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情绪主打一个剑走偏锋,从全员“佛系”到“发疯”,不过短短几年时间。
去年还在把代表“情绪稳定”的水豚当精神图腾,今年就沉迷于“疯四文学”和“外国女人”表情包,热衷发疯的年轻人,开始抱着“做人,没必要太正常”的态度,彻底放飞自我。
这极端的转变之间,大家都经历了什么?
CHIC邀请到3位不同领域的创作者们,从自身出发,聊了聊当代人的精神状态。
CHIC:当代人向往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保持冷静、情绪稳定、超然物外。你们觉得自己大多数时候是情绪稳定的人吗?拥有松弛的状态难吗?
齐栋:大多数时候情绪还算稳定,但偶尔也会情绪失控。拥有松弛的状态并不难,难的是一直保持。但个人觉得这是一个矛盾,也就是说一直松弛也是会出问题的,需要用偶尔的“失控”调节下,就像紧绷着的绳子也需要松开那样。
魏小河:我是情绪稳定的反面。我很容易感到开心,也很容易感到难过,在波峰和波谷之间来回转换。而且,用现在时髦的词,我也很容易内耗。我的心中永远有一种惴惴不安的感觉。我从未松弛过。
宋阿曼:我的情绪相对稳定,或者说没有太多情绪,甚至还为这种过于平静的状态短暂焦虑过,后来又开始有起伏,精神状态就好多了。我觉得,松弛的状态难在对一些事情真实地不在乎,而不是假装不在乎。
客厅书房化,工作室一角 图@巴伐利亚酒神
CHIC:什么情况下你会情绪失控?请讲讲一次情绪失控的经历。
齐栋:很难讲,有时焦虑累积到一定程度会爆发,有时也会被一些突如其来的事情击倒。比如五月一次音乐节,由于过于劳累导致怨气叠加,最后在散场时和同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争执,就是典型的焦虑累积引起的情绪失控。
魏小河:很少情绪失控。但容易陷入低沉和沮丧。它属于淤积状态,很多事情都会导致情绪的淤积,比如起得太晚,比如做事不顺,比如和人起了冲突。
宋阿曼:比如爱情问题,或者突如其来的绝对孤独感。有一次晚上看电影《弗兰西丝·哈》,经历了一次情绪崩裂,其实电影挺平静的,甚至算是喜剧,但很奇怪,那阵子压抑的情绪突然就在观影中间失控。
蓝夜群马 拍摄于露营途中 图@宋阿曼
CHIC:什么可以让你快速恢复平静的心情?
齐栋:听音乐,撸猫,摆弄玩具。
魏小河:我觉得,不是平静,我的情绪不稳定,往往是在水平面的下面,所以看起来也挺平静的,只是在暗涌。所以,应该是恢复正常水位。不过这也没法立刻或快速,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是吃糖。
宋阿曼:做事情,比如写作,一旦写作状态好,所有的情绪问题都自然化解,人也会自律。或者和好朋友见面,一起散步,或者窝在朋友家的沙发上聊天,都是充电行为。
看大风车 拍摄于平凉野外 图@宋阿曼
CHIC:从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到情绪稳定的人,你经历了什么?
齐栋:听了上万张唱片,看了几千部电影,行走了几十万公里的路,以及有了猫。
魏小河:我从未成为情绪稳定的人。而且,似乎也不必如此。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一直情绪稳定,如果一直情绪稳定也不代表好。它只是一种更符合这个光滑消费时代的特征。
宋阿曼:一些痛苦时刻是必要的,在其中我会感受到什么是真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我想要的,当这些明晰起来,人的内核就稳定了。那些假的、次要的、欲念的东西就不容易占据我的心神,人会更加简单轻盈。
城市泡泡 拍摄于长沙月湖边 图@宋阿曼
CHIC:你在生活中对哪些事情保持乐趣?
齐栋:一定要培养出至少坚持10年以上的兴趣,所谓长情才是最好的情绪稳定剂。于我来说,是铁道旅行、看电影、独立音乐和收藏玩具手办。
魏小河:咖啡。摄影。树。书本。电影。
宋阿曼:明亮的、轻快的事情总是更吸引我。比如去野外、去跳舞,去简简单单表达心迹。
在压力指数屡创新高的社会背景下,每个人都在承受着不为人知的负面情绪。
也许是因为压抑太久,不愿再伪装“一切正常”的年轻人,选择摘下面具,卸下包袱,在发疯和情绪稳定之间,选择做真实的自己。
毕竟,自从开始发疯之后,我的情绪稳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