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发布AI使用最新规范,明确学生应坚持AI辅助学习定位,遵守课程规范,违规将追责。教师应有效治理价值失范现象。此前,复旦大学发布“六个禁止”,详细规范本科毕业论文中使用AI工具;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要求学生区分AI生成内容和个人贡献,且AI生成内容不得超过全文的20%。沪上多所高校正从不同角度探索和规范AI工具在教学中的使用。
🧑🏫上海交通大学最新规范强调学生应坚持人工智能辅助学习的价值定位,了解并遵守课程规范,如有违规行为,学校将追究相关责任。同时,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场景中有效治理价值失范现象。
🚫复旦大学在2024年11月底发布了《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提出了“六个禁止”,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AI工具的使用进行了详细规范。
✍️华东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推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明确学生在使用AI完成学业任务时,必须区分AI直接生成的内容和个人贡献的部分,并确保AI生成内容不超过全文的20%。
上海交大发布AI使用新规,此前复旦、华东师大等也有动作。
据澎湃新闻,3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AI使用最新规范,其中明确:学生应坚持人工智能辅助学习的价值定位,指出学生应了解并遵守各项课程的人工智能使用规范,若有相关违规行为,学校将追究相关责任;同时,教师应立足各项教育教学场景,有效治理价值失范现象。
针对如何规范高校师生AI工具的使用,近半年来,沪上多所高校从各个角度做出了探索与规定。
2024年11月底发布的《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提出“六个禁止”,对AI工具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规范;而2024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推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指出学生在使用AI完成学业任务时,必须明确区分AI直接生成的内容和个人贡献的部分,并确保AI生成内容不超过全文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