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AGI之路 07月08日 14:14
迈向人人都能与AI共创的「以一当千、不落一人」的未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AI Sales Avatar的搭建过程,以及人与AI共存的愿景。作者Alec Lee分享了在Dify、Microsoft、TEN Framework社区探索AI Sales Avatar的思考,提出了“AX之道”的概念,强调人与AI共同成长、共同守护“和谐”与“自由”。文章还介绍了AX架构的结构图、TEN Framework、AI Sales Avatar的构建过程,以及迈向“80亿人共创的未来”的路线图。

🌱AX之道的核心理念是探索・共创・赋能,旨在搭建企业、开源社区与个体之间的桥梁,实现人人都能与AI共创未来的时代。

📚作者以七部古典《周易》《形而上学》《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五轮书》《六祖坛经》作为内心深处的哲学框架,构建AX之道。

🤝AI与人的三个基本原则:AI源于人的提问,AI由人所进化,AI存在的意义是守护人的自由。

🔍AX的三大行动指针:探索、共创、赋能,强调持续提出新问题,与AI协同创造,让每一个人都能掌握并善用AI的力量。

🗺️AX架构的结构图以《孙子兵法》五要素中的“天”为启发,构建以Agent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分为数据层、模型层、工具与API层、接口层、用户界面层。

🌍TEN Framework作为核心枢纽,支撑起一个以语音为主导的AI Agent生态系统,实现知识库与LLM的智能Agent、语音×LLM的处理管线、能与人实时互动与反应的数字人/Avatar的联动整合。

👥人人都能打造的AI销售化身Vendy,通过组合Dify、Azure、Trulience、Agora、Azure等平台,实现了语音交互、数字呈现与多功能反应能力。

🚀AX转型路线图基于探索、共创、赋能三个原则,旨在构建一个人人都能学习与应用的开源基础设施与社区生态,让企业的创新力、开源社区的活力、个人创造者的独立性相互连接,实现非割裂、可演化、可复制、可扩展的协同机制。

🌐迈向“80亿人共创的未来”,需要政府、企业、个体共同努力,守护“消费与劳动”之间的平衡,追求共赢,主动成长、守护自由,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共创之路。

柔弱谦下 2025-07-01 18:04 浙江

让我们彼此照见,共同探索,一起走得更远。

大家好,我叫 Alec Lee。

今天想借这个机会,分享一些我在 Dify、Microsoft、TEN Framework 社区共同探索AI Sales Avatar的搭建中的思考。虽然我的力量微薄,但如果这些内容哪怕能对你有所启发,我会感到非常幸运。

目前,我正围绕「探索・共创・赋能」这三大核心理念,致力于搭建企业、开源社区与个体之间的桥梁。

我所追求的,是一个人人都能与AI共创未来的时代——一个秉持「以一当千、不落一人」精神的 AGI 新世界。

工作之外,我通过书法沉淀内心,登山和运动强健体魄,并通过阅读经典不断拓展思维的边界。

支撑我不断前行的,不只是技术的演进,还有七部古典所给予的精神导航:

《周易》《形而上学》《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五轮书》《六祖坛经》,它们构成了我内心深处的哲学框架,也成为我构建AX之道的文化根基。

每当人生或AI转型之路感到困惑时,我总会回到这些经典中寻找方向。它们是我在 AX 实践与人生探索中的精神罗盘。

如果你在这段旅程中,对某些部分有所共鸣,欢迎随时联系我。

你也可以自由地参考此分享的内容,以你喜欢的方式带入自己的世界中。

这趟 AX(AI转型)的旅程,才刚刚开始——让我们一起继续探索下去吧。

在这次对「AI Sales Avatar的探索」项目的回顾中,我尝试借鉴《孙子兵法》的智慧,提出了五个核心轴(道、天、地、将、法),并以此为基础,分享我对未来构想、系统基础与方法路径的初步探索。

我所期望的,是一个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能与AI携手共创的时代——

一个朝着「以一当千、不落一人」迈进的AGI新未来。

在最近的几年里,我一直在企业一线推动AI转型,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一起,亲自主导过门店导览机器人、线上数字销售Agent、预算管理Agent等多个项目的导入探索。

当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我深切体会到:只要具备良好的Agent生态系统、合适的专业团队,以及持续更新的机制,生产效率实现10倍、甚至100倍的跃升,并非遥不可及。

在成本方面,也能达到80%以上的优化,也已在现实视野之中。

然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不禁停下脚步,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追求“效率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那么最终会不会被AI取代的,正是我们自己?

这个疑问让我想起了中国历史人物“商鞅”的故事——他因制定过于严苛的法令,最终反被其所害。

之后,我也有幸与一些曾参与艰难裁员决策的前辈们交流。我们在对话中共同意识到:

即便先进技术的拥抱势在必行,但如果它是以剥夺人的意义与自由为代价的,那样的未来恐怕很难称得上真正的幸福。

于是我开始自问:

是否存在一条道路,不是让AI取代人类,而是与人共同成长、共同守护“和谐”与“自由”的可能?

