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7月08日
购买会员时,为什么时长不能自定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平台不设置“自定义”会员时长功能的原因,从用户和平台角度分析了自定义会员时长的利弊。文章指出,用户虽然有自定义会员时长的需求,但平台更倾向于固定月数的会员方案,因为这能带来更高的收益。同时,文章也指出了自定义会员时长会给用户带来更高的决策成本,降低用户粘性,给平台定价带来难度。

🤔用户需求:用户确实有自定义会员时长的需求,例如短期观看特定剧集或使用特定工具,但用户更倾向于根据平台提供的固定期限选项进行选择,因为用户更关心的是最终的费用,而不是精确的时长。

💰平台收益:平台更倾向于固定月数的会员方案,因为这种方案能带来更高的收益。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和需求设定不同的会员套餐,并通过优惠活动和促销手段吸引用户购买,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

🤨决策成本:自定义会员时长会给用户带来更高的决策成本,因为用户需要仔细计算每个月需要使用多长时间,以及不同时长方案的费用。这会给一些选择困难的用户带来困扰,降低用户体验。

📉用户粘性:自定义会员时长可能会降低用户粘性。用户可能会为了节省费用而只购买短期的会员,在使用完后就取消会员,不利于平台长期发展。

💸定价难度:自定义会员时长会给平台的定价带来难度。平台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时长设定不同的价格,这会增加运营成本,也可能导致用户对价格的不满。

💡总结:会员制度是平台与用户建立长期链接的桥梁,时间和价格的平衡对于用户的周期有着一定的作用,过长或是过短,过高或是高低都会有所影响。会员时长自定义表面上看,是对用户有利好,更加方便了他们,实际上却增加了他们的选择成本,降低决策周期就要帮用户抉择而不是让用户抉择,周期性的选择更加有利于用户接受续费,同时确定的时间也便于平台和用户双方进行收账管理。

我们在使用会员的时候,常常会遇到时长尴尬的情况,比如刚好开了个会员,用完了这个星期就搁置了。在这种情况下,自定义会员时长就很需要了。那么,为什么平台不设置这样的“自定义”会员功能呢?

如今,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视频平台,亦或是品牌,都有自己的会员,会员往往也有相对应的权益和优惠的内容。

每个用户在使用会员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时间安排,会员的使用时长可能有长有短。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会员服务通常提供固定期限的选项,如月度、季度或年度会员,甚至有些平台还提供周会员服务。

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比较尴尬的情况,比如开了一个月,但是剧已经播完了,剩下的七八天就浪费了,所以会出现有人转卖二手会员的情况。那么,为什么平台不能自定义开通x个月的会员呢?

从平台和用户角度出发,

考虑自定义购买“会员时长”

1. 从消费端来看,自然是有需求的

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说,用户其实是会比较少地精确到我要用多少个月,最终更多还是根据平台提供的锚点进行费用比较,从而做出选择的。

随着订购时间增加,用户摊到月度的支出减少。这涉及一笔账,【x*每月金额】与【季度/年度金额】的孰高孰低,可能买2个月的费用≈季度费用,买9个月费用≈年度费用。

看了下QQ绿钻的会员费用,首年是正常会员费用的五折,在没有优惠的情况下,6个月≈年度费用,正常情况下约等于9个月;而网易云的会员费用是5个月≈年度费用。

来源:左为绿砖会员,右为网易云音乐会员

这种情况谈论自定义x个月,没有太大的意义。

但是用户是否有自定义诉求,肯定也是有的,例如某部热播电视剧看2个月就看完了,没必要买季度会员。再比如我还有4个月毕业,我只需要4个月的工具会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用户肯定是有选择购买会员时长“自定义”需求的。

2. 自定义,也得考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从平台成本的角度看,功能实现成本很低,主要是根据当前时间+自定义月份,确定到期日,校验登录日期>到期日,从而实现权限控制,完全没有难度。

但从收益的角度看,目标是会员销售额越高越好,所以肯定会基于这个目标,让自身的会员套餐卖的更多,那么怎么制定会员方案达到最优解,肯定是需要做非常多的AB测试以及用户满意度调研,从而达到卡在一个消费者既能接受又能收益最大化的一个会员方案。

虽然没有数据,但是从结果反向推导来看,固定月数会员方案的收益肯定大于自定义月数方案。原因大致估一下,类似于捆绑套餐优惠的销售方案了。

用户开会员时既是刚需,固定月数方案又有折扣优惠。在自定义月数上,商家其实也不是没有给选择,那就是开单月续费,这样想续就续,不想续就不续,已实现类似自定义月数的方案。但是这个方案价格很贵,且没有优惠,所以大部分用户在很难估算自己要使用固定月数的情况下,都偏于优惠的选项。

所以从平台角度出发,x个月总会落在3个可选区间内,月度会员、季度会员和年度会员。服务商希望通过“降低月均消费金额”的运营手段换取用户更长的消费时间,博得LTV的增长。

如果你有需求且不得不选我,我只会想让你冗余购买。再不济也有【季度+月度的组合会员套餐】来兜底。

帮用户做选择

降低决策的成本

自定义的范围虽然让了用户有更多选择的权利,但实际上,对于用户而言,又让一些“选择困难患者”更头疼了,要掰着手指头算怎么购买更划算,实在是令人伤脑筋,从这个角度而言,不太符合产品体验的原则。

其次,从运营的角度来看,如果能自定义天数,系统更复杂不说,最主要还是容易降低用户粘性。

比如在电商平台,我现在看中某个商品,我开个1天,下单了这个商品,然后我第二天就不用了。再比如影音平台,我为了尽量节省会员费用,今天熬夜看完,或者狂听100次听到吐,第二天就886,更没有后续运营而言。

对于平台来说,会员时长的自定义给定价也增加了难度,按天收费定高了容易被吐槽,定低了直接没收益。

因此,“自定义”选择时间容易给用户带来更高的决策成本,同时带来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结语

会员制度是平台与用户建立长期链接的桥梁,时间和价格的平衡对于用户的周期有着一定的作用,过长或是过短,过高或是高低都会有所影响。

会员时长自定义表面上看,是对用户有利好,更加方便了他们,实际上却增加了他们的选择成本,降低决策周期就要帮用户抉择而不是让用户抉择,周期性的选择更加有利于用户接受续费,同时确定的时间也便于平台和用户双方进行收账管理。

文章内容部分,感谢@安琪拉没有书 @青苔 @别字君 @风雨无阻 @WāngWénhào 等人在 天天问 贡献的精彩回答~

部分素材来源:天天问话题精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ID:woshipm),作者:Ginny,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会员时长 平台运营 用户需求 决策成本 用户粘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