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出了这么一件事。
大家可以看图,一看就懂。
文殊院的一只知名网红猫咪遭受了意外伤害,被一名香客无端打飞。
因为它在蒲团上呼呼大睡,影响了前来礼佛的大爷……
有趣的是,这只猫,其实在文殊院时间很久了,所以得到了一个法名「妙悟」。
也就是说,猫咪在文殊院是有编制的。
求文殊领导办事,把领导的秘书给打了……
那文殊菩萨是啥性格呢?
大家还记得西游记里的乌鸡国国王吗?
他被妖怪推入井下泡水三年,三年后遇到唐僧师徒才得以复活。
这妖怪恰恰是文殊菩萨的坐骑。
文殊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
因为乌鸡国国王曾经他不识我是个好人,把我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
好家伙。
文殊菩萨这种「人泡我三天,我泡他三年」的性格,但凡知道助理被打了,还能给你办事?
你是觉得文殊菩萨收拾不了你吗?
很多人的信仰,根本逻辑是这样的:
我来了,我拜佛了,我够意思了,现在是菩萨你表现的时候了。
没实现啊!这菩萨是不是认为我不够虔诚?哎,要不我再来拜一下,展现我的诚意。哪里来的野猫,还和我抢生意,治不了菩萨还治不了你?死开
还是没实现啊,这菩萨不灵,我换一个拜。
本质上说和职场上的部分同事和领导是一样的,从头到尾,他只能看到自己的利益和需求。
什么协作?只有你协作他,没有他协作你;
什么共赢?只有你帮他赢,没有他帮你赢。
换位思考这件事,是不存在的。
但相比佛教的因果报应,职场上的负反馈来得更快更猛烈。
如今很多公司里,业务越难做,大家想的不是携手把业务做起来,而是更深度的内卷,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守住,宁可牺牲掉别人。
试图说服同事为你的「地盘主义」做出贡献/牺牲自己的利益,你这得有多大脸啊……
就算吃一次亏,也不会再上当了,毕竟,职场上,谁比谁笨呢。
于是双输的案例越来越多。
1 换位思考
职场上需要换位思考,求神拜佛也需要换位思考。
大家还是要正视菩萨,他们的工作并不好做。
咱打工人是苦,也是有节假日的,菩萨365天全年无休接待各种愿望的实现,越是节假日,越是客流量大。
(pdd的同事请把手放下,你们比菩萨苦。)
神如果每个需求都能实现,也是很辛苦的。
如果菩萨真的灵验,大概率,也是菩萨有选择的结果。
每天拜菩萨的那么多,为什么先做你的需求?你是认识菩萨的领导呢?还是你打过菩萨的投诉电话呢?
说到底,但凡咱多看点《东游记》《春光灿烂猪八戒》这样的电视剧,学习一下佛家的企业文化,咱也能知道菩萨没有需求实现量的KPI。
菩萨接咱的case,就跟面试路演一样,你得说说你这项目为啥值得菩萨投……入精力帮你实现。
和投资人面试官一样,菩萨投项目,也是看人的,看人品的。
反复念叨自己的事多重要,菩萨根本不在乎,谁的事不重要啊;
反复念叨自己有多么诚心,没有意义,上山来拜的,哪个不诚心;
反复念叨自己花了多少钱,哦吼,你是在考验菩萨?哪个菩萨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你展现出来了什么样的人品,才更重要。
你上来把菩萨的助理这么一推,菩萨立马就灭灯了,只是菩萨心善,座位不能回转的,否则立马一个拍灯,背对着你:
你这个需求太复杂,做不了。
2 错位优势
我也去过不少次寺庙。
我的经验是错位。
别人都做的事情,你不要做。别人都说的话,你不要说。
想要在任何项目中做成功,我们需要战略,而战略中不仅有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通过什么渠道……
更重要的是,战略需要拿出一点:我们做的,和别人做的有啥不同。
以我个人为例,如果要谈跨部门合作,我先问别人的KPI&OKR 是什么,宁可先吃亏,先帮别人做事,再谈回报。
如果去拜佛上香,我的做法是:少提需求,关注细节。
当年去九华山的时候,每遇到一位神仙,我就默默对菩萨们说:
注意休息,菩萨您真不容易:咱都有年假,神仙菩萨没有。大过节的,菩萨还想休息,往山下一看,好家伙漫山遍野的人啊。我就不给你加需求了,有空您看我哪里做得不好,您安排高人指点一下。
劳逸结合,Work Life Balance。咱一天被领导念叨8小时,但菩萨被人念叨24x7x365全年无休,不能都听啊,比客服还累,所以啊有些需求真的没有意义,就不要搭理了。
活在当下,笑口常开;菩萨也不容易啊,保持开心的状态才能更好的响应凡人要求啊。
此外,作为观察者,我注意到:
信徒们虽说如何敬神,头磕得虔诚。
但时不时也有信徒在神殿里拆了香包装纸直接扔地上的。也有信徒打着手机大声喧哗,毫不顾及神殿威严的。
这真不行,菩萨凭啥给你们这种人实现需求啊?
你去互联网公司看看,请程序员做个需求,产品经理还得买奶茶呢。
我毕竟是做过人力资源的。
当年我在九华山为了从众多求神办事的凡人中脱颖而出,我使出了当年刚毕业求职时吸引HR的利器一一捡垃圾
我跟着一僧人,看见庙门槛上有一个塑料袋的一小块,被我眼疾手快抢在和尚之前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堆里,回头看一眼菩萨:
不用谢,我的名字叫红领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瞎说职场”(ID:HRInsight),作者:Sean Ye,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