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前天 20:35
光学堆栈厚度不到 3 毫米,Meta 与斯坦福合作研发“革命性”VR / MR 头显用全新波导全息显示技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Meta与斯坦福大学合作研发了一项革命性的波导全息显示技术,旨在大幅减薄VR/MR头显的镜片厚度。该技术原型设备的光学堆栈厚度已不到3毫米,远超现有“pancake”折叠光路技术的瘦身效果,向实现普通眼镜般的轻便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新系统采用微型光纤耦合激光器和MEMS镜,通过定制波导镜片和体积布拉格光栅(VBG)技术,实现了更清晰、真实且少伪影的全息图像。尽管距离商业化尚有距离,但该技术在视场角和瞳盒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预示着未来VR/MR设备形态的重大变革。

💡Meta联合斯坦福大学成功研发出革新性的波导全息显示技术,其核心目标是大幅降低VR/MR头显的光学堆栈厚度,使得设备形态向普通眼镜靠拢。该技术的原型设备光学堆栈厚度已控制在3毫米以内,相较于当前主流VR/MR头显因庞大光学系统带来的厚重感,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一进展有望解决用户对VR/MR设备笨重体验的长期痛点。

✨该原型显示系统巧妙地结合了微型光纤耦合激光器(红、绿、蓝三色)和微型高速反射镜(MEMS镜),通过一块定制的波导镜片来扩展和引导光线。与目前AR/MR设备常用的表面光栅波导不同,这项新技术采用了体积布拉格光栅(VBG)技术。VBG技术能够在特定角度精确衍射特定波段的光,从而能够生成比传统技术更清晰、色彩更真实、且极少出现视觉伪影的全息图像,显著提升了视觉体验的质量。

🚀这项新技术在实际性能指标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拥有38°的对角线视场角,以及9x8mm的静态瞳盒。这意味着用户在眼睛偏离中心位置时,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与Meta自身2020年展示的单色固定焦点系统以及英伟达2022年研发的2.5mm厚度系统相比,该原型在实际可用性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为未来更具沉浸感和舒适度的VR/MR设备奠定了技术基础,尽管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需时日。

IT之家 8 月 2 日消息,Meta 联合斯坦福大学技术人员合作研发了一项全新波导全息显示技术,相应技术旨在减薄 VR / MR 头显镜片厚度,其原型设备的光学堆栈厚度不到 3 毫米,目前相应论文已发布于《自然》期刊中。

据悉,目前主流 VR / MR 头显体积厚重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光学系统较为庞大,近年来尽管部分产品引入了“pancake”折叠光路技术,实现了设备光学折射部分“瘦身”,但相应镜片本身仍然较为厚重,难以接近普通眼镜的轻薄程度

对此,Meta 显示系统研究团队负责人 Douglas Lanman 多次公开表示,其愿景是打造一种真正像普通眼镜一样轻便的产品。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彻底革新显示技术,而本次研究正是向这一方向迈出的关键一步。

据悉,该原型显示系统采用了微型光纤耦合激光器(分别负责红、绿、蓝三原色),激光光束通过微型高速反射镜(MEMS 镜)引导进入一块定制波导镜片。该波导会将光线扩展并传输至空间光调制器(SLM),最终在眼前重建出全息图像。

与目前常见于 AR / MR 设备(IT之家注:如微软 HoloLens、Magic Leap、Snap Spectacles、Meta Orion 等产品)中的表面光栅波导镜片不同,上述系统中采用的新型波导镜片采用了体积布拉格光栅(VBG)技术,可在特定角度精准衍射特定波段的颜色光,从而能够生成更加清晰、更真实、更少伪影的图像。

Meta 强调,这一原型取得了“革命性”技术突破,其拥有 38° 对角线视场角,以及 9x8mm 的静态瞳盒(即眼睛偏离中心后仍能看到清晰图像的范围),相对于 Facebook 2020 年展示的单色固定焦点波导全息显示系统、英伟达 2022 年研发的 2.5mm 厚度波导全息显示系统等产品大幅提升了实际可用性,不过这一研究成果还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有很长距离。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Meta VR/MR 全息显示 波导技术 轻薄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