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科学家提出一项宏伟的百年科学计划,旨在利用超轻量级航天器直接探测黑洞。该计划预计总投入高达8万亿人民币,但有望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由于黑洞引力巨大,人类目前只能间接观测,且尚未能近距离研究其本体。实现探测的关键在于找到距离地球20-25光年内的黑洞目标,并通过激光驱动的超轻纳米级航天器将其加速至光速的三分之一,预计70年抵达目标,20年回传数据。此计划若能实现,将极大推动人类对黑洞的理解。
🚀 **百年黑洞探测计划:** 复旦大学科学家构想了一项跨越百年的科学壮举,计划利用先进技术直接探测黑洞。该计划的实施不仅是对人类探索未知边界的挑战,更是对现有科学理论的极大检验。
💰 **高昂成本与未来潜力:** 初期估算投入高达8万亿人民币,但随着航天与激光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应用,未来成本有望大幅降低,使得这项宏伟计划更具可行性。
🎯 **目标选择与探测难点:** 探测黑洞的关键在于找到距离地球20-25光年内的目标,并解决航天器的高速航行与数据回传问题。传统推进方式难以满足需求,激光驱动的超轻纳米级航天器是核心解决方案。
⚡ **激光驱动与超光速航行:** 方案提出利用激光技术将纳米级航天器加速至接近光速(约三分之一),以在70年内抵达目标黑洞。这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将是实现近距离探测的关键,并需20年时间将珍贵数据传回地球。
快科技8月1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复旦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了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科学计划,拟利用超轻量级的航天器对黑洞展开直接探测,预计在100年内有望实现这一目标。
据科学家估算,按照当前技术水平,该计划的总投入可能高达8万多亿人民币,但随着技术成熟与规模化应用,未来成本有望显著下降。
据悉,黑洞具有极强的引力,连光都无法逃脱,长期以来只能通过间接手段进行观测。
2019年,人类首次拍摄到了黑洞的影像,但至今尚未有能力发射探测器近距离研究黑洞本体。
复旦大学的科学家指出,实现黑洞探测主要取决于两大关键因素。
首先,需要找到距离地球足够近的黑洞目标,科学家认为,在距离地球20至25光年的范围内,很可能存在尚未被发现的黑洞,这些目标有望在未来数十年内通过天文观测技术被确认。
其次是如何实现航天器的高速航行与数据回传。
传统化学推进方式无法满足如此遥远距离的探测需求,因此科学家提出采用激光驱动的超轻纳米级航天器方案,将其加速至光速的约三分之一,从而在70年内抵达目标黑洞,并在随后的20年内将探测数据传回地球。
因此,整个任务周期预计在100年左右。尽管这一计划目前听来仍如科幻般宏伟,但其背后依托的是近年来航天与激光技术的快速进展,如果真能实现,将推动人类对黑洞本质的深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