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沉思录N 2024年06月20日
爱上问题,而非自己的解决方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原创 shaonan 2024-03-01 14:00 浙江

当我们被一个想法击中时,往往先看清楚的是解决方案,也是花费精力最多的地方;但多数产品都失败了,不是没有方案,而是没有定义好问题。

多做产品的人都会忽略一个事实,许多时候自己设计产品功能的原因,不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是为了实现某个自己思考良久的解决方案。


比如有不少用户提到过想要语音输入,所以前些日子就在研究 Open AI 的 Whisper 语音转文字的模型,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找到体积和准确率的平衡点,让 flomo 的语音转文字功能更好用。


但沉迷了一阵之后跳出来看,到底这些用户遇到的问题是什么?为何非要用语音输入?一般语音输入时长是多少?是自己的感想,还是某些重要谈话的记录?是希望做汇总,还是希望原封不动记录?除此以外,他们的问题现有解决方案满足的如何?是大多数人都没有得到满足,还是少数高级用户无法得到满足?


想到这里就冷静了下来,因为在技术之外,还有太多问题没有回答。而虽然自己是「产品经理」,但也会陷入「产品爱好者」的思维方式 —— 沉迷于寻找或者设计新的解决方案,毕竟能用最新的技术武装自己的产品,EGO 必然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问题是别人的,而方案是自己的。我们天然就会对自己创造的东西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当然这么粗糙地归纳为人性是智力上的偷懒,受到 Leanstack 的创始人 Ash Maurya[1]文章的启发,想了想可能还有这些方面的原因:

用户要求你增加更多功能,虽然他们未必用的到;解决方案更具体可操(抄)作,产出明确;而问题往往模糊不清,想要得到明确结果很难;

用户反馈多是解决方案

前些日子 flomo 的客服同学感慨,为何无论是 flomo 还是幕布,大家的需求都是希望添加表格、Markdown、图文混排,而终极目标都是希望这两个产品变成一个 OneNote。


其实这不怪用户,因为他们并不擅长解决方案,所以就会复述自己曾经看到过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以此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直接去思考和实现这些方案,那么最终产品将会变成一个臃肿的怪物。


所以核心不是探讨解决方案的优劣,而是思考他们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比如许多用户会反馈,希望 flomo 左上角的热力图可以拖动,或者改成日历的形式,但实际上他们的问题是无法搜索某个过去记录的 MEMO。所以解决方案应该是优化搜索功能,使其可以根据日期搜索即可。


又比如许多用户会希望能够共享 flomo 的某个标签,这样能够相互订阅。但实际上他们的需求是寻找到某种优质的内容。所以解决方案不是改造 flomo,而是通过小报童来改变内容生产的激励模式,以此来创造出更多优质的内容。


但这不是说用户反馈都不要听,而是要通过解决方案挖掘他的问题和所处环境。比如一个用户反馈 flomo 对长文支持不友好,不如 OneNote 那样可以图文混排,希望能支持。


如果我们敏感一些,这个解决方案,其实给了许多问题的线索:

用户没有理解 flomo 的定位,很可能在新人引导,功能介绍上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在某些推广渠道对外传达定位不清晰。用户日常对 OneNote 并不满意,否则不会想迁移习惯到 flomo(后续调研对方是说同步慢,且移动端不方便);


当往下挖一挖用户反馈的解决方案之后,就能看到更加明确且具体的问题。

方案产出明确,而问题很难定义

当我们被一个想法击中时,往往先看清楚的是解决方案,也是花费精力最多的地方;但多数产品都失败了,不是没有方案,而是没有定义好问题。


比如我曾经设计过一个电话急诊功能,其解决方案类似滴滴打车,即用户发起请求后,将会根据病情匹配科室,然后进行广播看哪位医生有空接诊。相较于传统的先选医生,然后进行图文咨询比,主打的就是一个快。


回头来看这个功能,当时算是对解决方案的迷恋,想试试滴滴打车的派单制模式,在互联网医疗中是否能行得通。但实际上这个解决方案非常鸡肋,让我们转换视角到患者的需求来看:

大多数患者都会默认选择去医院看病,除了少数的诸如儿科(更多是咨询而非疾病)、皮肤科(看一眼就知道问题,误诊率低且影响小)、妇科、男科、精神心理科(隐私问题)。所以市场规模本身就不大。而如果患者着急解决问题,那么肯定会打车去医院,而不会选择电话急诊;即使是选择电话急诊,也希望是结果可控,比如什么医院的什么医生,而不是撞大运。


所以不是这个功能设计的不好,而是根本没有定义清楚问题是什么,就盲目从别的产品/服务中照搬模式 —— 这其实在许多公司也存在,因为去「定义问题」很难且没有成果,倒不如从一个方案跳到另一个方案,至少能保证工作量和有开发成果证明。


如何定义问题,这个恐怕一本书都讲不完,但这里可以先给自己设下一个钩子:一旦觉得别的产品中有个某个功能/服务不错,那么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去分析他的实现方式,而是去思考他到底解决了用户什么问题。


开头能「跳出」迷恋语音输入的解决方案,就是多亏了这个钩子。

小结

如德鲁克所言,企业真正的工作是创造客户,而非完善某种解决方案。


客户本身是被服务/产品的产出或者结果所驱动。所以重要的是研究他们想要完成什么工作,以及现在是如何完成的,以及评估他们现在用这套解决方案,能否充分完成他们的工作。


Leanstack 的创始人 Ash Maurya 关于这个问题,做过一个很赞的比喻:

从解决方案开始,就像是先造一把钥匙,却不知道它能打开什么门。虽然可以在很多门上测试你的钥匙,但是那会消耗特别多的精力。如果你爱上问题而不是解决方案时,你就会为了某扇确定的门来打造钥匙。


爱上大多数人的问题,而非自己的解决方案。

References

[1] Ash Maurya:https://blog.leanstack.com/author/ashmaurya/

[2] Love the Problem, Not Your Solution:https://blog.leanstack.com/love-the-problem-not-your-solution/


阅读原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