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3月14日 18:19
公司“强制下班”,所以我可以到点失联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一场以“强制下班”为标志的反职场内卷行动正在兴起,多家头部企业推行“到点熄灯”制度,引发职场圈热议。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员工身心俱疲,催生“出勤主义”等效率黑洞。“强制下班”制度顺应职场人呼声,但需警惕形式主义。企业应制定合理工作计划,员工善用工具提效,共同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职场人期待的不仅仅是生存,更是对生活的享有。

⏰“强制下班”是反职场内卷的标志性行动,多家头部企业率先推行“到点熄灯”制度,引发职场人共鸣,相关话题霸榜社交平台热搜。

💪 长期加班不仅损害员工身心健康,还会导致职业倦怠、创新力萎缩等问题,甚至引发过劳肥、猝死等社会问题。企业内卷严重,领导没有边界感是导致员工缺乏松弛感的主要原因。

🚀 随着AI工具的普及,企业积极推动AI为员工赋能,提高工作效率,让员工专注更有创造性的工作,这为“强制下班”提供了底气。

⚠️ 尽管“强制下班”的初衷是好的,但也可能演变成新的形式主义,如员工将工作带回家或进行“隐形加班”。关键在于企业和管理者需要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员工也需提升工作效率。

当大公司们突然按下“强制下班键”!难道风向真的要变了?

近日,一场以“强制下班”为标志的反职场内卷行动悄然兴起。继多家行业头部企业率先推行“到点熄灯”制度后,这股抵制无效加班的浪潮迅速席卷职场圈,相关话题持续霸榜社交平台热搜榜,引得网友们拍手叫好。

当无意义的加班文化异化为企业内卷的典型症候,其危害已突破组织边界——长期超负荷工作不仅侵蚀员工的身心健康,更催生出“出勤主义”等效率黑洞,导致职业倦怠、创新力萎缩等连锁反应,甚至衍生出过劳肥、猝死等社会问题。

在此背景下,“强制下班”制度的破冰试行,也顺应了许多职场人的呼声。

加班的现实:多少与接受的问题

职场人苦加班久矣!

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来说,加班并不是一个“有无”的问题,而是“多少”和“能否接受”的问题。

而年轻一代是加班的主要群体。

猎聘曾做过一个调研显示,76.71%的90后职场人日常经常加班。一线城市经常加班的90后职场人占比超80%;新一线城市经常加班的占比为76.61%;就加班时长来看,90后职场人加班时长在“1~3小时”的占比超9成,其次为“3小时以上”,占比5.83%;“1小时以内”的占比为3.68%。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长是49小时,在过去三个月处于微涨状态。

至于经常加班的原因,猎聘调研显示,工作量过大、职场内卷、开会过多是三大主因,背后都是生活所迫的眼泪。

所以,在躺平和内卷之间,多数自嘲为“牛马”的职场人处于撕裂、矛盾的状态,一边喊着躺平,一边深陷内卷,经常处于紧绷状态,丧失了松弛感。

猎聘《2024年度非凡洞察报告》显示,在公司/团队让员工没有松弛感的做法中,“公司内卷严重,如领导不走,谁都不敢走”、“领导没有边界感,爹味十足,不尊重员工的个人时间或私生活”是致使员工没有松弛感的两大主因,得票率均超40%。

不要说按时下班,能让“职场牛马”少加班,就可大大提升他们的幸福感了。

近年来,在猎聘平台的95后求职搜索关键词中,双休的排名很高,可见大家对于正常休息的渴望。

我们观察到,一些公司开始尝试废除大小周,甚至还有一些公司试水4.5个工作日,只为提升员工幸福感,进而进一步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于雇佣双方都是有益无害的。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小了点

从找工作的角度看,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人都希望找到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

对于为了完成紧急任务而进行的加班,大多数人并不抗拒,也能理解,因为这通常与明确的目标和成果挂钩,而且多数职场人也愿意在危急和关键时刻和组织站在一边。

然而,如果加班只是为了“表演”给领导看,或者是为了耗时间而加班,这种无意义的行为显然违背了多数人的内心意愿。

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希望在工作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而不是通过加班来“感动自己”或“感动他人”。高效工作的核心在于结果导向,而不是时间堆积;不在苦劳,而在功劳。

尤其随着AI工具的普及,很多重复性、琐碎的工作都可以通过AI的辅助大大提高质量和效率,从而为打工人节约时间和精力,以投入更有创造性的工作,也就是说,让机器解决“doing things right”的问题,人类得以专注“doing the right things”。

这也是现在企业积极推动AI为员工赋能的原因,希望员工能在原本的工作时间完成更多的任务,另一方面,这也是一部分公司率先强制下班的底气。

强制下班的隐忧:形式主义的陷阱

尽管“强制下班”的初衷是好的,但也有许多“真上过班的人”担心这会演变成一场新的形式主义。

比如,可能需要员工会把未完成的工作带回家,或者通过“隐形加班”来完成任务。这样一来,“反内卷”反而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内卷形式。

要避免这种情况,说白了,关键在于企业和管理者需要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避免给员工分配超负荷的任务和施加过大的心理压力。

同时,员工也需要善用各种先进工具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方法,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

只有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高效工作与健康生活的平衡,职场人才能真正放心、大胆地离开工位,在下班后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将工作带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自己沾染着满身的“班味”。

避免过度加班,很多职场人从一开始选择就业时就开始筛选,“有自己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成为不少人的择业要点之一。

能够按时下班,生活不被工作占满,这是多数职场牛马的基本诉求,但愿不是一个奢望。

真正的反内卷,按时下班才是起步,大家所期盼的不仅仅是在生存线上挣扎、养家糊口,更是对生活的享有。而距离这后者,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强制下班 职场内卷 工作生活平衡 AI赋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