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2024年08月14日
共享充电宝的“好借难还”病,该治治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投诉情况分析,指出共享充电宝存在好借难还问题,涉及信息不准、更新滞后等原因,文章探讨了相关解决办法。

🥤共享充电宝好借难还现象普遍。商家信息显示不准、状态更新不及时,导致消费者难以找到正确归还地点,被迫延长计费时间,甚至被迫买下低效率充电宝。

📈共享充电宝行业有发展也有问题。覆盖点位数虽多,但下沉市场是主要增量来源,然而不好还的问题让消费者望而却步,改变消费习惯。

💡解决共享充电宝问题的建议。企业应通过大数据精准布局、保障还机需求、加强信息筛查、优化服务流程,监管部门应出台政策法规规范行业标准。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其中指出,由于商家信息显示不准、状态更新不及时等原因,消费者使用共享充电宝等共享产品后难以找到正确的归还地点,被迫延长计费时间。

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网友吐槽借了共享充电宝以后就变成了“还不掉的烫手山芋”,还有网友为还共享充电宝奔波50公里。

共享充电宝为何“好借难还”?一方面,固然和点位覆盖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因为相关平台设备信息更新滞后。中新经纬近日在重庆市区走访发现,一些店铺已经撤销了充电设备点位,然而相关充电宝品牌的小程序内仍显示“可借可还”。

如果因为商家在合理范围内未能提供可供归还充电宝的设备,消费者应能申请停止计费。而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不少消费者的遭遇却是,借了共享充电宝以后一直还不上仍一直计费,甚至还有消费者只能迫不得已花199元买下一块充电效率低于常规充电宝的共享充电宝。

中国有句古话叫“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这也同样适用于共享充电宝等共享产品行业。当前,共享充电宝已经做到了“好借”。商场和景点无处不在的共享充电宝给手机电量告急的消费者们提供了不少便利。

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指出,2023年共享充电宝行业覆盖点位数已达到404万个。全年,一二线城市点位渗透率已达到44.7%,三线及以下城市点位渗透率为22.2%,未来下沉市场将是主要的点位增量来源。

但在解决完用户的燃眉之急后,共享充电宝的“不好还”却让不少消费者对下次再借望而却步,有一些消费者在“踩坑”后便转变了自己的消费习惯——自带充电宝出门。

如果相关企业能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用户的借机需求进行布局,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应该也能通过技术手段保障用户的还机需求,同时加强筛查频率,及时更正错误信息,减少因信息滞后、技术故障导致的归还难题。

在此基础上,相关平台还可开发更便捷的归还流程,如支持扫码远程锁定机柜空位等,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在硬件确实受限导致用户无法还上设备时,相关企业也应该优化服务流程,如允许用户通过邮寄或其他方式归还充电宝,或及时为用户申请停止计费,而非将运营成本转嫁至消费者身上。

从监管层面来看,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共享充电宝行业服务标准,持续推动从源头解决经营不规范问题,同时着力解决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依法处理相关申诉和举报,切实营造让消费者放心使用共享产品的消费环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新经纬”(ID:jwview),作者:罗琨 张倍嘉,编辑:林琬斯,责编:常涛 李中元,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共享充电宝 好借难还 解决办法 行业规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