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刚刚过去,首先祝各位女同胞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今天聊一个乳腺癌患者特别关注的话题:雌激素。经常有人问我两个问题:
1. 豆制品和豆浆能不能吃/喝?
2. 哪些食物含有雌激素?
一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豆制品之所以被人质疑,是因为大豆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异黄酮,它的化学结构和人体雌激素接近,因此被称为植物雌激素。
那么异黄酮多了,会不会起到人体激素的作用,甚至引起乳腺癌或者卵巢癌发生呢?
这是个合理的问题。豆制品作为食物在世界各地都被广泛食用,所以不止中国人关心,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人都很关心。
幸运的是,有大量研究考察了豆制品到底能否导致乳腺癌,结论是:没事儿!
研究者把横跨几大洲,几十个国家,几十年的研究结论综合了一下,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目前的证据看来,没有发现大豆制品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恰恰相反,经常食用豆制品反而可能减少乳腺癌发生,尤其是在东方人和更年期妇女。比如,在日本的一个研究中发现,更年期妇女食用大豆制品,乳腺癌的风险能减少30%。
爱吃豆腐、爱喝豆浆的各位可以松一口气了,该吃继续放心吃吧。
二
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到底哪些食物里有雌激素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直接含人类雌激素的食物几乎不存在。更多的情况,是食物中的某些东西具有类似雌激素的活性。
值得注意的东西包括蜂王浆、人参等。
没错,全是所谓的“高端补品”。看来人穷还有防癌功能。
先说说蜂王浆。
蜂王浆在我们小时候,曾经流行一时,家长都喜欢花钱给孩子买,作为营养补品。
现在蜂王浆没那么火了,可能是家长可以选择的各种营养品太多,蜂王浆广告不够给力。
不过社会上还是有不少铁杆粉丝,估计是小时候吃得太多,“蜂王浆是好东西”这个印象已经深深植入脑海中。
但是粉丝们不知道,蜂王浆含有不少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物质!
有研究发现,蜂王浆里的一些脂肪酸可以增加雌激素的功能。而且蜂王浆里这些脂肪酸的含量真不低!
没吃过蜂王浆的人以为它会像蜂蜜一样甜,吃过的人才知道味道是酸的。这酸味,就是来自蜂王浆里的大量脂肪酸。
蜂王浆里的雌激素活性的物质对人类到底影响有多大?
现在还没有定论,但是在临床研究里已经观察到蜂王浆能够改变妇女的更年期症状,说明蜂王浆对人类雌激素的影响并非杞人忧天。
讲一个八卦新闻,2013年,重庆市肿瘤医院就收诊过一个7岁的恶性乳腺癌患者,而且是男童。据家长介绍,孩子从小因为身体不好,有长期服用蜂王浆等补品的历史。因此乳腺科主任推测,可能和激素过量有关。
当然,这只是故事,单单一个病例无法确定真正的原因。但无论如何,真没必要顶着风险去跟蜜蜂抢这酸不拉叽的东西吃!
顺便说一句,蜂蜜不是蜂王浆,没有那么多脂肪酸,也没有强雌激素活性。除了婴儿和糖尿病患者啥的,正常吃都没事儿。
高丽人参和雌激素的关系也很有意思。
人参的本身没有雌激素活性,但研究发现,危险来自附着在人参上的真菌污染。
如果人参没有被清洗干净,就可能带上这些真菌含有的类雌激素:霉菌毒素。
用来“滋阴”的中草药也可能含有影响激素的东西。
比如,柴胡里的柴胡皂苷d、杜仲里的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中都能测到雌激素活性。从这一点上来看,柴胡、杜仲出现在用来调节妇女月经的《益经汤》中还真是有点道理的。
当然,无论疗效还是毒性,剂量都是关键。
我们不是说这些东西一点都不能吃,也不是说偶尔吃了就会致癌。
只想告诉大家,任何东西,即使高级补品,都有一定风险,都别瞎吃,尤其是长期瞎吃。
更何况,中国的“天然补品”其实很多一点都不天然。
很多商家为了达到效果,壮阳的添加伟哥,滋阴的添加雌激素。关键,你还也不知道他加了多少。
所谓,“天然”负责宣传,“人工”负责疗效。
三
那有没有天然抑制雌激素的食材呢?
还真有!
芳香化酶,是体内合成雌激素的重要催化酶。在乳腺癌治疗中,经常使用的来曲唑等药物,实际上就是芳香化酶的抑制剂。
有趣的是,在很多蘑菇里,都发现有芳香化酶的抑制物质!
而且蘑菇里的这类抑制物还有俩很好的特性,第一,耐热,第二,溶于水。
这意味着它们能够经受住烹煮过程的考验,而且在烹煮过程中,容易进入汤水。所以,如果蘑菇煮汤的话,推荐把汤也喝了。
韩国曾有研究发现,饮食中如果有比较多的蘑菇,更年期前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降低。
理论上,卵巢癌也是跟雌激素有关,因此,适量食用某些蘑菇,对卵巢癌或许也是有益的。
当然,我们一直强调,什么东西,不管多好,都应该适量。蘑菇再好,也别天天当饭吃。
记住,最健康的饮食,永远都是均衡的简单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