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R.Zen 2025-07-17 18:45 北京
“作者缺席率、海报空挂率、口头报告由代理代讲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而这些“空心议程”,正逐步侵蚀会议原有的活跃度和专业对话能力。当然,美国国内本身的科研生态也受到了反噬。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美国大学 STEM 博士学位中,46% 是发给国际学生的,其中大多数来自中国和印度 。如果签证越来越难拿、美国越来越不欢迎人,这批未来的 AI 人才就可能从源头上断供。芝加哥大学的 Rebecca Willett 教授已经公开指出:“美国限制国际博士生签证,会直接削弱我们的科研劳动力和全球竞争力。”注意,她用的词不是什么“风险”,而是“削弱” 。斯坦福计算机系主任 Sahami 也表示担忧:“这些国际学生已经是我们学术体系的一部分了。如果把他们挡在门外,他们就会去其他国家。”那这个其他国家是谁呢?别的国家可不是坐等美国失误。英国开放了 AI 人才签证,加拿大为 AI 会议专门设立快审通道,新加坡甚至设立“高校研究签证绿色通道”。还有中国香港,直接在哈佛校门口挖人,说欢迎你们全员转学来港 。NeurIPS 本次设墨西哥分会场,不只是为了让几位拿不到美签的研究者上台,也不是什么全球化愿景的新动作,是不得不做的系统性调整。会议要活下去,要有热度就得有人来;美国不给放人来参会,那 NeurIPS 就只能想办法自救了。我们在说“美国因签证问题无法承办顶级会议”的时候,并不是说美国办不出好会议,而是这个国家的政策,正让它失去这些顶尖 AI 人才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