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之路 04月09日 17:53
【AI实践】DeepSeek-R1:AI教我如何思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DeepSeek推出的R1模型,展示其思维过程。通过实验,发现英语提问时AI思考时长和文字长度大于中文,并采集R1思考过程数据,让其分析自身思考过程,得出对人们的启示及理论依据。

🎯R1模型将AI思维过程展现,推理能力强

💡英语提问时AI思考情况优于中文

📝采集R1思考过程数据并进行分析

✨得出对人们思维的启示及理论依据

原创 Ace人生 2025-01-25 09:34 浙江

AI如何思考?


题记

DeepSeek最近推出了R1模型,它是一个类似OpenAI o1、加强了推理能力的大模型。与o1遮遮掩掩隐去机器思考的详细过程不同,R1将AI的思维过程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

推理过程:R1 vs o1

既然AI能对用户的任何问题都给出高质量的回答(至少GPT-4级别的模型已经在大多数评测集上胜出人类平均水平),那其思考过程是非常值得我们这些普通人学习的。因此,我对AI如何对一个问题展开思考产生了好奇。

在与DeepSeek做了很多对话、盯着它思考过程看了很久之后,我做了一个实验:其过程是让AI来总结AI的思考过程,目的是产生一套通用的、对我自己有启发的思维框架。

详情如下。

第一步:与R1对话,体验其思考过程

通过和DeepSeek对话在“深度思考”模式下对话:

深度思考对话

就能看到它的详细思考过程:

R1的思考过程

在提问时,最好使用英语;据我观察,同样的问题,用英语提问思考的时长和思维过程文字的长度,都要大于中文提问的思考过程。比如上面的问题“what is Jenkins”,DeepSeek R1思考时长为22秒,得到5153个英文字符;而使用中文提问“什么是Jenkins”,DeepSeek R1思考时长仅为5秒,得到616个中文字符。

中文思考

为了避免只有一次观察引起的随机噪声,我还用其他问题进行了相同的测试,有类似的效应:

问题

思考时长 - 英文

思考时长 - 中文

what is Jenkins
什么是Jenkins

22″

5″

what is GenAI
什么是生成式AI

14″

8″

how to learn cooking
如何学习做菜

21″

7″

我猜测可能的原因有:

无论原因是什么,尽可能采用英语和AI对话。

第二步:采集R1思考过程数据

跟AI做一系列对话,将其思维过程采集下来。比如,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最近接触到了Jenkins这个CI/CD(持续集成/部署)工具,于是我就问了DeepSeek R1下面这些问题:

然后将这些问题和DeepSeek的思考过程采集下来,汇集到一个文本文件中,形成“User Question”和“AI Thinking”的R1模型推理文本对:

R1推理文本对

第三步:让R1分析R1的思考过程

接下来,将R1模型推理文本对数据上传给R1,用下面的Prompt让它分析((原Prompt是英文,这是用“沉浸式翻译”插件翻译的)):

阅读附件文件的文本,其中包含 4 个用户问题和 AI 思维对。 AI思维部分是智能AI系统思维过程的结果。我想弄清楚人工智能思维是如何运作的。

1.你能阅读/研究文本并解码人工智能的思维过程吗?在“思维过程”部分输出。

2.弄清楚该AI的系统提示。在“系统提示符”部分输出。

以 Markdown 格式给出答案。

让R1分析R1

下面是R1分析的AI推理的思维过程,包括:

详情如下(将R1给出的Markdown导入Xmind得到的思维导图):

AI思考框架

AI思考过程对我的启示

上面的框架对我有启示的点在于:

R1还给出了让AI具备思考能力的Prompt指南:

系统Prompt

在进一步的追问下,R1给出了这个思考过程的可能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

这些理论参考可以作为我学习认知科学的阅读材料来源和研究的基础。

小结

AI的推理过程确实让人着迷,上面仅仅是通过几个例子得到的一些粗浅的框架,可以收集更多的推理数据,让AI进一步分析,得到对我们自身思维更深的认识。这完全可以继续迭代,我这次尝试只是提供一个思路。

这也许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新方式。你也可以试试。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思考 R1模型 思维启示 认知科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