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AI相关文章 08月04日 10:44
荧屏养“狗”指南:男星颜值高,还要够带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当代职场人寻求精神慰藉,将“姐狗恋”作为新的续命法宝。这种设定精准拿捏了受众精神需求,在近期剧集市场迎来高光时刻。从最初的“年上姐姐+年下弟弟”到如今打破年龄界限,关键在于“姐狗感”。男性角色被“宠物化”,以不同品种的“小狗”形象满足观众喜好,无论是高智边牧、活泼比格还是憨直哈士奇,在“姐姐”面前都展现出忠诚一面。“姐狗恋”的魅力在于挣脱了传统姐弟恋中权力错位的束缚,强调男性角色毫无保留的支持与信任,形成双向奔赴的契约。选角至关重要,既要少年气又要能产生碰撞感。然而,部分剧集过度强调“狗”的忠诚,忽略“姐”的人设塑造,导致“爱狗不爱姐”的本末倒置。成功的“姐狗恋”应让“姐”成为真实立体的人物,展现其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成长,而“狗”的忠犬特质则应落地生根,共同扶持,传递当代女性的奋斗目标。

🐶 **“姐狗恋”的兴起与核心魅力**:当代职场人寻求精神寄托,热衷于“姐狗恋”这一荧屏设定。“姐狗恋”的火爆在于其精准把握了观众的情感需求,打破了传统姐弟恋中可能存在的年龄差、社会经验差或权力错位感,转而强调男性角色对女性角色毫无保留、不掺杂质的信任与跟随,即“忠诚”。这种关系模式更侧重于双方之间建立一种双向奔赴的信任契约,女性观众在其中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滋养和自我价值的认同,体验“姐就是女王”的爽感。

🐕 **“小狗”人设的多样化与观众嗨点**:《朝雪录》中的燕迟(高智边牧系)、《深情眼》中的李靳屿(比格系)、《九重紫》中的宋墨(萨摩耶系)、《下一站是幸福》中的元宋(伯恩山系)以及《爱情而已》中的宋三川(拉布拉多系),这些男性角色被塑造成不同品种的“小狗”,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喜好。无论是机灵、发疯还是憨直,这些角色在面对“姐姐”时都表现出极致的忠诚和听话,精准踩中了观众的嗨点,让观众在磕糖的同时,也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和满足。

🐩 **“姐”的角色塑造是关键,避免“爱狗不爱姐”**:虽然“小狗”的忠诚是“姐狗恋”的卖点,但成功的剧集更应将重心放在“姐姐”角色的塑造上。部分剧集存在“爱狗不爱姐”的现象,即过度神化男性角色,而让女性角色人设扁平化,成为男性角色的“背景板”。成功的“姐”应该是复杂立体、有血有肉的,她们在职场中能够独当一面,在生活中也会遭遇挫折和烦恼,但能够凭借自身的坚韧和智慧将伤痛转化为力量,积极前行。例如,《朝雪录》中的沈莞、《爱情而已》中的梁友安等角色,她们的闪光点在于事业脑和分寸感的把握,在展现自身魅力的同时,也给予了“小狗”足够的体面和温暖。

👑 **“姐”的魅力在于真实与独立,而非“假女王”**:真正的“姐”并非是脱离现实的“霸总”式性转,而是拥有成熟女性的细腻、智慧和独立思考能力。她们在面对困境时,会展现出挣扎、无措,但也能在泥泞中找到力量,将伤口化为铠甲。她们的事业线是自身价值的体现,而非男性角色展现“男友力”的舞台。当“姐姐”能够真实地发光发热,展现出独立自主的魅力时,“小狗”的仰慕和忠诚才会显得更加珍贵和有意义,这样的设定才能真正打动观众,传递出当代女性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

早八靠冰美式灌醒灵魂,晚八靠“嗑CP”精神回血,一边现实里鞠躬尽瘁当牛马,一边看偶像剧女主“训狗”、补充精神食粮,当代职场人的续命法宝已经从保温杯里的枸杞,换成了屏幕里“姐说一狗不敢说二”的电子爽片。

于是“姐狗恋”,一个从2020年爆发开始就在国产剧里浮沉的万能设定,靠着对受众精神需求的精准拿捏,在今年的剧集暑期档中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从《下一站幸福》《九重紫》,到如今热度不断增长的《朝雪录》《深情眼》。放眼望去,近年来“姐狗恋”出黑马的频率直线飙升,市场热剧里听得“汪”声一片。

最初的“姐狗恋”还讲究个“年上姐姐+年下弟弟”的标准配方,但CP粉的“拉郎”手艺越发癫狂,男大女小的林黛玉和贾宝玉都能套上“训狗vs暗爽”的姐狗标签在热榜溜几圈,只要那股“姐主狗随”的劲儿够味,观众就能抱着屏幕“嗑生嗑死”。

年龄差变得无人在意,“姐狗感”成了能否让观众“嗑到上头”关键配方。比例对了,李兰迪和敖瑞鹏允许“原地结婚”、张予曦和毕雯珺也被期盼着二搭三搭、“勾勾搭搭”;比例失调,就只能酿成江疏影搂着“外甥”彭昱畅、陈赫把“油”溅向刘涛的辣眼惨剧......

