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区别,通过对4158名员工的5万多份360度评估,得出结论:优秀员工在生产力方面存在巨大差距,主要体现在10个方面的特质:设立挑战性目标、具有合作精神、自我驱动力强、勇于承担责任、顺应变化、积极主动、言出必行、拥有良好的判断力、具有挫折承受力、真诚给予反馈。
🎯 **设立挑战性目标**:优秀员工敢于设定高远目标并付诸行动,他们鼓励他人也追求卓越,而普通员工则倾向于逃避挑战,担心超负荷工作。
优秀的员工会主动设定超出预期目标,并努力将其转化为现实。他们会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结合,并积极寻求反馈和支持,以确保目标的达成。他们不会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并鼓励团队成员一起进步。
相反,普通员工则倾向于设定较为保守的目标,或者仅仅满足于完成基本任务。他们担心超负荷工作,会回避挑战性的任务,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这种被动的工作态度会限制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 **具有合作精神**:优秀员工重视团队合作,积极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目标,而普通员工则更注重个人能力,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优秀的员工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协调工作,并积极分享经验和知识。他们尊重团队成员的意见,并愿意为团队的成功贡献力量。他们会主动帮助团队成员解决问题,并为团队目标的达成共同努力。
相反,普通员工则倾向于个人主义,他们更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而忽略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他们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经验和知识,也不愿意为团队的成功付出努力。这种个人主义的倾向会阻碍团队的协作和发展。
💪 **自我驱动力强**:优秀员工拥有强大的自我驱动力,他们积极主动,勇于承担责任,而普通员工则缺乏自我驱动力,需要他人推动才能行动。
优秀的员工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会主动承担责任,并努力完成任务。他们不会等待指示,而是积极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他们会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相反,普通员工则缺乏自我驱动力,他们需要他人推动才能行动。他们会等待指示,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他们不会主动学习和提升自己,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 **勇于承担责任**:优秀员工敢于承担责任,他们积极主动地为团队承担额外工作,而普通员工则倾向于逃避责任,害怕承担风险。
优秀的员工敢于承担责任,他们不会推卸责任,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他们会主动承担额外工作,以帮助团队完成任务。他们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相反,普通员工则倾向于逃避责任,他们会推卸责任,害怕承担风险。他们不愿意承担额外工作,也不愿意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这种逃避责任的态度会阻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 **顺应变化,拒绝一成不变**:优秀员工能够快速适应变化,他们拥抱变化,积极学习新知识,而普通员工则固守旧习,害怕改变。
优秀的员工能够快速适应变化,他们会积极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工作中。他们会主动寻求新的挑战,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他们会拥抱变化,并将其视为成长的机会。
相反,普通员工则固守旧习,他们害怕改变,不愿意学习新知识。他们会抵触新的变化,并将其视为威胁。这种固守旧习的态度会限制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 **积极主动**:优秀员工主动思考,建言献策,他们积极参与项目,主动寻求帮助,而普通员工则被动等待,缺乏主动性。
优秀的员工会主动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他们会积极参与项目,并主动寻求帮助。他们会主动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工作中。他们会主动承担责任,并努力完成任务。
相反,普通员工则被动等待,他们会等待指示,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他们不会主动思考问题,也不愿意提出自己的建议。他们会回避挑战性的任务,并缺乏学习和成长的动力。
🗣️ **言出必行**:优秀员工注重诚信,他们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而普通员工则容易言而无信,缺乏责任感。
优秀的员工注重诚信,他们会说到做到,言行一致。他们会认真对待承诺,并努力完成承诺。他们会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及时反馈进展。
相反,普通员工则容易言而无信,他们会轻易承诺,但难以兑现承诺。他们缺乏责任感,会推卸责任,不负责任。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会损害他们的信誉,并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
🧠 **拥有良好的判断力**:优秀员工能够独立思考,他们会仔细分析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而普通员工则依赖经验,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优秀的员工能够独立思考,他们会仔细分析问题,收集相关信息,并做出明智的决策。他们会权衡利弊,并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最佳的选择。他们会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判断力,以应对复杂的问题。
相反,普通员工则依赖经验,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决策,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会忽略重要信息,并做出错误的决策。他们会固守旧习,不思进取,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 **具有挫折承受力**:优秀员工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他们会积极面对挫折,并不断提升自己,而普通员工则容易被挫折打倒,缺乏韧性。
优秀的员工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他们会积极面对挫折,并不断提升自己。他们会分析失败的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案。他们会保持乐观的心态,并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相反,普通员工则容易被挫折打倒,他们会对失败感到沮丧,并失去信心。他们会逃避问题,并放弃努力。他们缺乏韧性,无法面对挑战,难以取得成功。
💬 **真诚给予反馈**:优秀员工敢于真诚地给予反馈,他们会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帮助同事改进,而普通员工则害怕得罪人,不愿给予反馈。
优秀的员工敢于真诚地给予反馈,他们会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帮助同事改进。他们会尊重同事的意见,并以建设性的方式提出建议。他们会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及时反馈进展。
相反,普通员工则害怕得罪人,他们不愿意给予反馈,或者只给出表面的赞美。他们会回避冲突,并缺乏沟通能力。这种缺乏沟通和反馈的文化会阻碍团队的协作和发展。
普通员工不时会琢磨:“如何才能赢得赏识?”他们或许想让自己的工作受到重视,抑或渴望跻身管理层。但通常情况下,他们只会得到褒奖和鼓励,然后眼睁睁地看着晋升机会在自己的眼前溜走,因为他们不具备出类拔萃者的特质。那么,老板眼里的优秀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特征?

