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徐小猫yoyo,(https://xueqiu.com/1610327000/301387621)
周四凌晨,$岭南转债(SZ128044)$ 正式公告违约。印象里这是第一只没退市就违约的转债,所以周五引发了转债市场的恐慌。可惜隔行如隔山,在雪球上没看到相对专业的分析和讨论。
1.其实周四转债市场还挺稳健,我一度觉得影响不大。没想到周五早上证券时报那篇逻辑很差的挑事文章《国企可转债的刚兑信仰该放下了》,最终不断发酵并引发情绪冲击。
2.2020年10-11月,华晨、永煤接连违约,引发市场对产业类国企的明显恐慌。但因祸得福,各地政府明显加强了对辖内国企债券兑付的重视程度,此后,国企再无违约。
3.2022年9月,岭南原实控人将5.02%和17.32%股份分别出让和表决权委托给了火炬区管委会下属有限合伙企业(图1)。根据岭南的描述,自此火炬区管委会成为实际控制人,公司成为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这些年,火炬区国资累计投入了15亿(3亿收购,10亿借款,2亿担保),也确实帮助不小。
4.但是,作为岭南的上级股东,火炬区管委会直属企业火炬公有,始终并未并表岭南(图2)。同时,还有下设多层嵌套、最终由有限合伙企业持股、还有原实控人任然担任公司总经理等有趣之处。或许体现出大家都希望保住上市公司、地方政府不愿承担过多救助责任、原实控人不愿意放弃公司的心理。当初采取了模糊策略,没想到最后还是到了这一步。
5.当然,参照这些年房地产的风险处置案例,言必称“压实股东责任”和“压实地方属地监管责任”,既然岭南公告此前并没有被火炬区否认,那现在完全撂挑子也并不容易。此前,很多人猜测可能会进行小额兑付,果然,刚刚公告印证了这一点(图3)。
6.截至昨天收盘,从收益率超过6%、且添加“国企”标签的转债共7个,分别为文科转债(13.8%)、东杰转债(8.5%)、天能转债(6.6%)、精装转债(6.4%)、凌钢转债(6.4%)、通裕转债(5.8%)。其中,凌钢股份是正宗的国企,投资风险低,接下来我们主要讨论其余5只(图5,内容如有出入请留言)。
7.可以看到,①除了中天精装无法确认东阳国资是否并表外,其余四家都纳入了国资合并口径,从这一点看都是优于岭南的。②东杰智能、天能重工两家公司的原实控人已经退出董事会和管理层,其中东杰智能在股权变更前实控人就未涉及公司管理。③除东杰智能外,其余4家公司董事长均为国资背景,文科股份和通裕重工实控人仍担任总经理角色,中天精装和天能重工总经理则由其他人士担任,东杰智能比较特殊,董事长由金融人士担任,总经理也是从公司一路上来的草根人员。④从董事会里国资背景董事比例看,天能重工、文科股份均超过50%,通裕重工为50%,其余2家则不足50%。
8.综合上述收益率和国资控制力信息,昨天我买入了凌钢转债、天能转债和文科转债。当然,我这个是持有至到期思路,与传统转债逻辑不同,希望大家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