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新的记忆,(https://xueqiu.com/4170233626/310807939)
我是菲利普.费雪的忠实读者,他的大作《怎样选择成长股》不知读了多少遍,但是,今天我要深情的对这本书说一声,再见!
其实不想走,其实很想留,无奈,情深缘浅,只得另觅他途。
费雪的理论不可谓不好,十五点原则都是经典,只可惜这种理论在我们大A水土不服。一是,我们散户甚至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没有精力和能力把投资标的调研到十五点原则所要求的地步。二是,即便是你觉的你把投资标的调研的差不多了,其实也只是了解个皮毛,因为很多数据本身就是虚假的。这一点甚至闹了不少笑话,比如,大金链子搞的极乐视界,军座搞的恒大伟业,腾腾搞的平安一生。
不能光说别人,我做的也不咋地,依照费雪的理论总共投资了四只股票,爱尔眼科,恒瑞医药,网宿科技,通化东宝,其中,爱尔眼科重仓获大利,恒瑞医药轻仓获小利,网宿科技重仓七年微利,通化东宝重仓五年微利。总结,胜率50%,重仓胜率33%。
当初投资这些成长股是以进攻为主要目标的,同时我还有一半的仓位按照林园的理论进行防守,投资了好多股票,其中片仔癀重仓获大利,其他的都是轻仓小利,如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洋河,同仁堂,马应龙,东阿阿胶,云南白药等。总结,胜率100%,重仓胜率100%。
事情的发展有点出人意料,按照林园的理论本来是防守的,最后却取得了大部分业绩,按照费雪的理论本来是进攻的,最后却差点闹成笑话。也许我学艺不精,也许我有点笨,不能怪费雪。
但是,我觉得费雪的理论在大A就像是MKSZY刚到ZG,水土不服,难以操作。比如十五点原则,几天不念就忘了,好不容易记住了,又会碰到很多假信息。
反观林园的理论则实用的多,简单粗暴,一针见血,只用几个词语就概括了,赚钱机器,垄断,成瘾性,买入和持有分开等等,几乎一句话就说完了。年纪轻轻时就有如此悟性,我现在想来,惊为天人,牛逼!
最后大总结,搞GM,学教员,搞A股,学林园。$同仁堂(SH600085)$ $以岭药业(SZ002603)$ $片仔癀(SH60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