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我们常常被教导要“懂事”,压抑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东亚文化背景下。这种“懂事”往往意味着牺牲个人利益,满足他人需求,不敢表达愤怒,害怕被负面评价。长期压抑情绪会导致内耗和心理问题。文章认为,成年人应该像猛虎一样,学会表达愤怒,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是一味地“懂事”和压抑自我。学会愤怒,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内耗,获得心理健康。
😠 **社会道德压制个人情绪:**东亚社会文化中,强调“懂事”和“不折腾”,鼓励人们压抑自身欲望和情绪,尤其是不允许表达愤怒,这导致人们不敢争取自身利益,不敢表达真实情感。
😔 **压抑情绪导致内耗:**长期压抑愤怒等负面情绪,会导致个人无法抒发,最终演变成自我攻击,引发内耗,甚至导致心理问题。
💪 **学会愤怒,维护自身利益:**文章鼓励成年人像猛虎一样,学会表达愤怒,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是一味地“懂事”和压抑自我。只有敢于表达愤怒,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被他人侵犯。
🦁 **“学会发疯”的积极意义:**文章提及“学会发疯”的流行,认为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抑的情绪,解决心理问题,避免内耗。
🧠 **愤怒是自我保护的本能:**动物在遇到危险或不满时会表达愤怒,以此保护自身利益。人类也应该拥有表达愤怒的权利,将其视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成年后最重要的一节课就是:学会愤怒。
动物在遇到危险或者不满的时候,会炸毛、弓背,或者低吼、漏出獠牙来展示自己的愤怒,这样就能保全自己的利益。
然而人类社会的核心就是让你变成一个“懂事的人”。
尤其是在东亚社会的语境里,“懂事”意味着,你只需要扮演好一个温顺的、不折腾的、不反抗的“乖巧动物”。
这种逻辑的本质就是用社会道德来压制人内心的欲望,让你“不计较”、“懂事”、“大气一点”。
一个人被压制久了,就不敢在社会中发生冲突,不敢争取自己的利益,总是牺牲自己的情感需求去满足别人的利益。
尤其是你不敢愤怒,害怕愤怒会带来负面的社会评价。
这种来自于社会道德约束中不公平的对待,由于无法抒发出去,最后还会演变成一种自我攻击。
所以前两年流行的一种说法叫“学会发疯”。
大部分的心理问题在学会发疯以后就解决掉了,人就不内耗了。
我想,成年的第一课,就像猛虎一样,不要细嗅蔷薇,要露出自己的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