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