为了分析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区别,我们以4158名员工为研究对象,在过去五年中对其作出了5万多份360度评估。我们将表现“良好”与表现“优异”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对比。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两者在生产力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究竟什么才是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的分水岭呢?答案马上揭晓。
职场上,出类拔萃者的特质包括:
1、设立挑战性目标
这是他们最厉害的特质,没有之一。表现佼佼者瞄准并最终实现的挑战性目标,常常让普通员工望尘莫及。同时,他们也鼓励别人力争上游。然而,当我们要求评估者选出他们心目最重要的四种技能时,结果选择“目标高远”的人不到1/10。由此可见,设立挑战性目标意外地成为出类拔萃者的特质。
效率偏低的员工则成为名副其实的“躲避任务者”。在他们看来,高效完成工作的最大后果就是招致没完没了的任务。他们担心经理们不停地分派任务,从而导致始终超负荷。显然,这是个棘手的问题,而管理层同样为难,他们并不希望有价值的员工因为超负荷工作而耽于劣势。
2、具有合作精神
我们向参与者提问什么是员工最重要的品质,排列第一的答案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具备专业技能”。表现平平者和出类拔萃者均具备这些基本素质,这不足为奇。位列第三的答案却是“与人协作并培养团队精神的能力”,正是这一点,让优秀者脱颖而出。
3、自我驱动力强
优秀的人通常认为,自我表现更受人瞩目。这可能是受教育经历的影响,学生时代的他们一直凭借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不过在工作中,企业常常强调协同更多的人创造更大的价值。
4、勇于承担责任
优秀的员工在代表团队效力公司其它部门时,常常表现出惊人的效率。想要卓尔不群,就要自告奋勇为你的团队承担额外的工作。这样,你不仅赢得赞赏,获得与别的团队合作的机遇,还能收获宝贵的学习经验。

5、顺应变化,拒绝一成不变
我们有位客户称她所在的企业有一群“墨守成规”的人,这些人拒绝改变、害怕改变。改变,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容易的,可对于企业生存则是必需的。卓越的员工能迅速顺应战略和战术上的变化。
6、积极主动
一般员工在公司并非管理者,这导致他们习惯于等待分配工作任务。而优秀员工的习惯是主动思维,建言献策。好好想一想公司正在进行的项目,其中有多少你曾插手帮忙?真正的积极主动不仅仅是做好本职工作。
7、言出必行
有些人习惯随口答应一件事,转眼又忘得一干二净,多数人称之为“健忘”。优秀的人则持不同看法,认为这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既然承诺要做什么事,只要是在能力范围之内,就应该说到做到。优异的员工谨言慎行,不会随便食言。我们的4158位研究对象在这一项得分最高。实质上,这说明履行承诺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只不过,卓越的员工表现得尤为出色,言而有信,一丝不苟。
8、拥有良好的判断力
遇到技术难题或者对一项决议的可行性抱有怀疑时,优秀的员工会仔细钻研,而不是盲目依靠经验敷衍了事。做出决定只需团队花上小半天时间,但是其结果可能是影响巨大的。卓越的员工广泛听取不同的方案,仔细权衡利弊。
9、具有挫折承受力
没有人不犯错。每个人都会遭遇沮丧、失败和困惑。倘若犯了错,卓越的员工会及时认清错误,再继续向前。他们不会为别人的错误而忧心重重,也不会在意别人的冷落和嘲讽。他们很清楚,有损名誉的并不是犯错本身,而是没勇气坦然承认并吸取教训。
10、真诚给予反馈
同事的反馈意见即便不完美,也因其稀缺而显得宝贵。你可以分享自己对于工作的看法,也可以有礼有节地指出同事的问题,还可以聊聊同事做过的一些让你受益匪浅或者对你造成困扰的事,只要出自真心,这些行为都会倍受称赞。优异的员工能够恰如其分地做出反馈,在言语不刺耳的同时,也让对方感受到善意。
如果你想脱颖而出,只要拥有以上任何一种品质并且表现优异,就能够让旁人对你刮目相看。因此,建议你选择其中一两种最适合你自己的特质,然后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孜孜进取。
在做选择的时候,你不妨咨询上司或同事,以了解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表现。这样一来,你不仅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取不同的视角,也能够通过对“自我发展计划”的分享而敦促自己持续精进。另外,如果上司了解你的发展目标,很可能会针对性地分派工作,将对你大有裨益。
如果你是一位领导,手下管着一帮员工,那么可以对其进行定期辅导,激发他们身上更多的优秀品质,让这些高潜力人才有机会成为佼佼者。这样既能促进优秀人才的职业发展,又能够让他们为公司做出更多的贡献。
关键词:人才管理
杰克·曾格(Jack Zenger)、约瑟夫·福克曼(Joseph Folkman)|文
杰克·曾格和约瑟夫·福克曼分别是领导力发展咨询公司曾格福克曼(Zenger/Folkman)的CEO和总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哈佛商业评论”(ID:hbrchinese),作者:HBR-China,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