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前天 17:23
今年AI圈最抓马宫斗还没完,Windsurf华人新东家要求996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AI编程公司Cognition收购Windsurf三周后,Windsurf员工面临去留选择:接受996高强度工作制,或打包走人。Cognition CEO Scott Wu要求员工在8月10日前做出决定,表示公司不相信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强调构建软件工程的未来是使命。此举反映了硅谷AI初创圈将高强度工作包装为“忠诚测试”的趋势,愿意高强度工作者可能获得更多回报。Windsurf此前接近被OpenAI以30亿美元收购,但因对与微软合作协议的担忧而破裂。随后,Google DeepMind以24亿美元挖走WindsurfCEO及约40名核心员工,并获得技术非独家授权。Cognition最终以2.5亿美元接手Windsurf剩余资产,员工数量增加五倍。Windsurf的遭遇并非孤例,多家AI初创公司正面临大厂通过高价买走核心团队和授权技术的方式进行“变相收购”,导致团队分裂和公司困境。

在被AI编程公司Cognition收购后,Windsurf的员工面临艰难抉择:接受每周工作超过80小时的996工作制,或选择离开。Cognition CEO Scott Wu明确表示公司不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将构建软件工程的未来视为首要使命,并暗示愿意接受高强度工作制的员工将获得更多机会。

Windsurf的困境源于其与OpenAI的收购谈判失败,主要原因是Windsurf团队对OpenAI与微软的合作协议下,其技术成果可能间接落入微软控制之中表示担忧。随后,Google DeepMind以24亿美元的价格挖走了Windsurf的CEO、联合创始人及约40名核心员工,并获得了技术的非独家授权,这笔交易也对部分被挖走员工的股票授予和归属时间表产生了影响。

Cognition以2.5亿美元收购了Windsurf的剩余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客户资源和全部员工,这笔交易显著增加了Cognition的员工规模,并为其带来了可观的经常性收入。然而,对于未被Google挖走、也未从Google交易中获得补偿的Windsurf员工而言,他们失去了原本期待的OpenAI收购红利,处境尤为艰难。

Windsurf的经历并非个案,而是AI初创公司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普遍面临的一种趋势。包括Character.AI、Scale AI、Inflection AI和Covariant在内的多家公司,都经历了类似的情况,即大厂通过高价挖走核心团队并授权技术的方式,变相进行“收购”,这导致了团队的分裂和公司的发展停滞。

这种由大厂主导的“变相收购”模式,使得AI初创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员工的去留、技术的归属以及公司的未来走向,都可能受到外部因素的直接影响,使得“船长在沉船时抛弃了船员”的局面时有发生,员工也面临着从“诺亚方舟”到“泰坦尼克号”的巨大心理落差。

在被AI编程公司Cognition收购三周后,Windsurf员工正在面临一道选择题:要么留下来996;要么打包走人。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Cognition CEO Scott Wu向新并入的员工发出内部邮件,要求他们在8月10日前做出决定。

“我们不相信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构建软件工程的未来是我们所有人都深切关心的使命,我们不可能将两者分开,我们知道,并非所有加入Windsurf的人都愿意加入Cognition,在这里我们每周工作6天,工作时间超过80小时。”

据《连线》杂志的报道,像Cognition这样的初创公司,正在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制度包装为“忠诚测试”:愿意996的人将获得更多加薪、股权、甚至话语权;而其他人则面临边缘化或离职压力。

比如旧金山的远程医疗公司Fella&Delilah的CEO Ritchie Cartwright就曾在LinkedIn上晒出员工招募帖——推广996工作制的同时,提供25%的工资涨幅与100%的股权增值。

尽管报名率不足10%,但这种挑出最拼的一群人的方式正在硅谷AI初创圈快速蔓延。

比起996,风险投资人Harry Stebbings甚至更推崇007。他强调,美国员工对996的接受程度已经远超欧洲同行,“如果你想做一家100亿美元的公司,一周必须干七天。”

对于Windsurf的员工来说,这种“新常态”的残酷性尤为明显。

因为就在几周前,Windsurf还是硅谷最风头正劲的AI编程明星公司,原本即将以30亿美元的天价被OpenAI收购,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250多名员工满怀期待,以为即将迎来改变命运的时刻。

然后,这笔交易却在最后关头谈判破裂。

OpenAI收购谈判失败的关键原因之一,是Windsurf团队对与微软合作协议下编程助手整合方式表示担忧。

OpenAI与微软的现有协议显示,微软拥有OpenAI模型的独家托管权,并可在2030年前访问其知识产权,这意味着,一旦交易完成,Windsurf的技术成果也可能间接落入微软控制之中。

再然后,Google DeepMind以24亿美元的价格挖走了Windsurf的CEO Varun Mohan、联合创始人Douglas Chen及约40名核心员工,并获得了技术的非独家授权。

据TechCrunch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这24亿美元被平分——12亿给了投资者,另外12亿作为激励和薪酬分配给了加入Google的员工,其中联合创始人Mohan与Chen是主要受益者。

不过,即便是那些被Google选中的“幸运儿”也并非全然得意。部分员工的股票授予被撤销,归属时间表被重置,意味着他们需要再等四年才能完全兑现Google的股票收益。

而对于被留下的200多名员工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雳。他们既没有从Google交易中获得补偿,也失去了原本期待的OpenAI收购红利。

一位业内人士形容这种做法“如同船长在沉船时抛弃了船员”。

三天后,Cognition以2.5亿美元的“白菜价”接手了Windsurf的剩余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客户资源和全部员工。

Cognition由华人Scott Wu、Steven Hao和Walden Yan于2023年11月联合创立,三位创始人均为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金牌得主。

公司旗下核心产品Devin被称为“全球首位AI软件工程师”,具备计划和执行完整工程任务的能力,能够在Linux沙箱环境中自主编写、调试、部署代码。

对Cognition来说,这笔交易相当划算,Windsurf在被收购时的年经常性收入约为8200万美元。而这一收入大致与当时Cognition的收入规模相当。

通过这笔交易,当时拥有39名员工的Cognition员工数量增加了五倍,其中包括数十名在Windsurf从事销售、市场营销及其他支持职能的人员。

Windsurf的遭遇并非个案。

从Character.AI到Scale AI,从Inflection到Covariant,越来越多的AI初创公司正在经历类似的情况:大厂绕过反垄断监管,不直接收购公司,而是高价买走核心团队并授权技术。

Google、Meta、亚马逊、微软都在这么做。

Character创始人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加入Google后,公司放弃自研大模型,开始专注于开发AI虚拟角色,剩余员工靠Google的27亿美元许可款,获得未归属期权的现金补偿。

Inflection AI CEO Suleyman直接跳槽微软,留下一个空壳公司。Scale AI与Meta达成143亿美元交易后,裁员200人,转向企业和政府AI业务。Covariant将机器人基础模型非独家授权给亚马逊后失去三位创始人,公司陷入停滞。

在给The Information的一份声明中,一位发言人表示,Cognition除了裁员30人外,没有计划进行更多裁员。还记得Scott Wu在交易宣布时写给员工的备忘录中说道:

“从今天起,我们的努力将作为一个团结一致的团队进行。只有一艘船,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

如今面对Scott Wu给出的最后通牒,被留下的员工或许才开始明白,这艘船既可能是诺亚方舟,也可能是泰坦尼克号。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Windsurf Cognition AI初创公司 996 人才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