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数据资讯网-199IT 4小时前
2025年每日步行7000步可降低47%全因死亡风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揭示,每日步行7000步能显著降低全因死亡风险达47%,并对心脏病、癌症和痴呆症等疾病提供额外保护。规律步行不仅能提升心肺耐力,还有助于慢性病的防治,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也有缓解作用。然而,不正确的步行姿势,如含胸低头、内八或外八字脚、步幅过大等,可能导致损伤。专家建议,步行时应保持挺胸收腹,注意脚的姿势,并通过提高步频而非步幅来增速。同时,冠心病患者、肥胖人群以及下肢骨关节有疾病或损伤者,应避免长时间步行,以免加重心脏负荷或对下肢造成进一步伤害。

🚶‍♀️ **每日7000步的健康效益显著**:研究表明,每日步行7000步相比更多步数,更能有效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幅度高达47%。同时,这种适度的步行习惯对心脏病、癌症和痴呆症等多种疾病具有额外的保护作用,显示了科学选择运动量对健康的重要性。

❤️ **步行提升心肺功能,助力慢病管理**:长期坚持步行锻炼能够有效提高身体的心肺耐力水平,这是促进慢性病防治、降低死亡风险的关键因素。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而言,适度的步行是缓解病症、改善健康状况的有效辅助手段。

⚠️ **纠正错误姿势,避免运动损伤**:不正确的步行姿势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关键在于保持挺胸抬头、收腹的良好体态,避免含胸低头;注意双脚姿势,避免内八字或外八字;同时,应以提高步频而非过大的步幅来增加行走速度,以更科学的方式进行步行锻炼。

🚫 **特定人群不宜长时间步行**:部分人群在进行长时间步行时需要格外谨慎。例如,冠心病患者应避免过度增加心脏负荷;肥胖人群因体重过大,长时间步行可能加重下肢负担,易致损伤;患有下肢骨关节疾病或损伤的人群,长时间步行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进一步损害。

近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澳大利亚一所大学的新研究表明,每天步行7000步能显著降低健康和死亡风险,全因死亡风险降低47%,而且对心脏病、癌症和痴呆症等均有额外保护。

据了解,长期坚持走路健身可以提高身体心肺耐力水平,从而促进慢性病防治和降低死亡风险,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也可以通过适度走路来缓解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错误的走路姿势会造成损伤,我们在走路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保持挺胸抬头收腹,避免含胸低头;二要注意我们的脚,不要内八字和外八字;三是一定要注意不要步幅太大,应该通过步频来提高我们的速度。

另外,无论是走路还是其他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有三类人群不适宜长时间走路,首先是冠心病人群,长时间运动的话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容易诱发心血管事件;其次是肥胖人群,体重过大会对下肢造成过重负担,容易引起损伤;第三类是下肢骨关节有疾病或损伤的人群,走路时间过长会造成损害或疾病程度加重。

自 快科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步行 健康 长寿 疾病预防 运动科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