这便是我后来所称的“AX之道”的起点。

一个承载着我愿望的方向——「以一当千、不落一人」

在一次机缘下,我接触到了 Dify 社区,也由此延伸至对 Microsoft 与 TEN 等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探索。

无数个夜晚,与开发伙伴们反复测试、共同验证,最终我们构建出了一个从零到一可复现的 AI Sales Avatar 方案,并将其完整文档化,公开分享给全球开发者。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坚信:

企业、社区与个体,完全可以从各自的位置出发,共同共创一条“多赢的未来”。

这套初步的框架,是我在向古人学习的过程中,一点一滴描绘出来的。

它所追求的,不是被AI取代,而是与AI共同成长,守护我们所珍视的自由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在进入AI Agent、架构设计与转型路径的讨论之前,我想先分享《论语》中的一句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这样的相遇,怎能不令人欣喜呢?

这句话一直铭刻在我心中。它不仅承载着儒家对友情与共鸣的重视,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对这段旅程起点的感受。

如果今后有缘能与你在某个时刻、某条路径上相遇,我会感到非常荣幸,愿能一同踏上这段AGI时代的旅程。

对我来说,所谓「AX之道」——「以一当千、不落一人」,并不只是导入AI工具、或重塑系统架构的过程。

它更是一种跨越文化、国界与领域的探索、共创与赋能的精神

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是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将未来托付于他人,而是选择与伙伴一起,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我们的AGI新世界。

如果你能够读到这里,我相信,我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心意上的共鸣。

我也由衷地感到高兴——

即使我们曾走过的道路相距遥远,今天的相遇,本身就是一份特别的缘分。

在本页中,我想介绍贯穿整个文档的一组核心问题结构。

我从《孙子兵法》中提到的“五事”——即「道(愿景)」「天(时机)」「地(生态)」「将(领导)」「法(方法)」——中获得了启发,尝试从战略的角度,对当前这个急速变化的世界中所面临的AI转型(AX)进行重新思考与系统化重构。

为什么要借用《孙子兵法》的“五事”?

当AI技术飞速演进的今天,我们往往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竞争」「技术」「效率」「成本」这些显性指标上。

但在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考量背后,我们却常常忽视了真正重要的内容:整体架构,生态系统、操盘之力、方法论——更不用说“人心”本身的重量

《孙子兵法》提醒我们:

真正的胜利,并非依靠工具本身带来,而是基于共同愿景与方向的共鸣与协同。

基于这五个古典原理,我尝试将其重新诠释到现代AI转型的语境中,并对应设立了Q1到Q5这五个核心问题。

如果这五个问题,能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为那些正在探索前行方向的朋友们,提供哪怕一丝思路或参考,那将是我最大的荣幸。

Q1|与AI共生的「和」是什么?

在AI加速进化的当下,我们必须直面一个本质性的提问:

如果一切都可以被AI所替代,人类还剩下什么样的角色?

过去,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围绕「劳动—赚钱—消费」这一模式运转的。

但如今,AI已经能够写文章、作曲、设计,甚至参与决策。

人类作为“创造者”的身份,不再理所当然;我们正在逐步转变为一个“仅仅消费”的存在。

正因为如此,我选择将这场AX探索的起点,放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上:

在人与AI之间,究竟需要怎样的「和谐」?

阴阳中的「消费」与「创造」的平衡

在这一页中,我借用了「阴阳」的框架,来表达对“平衡”的思考。

阴的一面,代表「消费」——如饮食、购物、娱乐;阳的一面,代表「创造」——如写作、开发、构建。

在AI时代,我们不能只是被动地消费AI所生成的一切。

我们必须在AI的支持下,重新找回“创造”的能力与身份,回归为「创造价值的一方」。

AX(AI 转型)并不只是构建 Agent 生态系统或组建技术团队那么简单。

它更意味着,在一个智能系统将持续演化、持续更新的时代里,对“人类角色”的重新定义

在我看来,若想真正实现人与AI的共创,我们首先应当回到人与AI之间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

AI与人的三个基本原则:

AI源于人的提问它的诞生,正是因为我们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追问的姿态所引导而来。AI由人所进化它的进化,依赖于我们所提供的数据、算力、模型,更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所投入的“生命(时间)”。AI存在的意义,是守护人的自由它并非为了取代人类而存在,而应在「以一当千、不落一人」的理念之下,我们共同迈向一个人人皆能与AI共创的AGI新世界。

基于这样的信念,我进一步将AX的行动准则整理为以下三点:

AX的三大行动指针:

探索(Exploration)
 持续提出新问题,勇敢探索人人与AI共创的路径。

共创(Co-creation)
 与AI协同创造,追求的不再是对抗,而是和谐与协作。

赋能(Empowerment)
 让每一个人都能凭借自身意志,真正掌握并善用AI的力量。

这不仅是一种技术路径,更是一种价值选择、一种新文明的构建方向。

如果你也正在寻找“如何与AI共同走向未来”的方式,也许我们可以在这条AX之路上彼此交流、携手前行。

何为“和”?

