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近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修订了院士章程,进一步完善了院士退出机制。新修订的章程明确了院士的增选机制和退出机制,旨在规范院士制度,防止“高龄院士退不出”“烟草院士去不掉”等情况的发生,确保院士称号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此外,为强化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的责任与使命,相关意见还提出要加强对人才称号获得者的合同管理,建立健全中期履职报告、聘期考核制度和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完善人才称号退出机制,实现人才计划能进能出。
🤔 **完善院士退出机制,维护学术尊严**
新修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工程院章程》进一步明确了院士的退出机制,旨在解决“高龄院士退不出”“烟草院士去不掉”等问题,防止院士称号被滥用,维护院士群体的声誉和学术尊严。
例如,对于违反科学道德或品行不端,严重影响院士群体和工程院声誉的院士,将采取劝其放弃院士称号的措施。此外,还将加强对院士的监督管理,确保院士称号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 **加强高校人才称号管理,提高人才队伍质量**
为了强化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的责任与使命,相关意见还提出要加强对人才称号获得者的合同管理,建立健全中期履职报告、聘期考核制度和重要事项报告制度。
这意味着,高校将对人才称号获得者进行更严格的管理,定期评估其履职情况,确保其在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还将完善人才称号退出机制,实现人才计划能进能出,确保高校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活力。
🤝 **建立健全兼职兼薪管理制度,防止人才资源浪费**
相关意见还提出要健全兼职兼薪管理制度,加大对人才“双聘”“多聘”情况的监管力度。
这意味着,高校将对人才的兼职情况进行更严格的管理,防止人才资源的浪费,确保人才能够专注于本职工作,为高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此外,还将加强对人才的监督管理,防止出现学术不端等问题。
格隆汇7月13日|据红星新闻,近日,两院院士大会分别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工程院章程》,进一步明确了院士的增选机制和退出机制。院士制度是国家为激励科研工作者而设立的一项重要人才制度,但长久以来,我国院士退出机制尚不完善,出现了诸如“高龄院士退不出”“烟草院士去不掉”等情况。也因为这样,院士称号被人们视为“铁称号”和“终身荣誉”,院士头衔成为各地竞相追逐的“技术资源”。实际上,院士退出机制早在2014年就曾进行过完善。即“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违反科学道德或品行不端,严重影响院士群体和工程院声誉时,应劝其放弃院士称号”。近日,两院院士大会再次修订章程,进一步明确了院士退出制度。为强化高校人才称号获得者的责任与使命,引领广大人才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意见》还从加强岗位管理的角度对高校提出要求:加强对人才称号获得者的合同管理,建立健全中期履职报告、聘期考核制度和重要事项报告制度;提出要健全兼职兼薪管理制度,加大对人才“双聘”“多聘”情况的监管力度;完善人才称号退出机制,实现人才计划能进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