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言霁 2025-07-05 19:02 广东
▲ (IC photo/图)
📝 作者儿时因握笔用力导致手指关节鼓起‘小山’,尝试多种方法去除均告失败,但后来将其视为用功读书的证明。
🔄 高中时决心练字,通过对比发现握笔姿势错误,尝试纠正却因不适而放弃,展现了改变习惯的困难。
🌟 作者从网友帖子和软件推送中获得启发,决定再次尝试纠正握笔姿势,并坚持21天,最终看到显著改善。
🔄 作者意识到纠正坏习惯虽痛苦,但长远来看会有益处,通过这次成功获得了‘知错就改’的信心。
🔍 作者发现正确的握笔姿势不仅改善了写字,还消除了因错误姿势形成的茧子,证明了坚持改变的价值。
原创 言霁 2025-07-05 19:02 广东
▲ (IC photo/图)
文|言霁
责任编辑|温翠玲
不少人或许都拥有像我一样的困扰——因长久握笔写字,中指远端指骨间关节会不可遏制地鼓起一座“小山”。
儿时我颇受其困。因我写字总是格外用力,手指上的茧子总是比同龄人更为明显,同学们偶尔会因此嘲笑我。
那时我想尽了办法试图将它除去:时不时用大拇指按压、偶尔用牙齿咬破、在发觉那块地方感受不到疼痛时用剪刀剪去……所有能想到的方法我全试过,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只有寒暑假几个月动笔少,那座因角质增生形成的小山才会矮下去几分。
心智成熟之后觉得有个茧子也没什么,认为它是我用功读书的证明,偶尔还会因此感到些小骄傲。直至高中语文课上,老师再次调侃我:“都说字如其人,你这字和你本人的气质一点都不符。”
我便下定决心要练一手好字。字帖买了好几本,逼着自己摹了几个月,写出来的字还是老样子。我不得不开始探寻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直到我又翻开一本全新的字帖,它的第一页画着“正确的写字及握笔姿势”。难道是这个原因?我心底生疑,将自己的握笔姿势与书上进行对比,当真相差极大。那就改吧!
纸上的图像看上去有些抽象,我没法领悟个中要领,于是去网上搜了个视频教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视频里的种种错误示范,我居然都中招了。
这下握笔姿势更是非改不可了。
我照着教程一步步重新学握笔,别扭地写下第一个字后,我崩溃了——那字奇丑无比。姿势的突然转变让我十分不习惯,我甚至连基本的横平竖直都做不到,也没办法把握住落笔点,导致写出来的字不仅东倒西歪还十分飘逸。这简直给了我当头一棒,原来的字虽称不上好看,但至少能看得过去。这么一比,还不如不改呢!
我的改正计划就这么不了了之。
再次萌发纠正握笔姿势的想法,是在前不久,某个平常的周末,我刷到了一位网友记录自己练字过程的帖子。评论区有人问帖主:握笔姿势到底需不需要改正呢?帖主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恰巧那天买到了一支很好用的笔,仿佛是天意,我决心再试试。结果和上次并无不同,是的,我又打算放弃了。纠正坏习惯的过程未免太过于痛苦。只是大数据似乎不打算放过我,软件不断给我推送有关练字的帖子,我也在评论区找到了共鸣。
“老师,改了姿势之后字写得更丑了怎么办?”
“目光放长远些,坚持下去,勇于承受痛苦,你会逐渐适应的。”
是啊,想要做出改变的我总因这一时的苦楚退缩,若将时间线拉长,未来我是否会因为这一改变而获益呢?我不清楚答案,但我决定试试。
反正现在也不用像高中那会儿每天都需要提交大量纸质作业,就算字写得丑些,除了自己看着难受,并不会给我带来其他什么坏处。这次,我真真正正开始严格纠正自己的握笔姿势。
故事的开头总是跌宕起伏,这不仅是写作方式,更是人生写实。握笔写字十余年,这个动作对受过义务教育的人来说就像吃饭走路一样稀松平常,拿起笔时我经常仍按原来的姿势握着。这种无意识的习惯总是最难纠正,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起初我总是在写了几个字以后才反应过来要换姿势,后来就想了个办法,强迫自己每次拿起笔时先不要急着动笔,而是停下来,认真握好后再继续接下来的动作。
手表上的短针转了一圈又一圈,某次课间,室友突然指着我的书赞叹:“你的字变得好好看,而且字体成熟了很多,像大人写的。”我这才发觉自己在课本上写下的字真的进步不少,而这离我做出改变仅仅过去了十余天。
一旦尝到了些甜头,将这件事坚持下去就变得不再困难。渐渐地,正确的握笔姿势开始取代错误的握笔姿势形成新的条件反射。行为学家说,改变一个坏习惯只需要21天。这听上去有些夸张,毕竟中国有句古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我细细数来,发现自己纠正握笔姿势总共就用了不过35天。
时至今日,拇指指腹偶然摩挲上中指关节,突然发觉上面的茧子消退了许多。我这才恍悟,原来茧子的形成也有握笔姿势的一份“功劳”。这纯属我的意外之喜。
现在我终于可以回答前文的问题,这回答案毋庸置疑。并且我敢肯定未来在所获得的好处面前,你会发现那些痛苦竟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细想自己的人生有多少类似先前那样的“知错不改”,不过经历了这一次成功,往后我便有了“知错就改”的信心。
(作者为江西省大学生)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其他人都在看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