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米格星球的小星星,(https://xueqiu.com/7517920899/298797301)
近期最大的一个关键点就是美股。最近的调整的几个大的催化剂,TLSA目测之前是空头回补带来的反弹,叠加musk薪酬通过之后玩命吹牛逼,但业绩出来之后就现了原形,他的车啥情况不用多说了,如果后续AI没有足够的成果,那很难吹上去的。
另一个是谷歌,财报中显示AI资本开支大幅上升导致的折旧等财务压力,与AI尚未贡献足够多的收入业绩贡献,带来了业绩增长压力。而霉果人民是不会为你的什么股东和老板的梦想买单的,业绩好就是好,业绩差就是差,不会搞什么困境反转那一套。
还记得meta当初押宝VRAR虚拟现实,研发开支陡增,拖累了传统业务的业绩,股东们直接按脚投票,股票天天跌,直到开始放弃大规模投入VRAR,业绩也就自然回到上升通道,又一年涨了五倍。
转换一下想想,如果这是个A股公司,开始吹牛要大力投入VRAR,估计股价先涨个五倍,然后业绩Miss之后天天阴跌,大股东减持套现,最后一地鸡毛。这个公司是真的不会有什么资本开支,当然最后放弃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业绩反转。
但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对待大股东和老板吹牛,玩梦想的差别,可能就是不同市场不同走势的重要因果。
目前来看,NVDA作为卖铲子的,市值已经到了非常高的位置,而一个产业,类似互联网当年发展的一样,最后成功一定需要真的应用侧的2C的公司真的做出好的产品,客户心甘情愿买单。这样的一个产业才是正常的产业,那铲子股也就还有更大的空间。
目前看GPT4以来的各种模型和应用,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而GPT5也就是所有厂商一直坚持投入的最大的一块。这块,我记得去年末还说年末年初就发,后面说今年年中,再到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了,虽然时不时会有一些分支模型和小进化拿出来,继续吊胃口。
但是GPT5是不能失败的,如果GPT5仍然不能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模型,激发一系列客户有买单意愿的应用,那么AI的资本开支一定会受到短期的冲击影响。这个在2000年初的互联网发展阶段,就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个阶段,而那时候的NVDA也就是思科,也出现了断崖式的调整。但慢慢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蓬勃兴起,商业模式逐步走成型,互联网行业最终成为了一个市值巨大的伟大行业。
AI是否会重复之前互联网的路径,这个实在是不能随便乱定论。GPT5到底什么时候出来,到底能不能成功,这些现在还不敢轻易去预测。就像当初GPT3.5横空出世一样,伟大的科技革命,一定是带着一些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目前科技巨头们都不敢轻易削减AI资本开支。
但如果出现了AI资本开支的削减,那面临的调整也是很恐怖的。
做产业趋势,一定要理解背后的底层逻辑,跟踪产业发展的脉络。
但,知易行难,知行合一还是很难做到的。
最后,多积累,少冲动,掌握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