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读书会 2024年07月26日
本周推荐一本《怪诞行为学7》,作者是写过《怪诞行为学》的Dan Ariely。 在这本新书中,Dan Ariely讲的是misbelief(误信),也就是阴谋论是如何形成的。之所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怪诞行为学7》探讨了阴谋论的形成机制,作者Dan Ariely以自身经历为例,讲述了被阴谋论群体误解的经历,并深入研究了阴谋论者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书中分析了情绪、认知、性格和社会等因素如何影响人们对阴谋论的接受,揭示了阴谋论者为何执着于荒谬的理论,并探讨了如何避免陷入阴谋论的陷阱。

🤔 **情绪的影响:** 阴谋论往往利用人们的焦虑、恐惧和愤怒等负面情绪,为其提供一个解释世界和寻找归属感的途径。当人们面对不可预知的压力和突发事件时,更容易陷入阴谋论的思维模式,因为这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解释,并赋予他们一种控制感。例如,当人们面对疾病、经济危机或社会动荡时,他们可能更容易相信阴谋论,认为这些事件都是由某个神秘力量或阴谋集团策划的。

🧠 **认知的偏差:** 阴谋论者往往具有强烈的确认偏差,他们倾向于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或扭曲与之矛盾的信息。他们也容易被简单的解释和逻辑谬误所吸引,忽略了更复杂和合理的解释。例如,他们可能相信一个简单的阴谋论,认为某个事件是由某个特定的人或组织策划的,而忽略了更复杂的解释,比如随机事件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 **社会的影响:** 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也可能影响人们对阴谋论的接受。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更容易接触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并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联系,从而加深对阴谋论的认同。此外,一些社会群体,例如边缘群体或缺乏社会地位的人,更容易接受阴谋论,因为这让他们感到自己属于一个独特的群体,并拥有特殊的知识和信息。

本周推荐一本《怪诞行为学7》,作者是写过《怪诞行为学》的Dan Ariely。

在这本新书中,Dan Ariely讲的是misbelief(误信),也就是阴谋论是如何形成的。之所以写这本书呢,是因为他自己本人遭遇了阴谋论。《怪诞行为学》是全球大畅销书嘛,Dan Ariely也就因此成了名人。有一天,他突然发现,他已经被某个阴谋论群体,宣传成了十恶不赦,用疫苗来让女性失去生育能力,用意识形态残害人类的恶魔了。

他的邮箱开始充满了各种仇恨言论,他的社交媒体评论区被阴谋论者攻陷,他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开始疑惑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试图跟这些人理论,试图自证,但他很快发现根本不可能与一心只愿相信他们早已认定之事的人论是非曲直。

一开始,Dan非常愤怒和沮丧,他觉得自己陷入了深渊。由于花太多时间在网上自证清白,跟这些说不通的人对话,浏览众多跟自己相关的虚假宣传,他渐渐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根本没有多余的认知带宽做处理真正的生活中的事情。

这就是稀缺心态:贫穷和匮乏通过侵占大脑有限的资源来削弱人类的认知能力。

好在,作为一名拥有强烈好奇心的科学家,他开始在这一堆糟心事中看到银边:那不如就来研究一下阴谋论的形成,和阴谋论者的心理机制,让这段痛苦的经历变成一段科研的路程。

所以这本书,不但涉及到多种理论,还有丰富的案例,因为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嘛。

书里讲了陷入阴谋论的四要素:情绪、认知、性格、社会。讨论了不可预知的压力带来的认知损害,人们在为什么受伤的只有我心态中急于归因的渴望,迫切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心理,是如何让人一步步陷入荒谬的认知,阴谋论又是如何抚慰了这些其实极度脆弱的人。

读这本书,我们会更理解,质疑姜萍的都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人不要陷入自证,阴谋论者为啥看不出自己理论的荒谬性,为什么阴谋论总是特别复杂(各种细节各种推理)。

其中很多理论不仅仅适用于阴谋论,也很有生活启发。比如讲到可预知的压力,即使很大也大多可以消化,不可预知的压力(突发事件,以及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才是大打击,我就想起看牙医的时候,如果牙医在每做一个动作之前预先提醒,我就会觉得很安心而且也没什么不舒服的,否则就整个过程会很紧张。

总之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推荐给大家~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怪诞行为学 阴谋论 心理机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