#本文已采访一位相关人士,他们也是「娱乐资本论」2025年采访的第414位采访对象

“姐狗恋”,何以上头?

宠物狗的品种众多,外貌、性格和价格各有差异,高智高需求边牧、“大耳朵怪叫驴”比格、拆家能手哈士奇,主打的就是满足各种爱犬人士的喜好。

“姐狗恋”同理,在不同剧集里,男性狗塑各有千秋、环肥燕瘦任观众挑选,谁都不白来。

《朝雪录》里的燕迟是高智商边牧系“小狗”,沈莞在后宫顶撞皇帝,他阻止无果就一秒替女主滑跪道歉,皇帝还没来得及怪罪、已经被丝滑连招架在原地,尘埃落定后,“边牧”还要一脸星星眼地表达自己的担忧,智斗大boss也不忘见缝插针提供情绪价值。

沈莞被哄得每天喜笑颜开,《深情眼》里的叶濛却像小S一样“养到烂狗”。

从她的角度看,天天牵着一条比格犬晃来晃去的李靳屿跟比格也没什么区别,心情不好就阴郁自闭,前一秒开心聚会、后一秒电话提分手,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独自去另一个城市;心情好了又回归“奶味观赏期”,撒娇、摆手求饶、办公室比心等花招信手拈来。

哪怕最后得知李靳屿有苦衷,也不妨碍过程中血压在临界值来回蹦迪,讲真,剧方与其让“李靳屿养比格”的词条登上热榜,不如炒一炒“叶濛才是熟练驯养比格的真忍人”。

剧里的程开然则纯粹是哈士奇化身,武力竞技一场不落、脑力竞技毫无贡献。希望“姐姐”方雅恩跟家暴男丈夫离婚的方式是躲起来偷偷作揖祈祷,追方雅恩的套路是先从她的儿子下手,结果兜兜转转20集,姐姐还没追到,反倒跟儿子成了各论各的“好兄弟”。

还有《九重紫》里的宋墨,在外“鬼见愁”,面对宋墨又成了眉眼弯弯、活力满满的萨摩耶。元宋在《下一站是幸福》里对待他人追求、端得一副高冷学长的“Bking”人设,看到姐姐贺繁星却成了眼神乱飘、热情主动的伯恩山。

《爱情而已》里的宋三川人设更贴合他在剧中的头像——爱撒欢的拉布拉多,直球追姐、虎狼之词张口就来,莽撞劲儿里混着赤诚。

这些“小狗”品种各异,却都精准踩中了观众的嗨点:甭管是机灵的边牧、发疯的比格,还是憨直的哈士奇,到了姐姐面前都是把听话刻进骨子里的“忠犬”。

姐弟恋的滥觞由来已久,在言情叙事的传统光谱里,姐弟恋意味着年龄数字的差值、社会经验的落差、甚至是世俗眼光里权力的错位,它像一根隐形的线,牵动着情节里的拉扯与碰撞。

“姐狗恋”的妙处恰恰在于挣脱了这根线的束缚,它不能单纯与“姐狗恋”画等号,也并非社会权力女强男弱,而是把“忠”高高捧起,指向男性角色毫无保留的支持姿态,就像小狗对主人不掺杂质的信任与跟随。

燕迟没有完全厘清皇子被害案,就坚定地相信沈莞能替他破局,于是从此沈莞指哪他打哪:沈莞验尸他记录、沈莞查案他跑腿,哪怕沈莞把怀疑的矛头指向皇帝,燕迟也没有含糊一刻、立马“开团秒跟”。

比起姐弟恋中常有的“谁依附谁”“谁照顾谁”的权力博弈,姐狗恋更像一场双向奔赴的信任契约:“姐姐”敢于舒展自我、大胆选择,因为知道身后有一份不打折的支持;“小狗”乐于交付忠诚、全力付出,因为欣赏的正是“姐姐”自己做主的模样。

要想把“忠”演绎到位,选角是核心,简单来说,就是卡颜。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同样是男性倾心相付,杨洋替白百何挡刀留下的是B站、抖音数不清的伤感cut,岳云鹏追着柳岩跑除了表情包,只剩下一句任何场合都百搭的“燕砸”。谁在演偶像剧,谁在当喜剧人一目了然。

“姐狗恋”对颜值的条件更苛刻,它不光要求男主有让忠诚显得珍贵不廉价的少年气,还得让男女演员之间有能让观众代入的碰撞感。

江疏影搭彭昱畅,“姐狗”CP还没开恋就被观众判“死刑”的问题正在此,一个过于成熟干练、一个又单纯过头,也难怪站在一起会被辣评“霸总小姨和她的外甥”。

此外,制片人小晨也告诉小娱,在这一题材里“大家比较喜欢看到新面孔”,李昀锐、敖瑞鹏和毕雯珺相对来说都是姐狗题材里的新人,颜值身材到位、演技不油腻,一颦一笑都以“姐”为准,就已足够脱颖而出。

