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一再劝你,要尽早搞懂世界运行规则
最近看华大基因CEO尹烨的一场直播有句话印象深刻,“你看AI的进化方向是什么,是AGI,通用人工智能。但人现在在干嘛,被引导着把自己单一化、工具化、标签化、二维化,变成喂养AI的单薄的数据,这能不被AI淘汰吗? ”
因为之前我就写过一篇超过万赞的文章《你一定要去搞懂,世界运行的基本常识》,所以对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就拿我在文章中见到的一场车祸举例,你会发现被工具化了的普通人是根本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
事情是我认识的一位朋友有天亲眼见到一位女生骑车被骑车撞倒,女生坐在地上不知所措,司机也停车了但只是在打电话和查看自己车的受损情况,他见状马上跑上去扶女生问她感觉如何?
女孩第一反应是问自己的脸有没有伤,幸好没有大碍,然后朋友继续追问,女孩说自己有点头晕脸麻,朋友就建议她让司机带她去医院看看比较好,但女孩竟然说她下午3点还有事,要赶着去工作…
我当时听到这件事的时候,真的是气笑了的。我们普通人被规训为一个合格的打工牛马后,就像之前徐峥演的《逆行人生》的外卖员一样,被车撞倒了起来第一时间还想的是“搬砖”和自己身上“最大的资本”有没有受损(被灌输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脸才是自己最大的社会资本),一旦在生活偶然脱离了一下“机器运行轨道”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办,怎么保护好自己
再说说职场的情况,著名出版人方希老师讲过她早期职场的一个故事,意外的是这位特别风趣幽默的女士,在聊起这段经历时竟然也会略带怒色
她说当年的互联网公司发展很快但管理跟不上,所以真的是求贤若渴,什么人都有。公司就组织了各种团建,而这些团建让她遇到了非常多可笑的坎坷
而把她“击垮”的也不是业务问题,而是最后一次团建。她说当时就是团建时要求开会的这些人各自站起来一个向左转一个向右转,面对身旁的同事要情真意切的喊出“我相信你”四个字
她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同志们,在那一刻我真的崩溃了,我觉得怎么能这么侮辱人呢?我现在为止依然对这种用行为用话语去对员工洗脑的这种方式极端厌恶,我觉得这是对人的一个极大侵害。当时在现场我觉得就有点懵,这是什么时代?“
而最让她迷惑的是,因为那个时候互联网行业热钱很多,所以其实那家公司的好多中层都是世界各种学校金光闪闪的宾大的哈佛的MBA,她就觉得他们应该反感吧?
但没有,他们喊得比谁都大声,他们叫的比谁都虔诚…这是让她特别吃惊的一个事,她当时就觉得特别受侮辱,后来就果断离开了这个行业
这个故事中让我觉得特别讽刺或可悲的地方是,那家公司好多中层都是世界各种名校的MBA,他们喊得比谁都大声,他们叫的比谁都虔诚
想必你肯定也能想到,那些热情高喊口号的精英也是从“小镇做题家”开始,经历了非常刻苦的努力才到了海外完成了高等教育,回来加入了互联网“大公司”的
而他们精通了某一门谋生的技能,能够在一套高效运转的系统中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坑位,但唯独缺了一样关键的东西,就是让自己从智识上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公民,在自我保护这件事上,他们好像和那位被车撞倒后茫然无措的女孩没有太大区别
在应试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做题家们,一旦遭遇了一些系统正常运转外的情况的时,很难很好地保护自己,比如很多人在职场突遭裁员或一些其他陷阱时,就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们受的教育很大一部分目的就是把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打工人,而不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能独立处理自己生活问题的公民
比如拿我自己举例,我在大学学的是会计,而不是法律(人与人的权利互动),医学(人与自己身体的互动),经济金融(人与社会财产的互动)等这些专业,等毕业后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世界运转的底层逻辑是啥,基础教育甚至不会教你这些知识的基本入门
而这些知识门类其实涉及到了社会运转的基本法则,你在生活中是必然或早或晚会用到的,我在刚毕业时遇到类似的问题,感觉自己简直就是一个识字的“文盲”
后来这些基本的常识和技能,都是我在毕业后自己花钱花时间去补的课,也幸好经过日复一日的积累,基本补上了这些课
所以,你需要很多很多现在教育没有提供的在社会上生存的自由技艺或人文技能(liber atrs),不仅是让你自己智识独立,也能够更好地保护好自己——这也是我为什么一再劝你早点卸载“杀时间”的各种奶头乐短视频APP,你不仅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浪费,也要避免花你自己的时间把自己变成喂养算法的养料
最后,补充一些学习这些常识的比较容易的途径之一,需要您自己去搜我只提供人名,仅供参考,也欢迎你补充上你的推荐内容
以下暂不含人文历史艺术类(太多了):
1. 经济金融领域
• 薛兆丰:北大教授,提供经济金融入门书籍和课程
• 唐涯:北大教授,提供相关书籍、课程和公号内容
• 徐远:北大教授,提供经济金融课程和公号内容
• 余剑锋:清华教授,提供经济金融课程
2. 法律领域
• 胡高崇:劳动领域资深律师,提供相关课程
• 杨立新:民珐典专家,提供相关课程
• 罗翔:刑法学专家,提供相关课程
• 建议多结交法律行业的朋友或加入相关社群以获取更多实践知识
3. 社会常识领域
• 吴军:计算机科学家,提供课程和书籍
• 顾衡:作家,提供相关课程和书籍
• 万维钢:科普作家,提供相关课程和书籍
• 卓克:科普作家,提供相关课程
4. 医学领域
• 王立铭:生物学专家,提供书籍和课程
• 仝卿:医学博士,营养学专家,提供相关课程
• 李松蔚:提供心理学领域相关书籍和课程
5. 商业领域
• 晚点Late post:比较深度专业的商业科技媒体
• 财新:付费新闻平台,适合阅读深度社会报道
• 起朱楼宴宾客:小宇宙播客,作者大卫翁提供比较专业的财经洞见
• 梁宁:互联网行业连续创业者,提供商业相关课程和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