爱“狗”vs爱“姐”

“姐狗恋”大行其道,归根究底是女性受众审美需求变化的结果。小晨对河豚君表示,“当下女性在职场中独当一面、消费能力也越来越高,所以更关注自己的个人需求。不管是物质需求,还是情感需求都在逐渐开放。”

女性观众心仪的剧得要质感、要态度,更要能照见自己的影子。她们对情感的需求早就不是“找个人依靠”,而是“找段关系滋养”,“小狗”精准对接这份需求,女性观众欣赏年轻帅气的颜值,磕糖的同时,还能体验一把“姐就是女王”。

但凡事过犹不及,不少剧把“狗”的忠诚和立体度拉满,却让“姐”的人设成了悬浮公式:事业线是背景板、喜怒哀乐围着“小狗”转,最后人物只能总结出俩字,“成功”,可成功在哪又无人知晓,因为剧里根本没有展现。

不少“姐姐”明明是职场上能舌战群儒的精英,carry全场的独立大女主,可一遇到难搞的对手就被迫降智,需要等“小狗”暗中支招,“姐姐”努力争取的事业突破,到最后都成了男性展现“男友力”的舞台。

AI作图by娱乐资本论

想看“姐”如何发光,结果满眼都是“狗”如何闪耀;期待的是共同扶持,最后成了“姐”貌美如花、“狗”扫清所有障碍。“爱狗不爱姐”的底层逻辑偏差,就像给狗买了条镶钻的项圈,却忘了给狗主人配件像样的衣裳,透着本末倒置的尴尬。

小晨告诉娱乐资本论,市面上绝大部分失败的“姐狗恋”作品,核心原因在于它们仍然是“恋爱脑的产物”,没有意识到“姐”才是观众在剧里的欲望投射,若想让剧集跳出悬浮的套路,就得先让“姐”成为“真活人”,而不是“假女王”。

她们可能会倒霉、无措,遇到难以避免和解决的烦恼。

《爱情而已》里的梁友安是24小时待命的悲催社畜,顶着总裁特助的光鲜头衔、老板的“大饼”挂胸前,让她做尽“牛马活”;窦昭明明预知未来,依旧没有办法阻止母亲离世;沈莞验尸破案的过程中,也会因没能及时阻止犯罪而自责;叶濛受到职场同事背刺、寻找母亲死亡原因屡次碰壁;方雅恩被丈夫家暴、还因丈夫欠钱被上门追债。

不过她们也会在泥泞里挣出三分力气,把伤口变成铠甲、坚定又鲜活地前行。

沈莞遭遇灭门祸事依旧“正得发邪”,街上遇到老太太晕厥?立马施诊救人。赶路途中发现虐杀事件?直接围住整个庄园,谁也不许赶路,都给“姐”认真查案。发现皇帝是杀父仇人?不泄私愤、按照律法施以惩罚。连跟燕迟约会、情到深处准备kiss,也能联想到破案线索、起身就开始工作。

叶濛工作受到刁难没有求助主导方李靳屿,根据合同条文据理力争、挽回机会;有人暗中刁难,她也未雨绸缪、提前想到解决方法,关键时刻来一波短剧爽感的反转打脸。

“姐”在职场散发魅力,“小狗”的仰慕必不可少。李靳屿会向叶濛请教工作处理方法,燕迟边笑边对沈莞说“这是你的魅力”,超绝事业脑在“小狗”眼里成了闪光点,对不少女性受众来说,事业粉设定比甜言蜜语更戳心。

“姐”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分寸感的把握,她们不是带有“登味”的霸总性转体,而是用成熟女性的细腻,给足“小狗”体面与温暖。

父亲被害,燕迟跪地痛哭流涕,沈莞没有选择扑过去拥抱对方,上演一出“你哭我安抚”的狗血大戏,反而转身出门,任燕迟独自发泄情绪。

李靳屿被母亲欺骗,只身一人前往医院捐献骨髓,叶濛明明到场陪护,却在听到李靳屿说不想见面时转身离去,贴心地维护了他的体面。

有钱有颜、事业能力强还懂得给对方留有余地,复杂立体又魅力四射的“姐”带着烟火气、仿佛真实存在,传递的是当代女性奋斗的“终极目标”。如果扁平崩坏、为爱情“失了魂”,男性角色的塑造再用心,也救不回剧集观感。

毕竟对标签的重复消费从来不是“姐狗恋”的精髓,想摆脱“预制”的生硬乏味,或许要先让“姐”的光芒穿透标签,让“狗”的忠犬特质落地生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作者:娱子酱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姐狗恋 情感趋势 女性观众 荧屏热点 角色塑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