我是这样理解的:

“和,是在不夺走彼此自由的关系之上,开出的一朵花。”

我始终相信,这句话将成为指引我们走向未来的一句箴言——

无论是人与人,还是人与AI,唯有在互相尊重、彼此成全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走得长远,走得深远。

Q2|什么是AX架构的结构图?

在 Q1 中,我们探讨了“怎样推进AI转型”——也就是关于人与AI共存的愿景。

而在 Q2 中,我们将视角转向“如何将这一愿景落地”,聚焦于架构与系统的层面。

为什么说「天」至关重要?

这个全景图,对应于《孙子兵法》五要素中的“天”,即时机。 但此处所说的“天”,并不仅仅是“何时启动”。

更关键的是:

“我们究竟要构建怎样的AX未来?为了那个目标,现在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尤其是在AI迅速演进的今天, 真正的竞争优势,不在于追逐眼前的流行技术, 而在于是否能够描绘出中长期的系统蓝图,并率先着手打好基础。

从“散落式”到“以Agent为中心”的生态系统构建

长期以来,企业内部的数据与业务系统被划分为财务、人事、CRM、ERP等各个孤立的部数据孤岛。 但在AX的时代,我们需要从这种割裂的系统中走出来,转向以“实时内外数据 + AI模型”为核心,构建整体协同的“Agent生态系统”

上面所展示的图,是我目前为止所整理的AX(AI转型)架构的整体蓝图

具体来说,整个结构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数据层

外部数据:如财务信息、统计数据、市场趋势等

内部数据:如人事系统、CRM、ERP 等业务数据

→ 汇聚到统一的数据湖中,构建具备「AI Ready」特性的数据库基础

中间层

模型层:如 GPT、Deepseek等开源和闭源的大语言模型(LLM)

工具与API层:如搜索、语音识别、推理模块等工具群

接口层

用户界面:如数字人(Avatar)、聊天UI、实体机器人等交互终端

最终,这些层将形成联动,构建起支持整个AX管理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架构”

当前,许多组织还处于通过鼓励的PoC验证的“点式导入AI”的阶段。

但我相信,能更早意识到这一整体现实架构的重要性、并率先动手搭建基础平台的组织将在真正“时机成熟”之时,展现出超越性的价值。

在AX时代,所谓“天时”,不仅仅是“何时行动”更是一种关于“为怎样的未来提前做好准备”的洞察力和战略判断。

Q3|从 TEN 框架看到的 AI 世界是什么?

在 Q3 中,我们聚焦于《孙子兵法》五要素之一的「地」——也就是生态系统。

我们将思考一个关键问题:Agent 究竟在怎样的应用场景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正如我一直相信的那句话:

“Agent 并不是孤立运行的工具,唯有在一个能够引发共鸣的生态系统中,它的真正价值才能被激发出来。”

本页将分享 TEN Framework 如何作为核心枢纽,支撑起一个以语音为主导的AI Agent生态系统,以及它背后的结构与运作逻辑。

整体流程如下:

来自 AI Ready 数据库 的数据,流入 Dify 这样的 Agent 构建平台

在此基础上,TEN Framework 实现了如下模块的联动整合:

  融合知识库与LLM的智能Agent  语音 × LLM的处理管线(包括语音识别STT、语音合成TTS、实时通信WebRTC等)  能与人实时互动与反应的数字人/Avatar

通过这种协同架构,TEN 不仅仅是支持文本的对话机器人平台,而是构建出一个具备语音能力、可具象化、实时互动的多模态AI Agent系统

我所理解的「Agent Native的生态系统」的一种理想形态。

不再是零散拼凑的工具集合,而是一个多元要素协同不断进化的不同生态系统的协同

这一层的“地(生态)”,不仅关乎平台技术本身,更体现了一个Agent是否能够长久运行、持续进化的土壤与支撑环境

如果你也正在构思可规模化部署的AI Agent系统,那么理解这种生态观,或许会是一次极为关键的起点。

https://github.com/TEN-framework/TEN-Agent (二维码自动识别)

http://weixin.qq.com/r/mp/cHWrsxnEvETDrV3Q9yBi (二维码自动识别)

https://discord.com/invite/8Tpq4AcN9c (二维码自动识别)

Q4|人人都能打造的AI销售化身,究竟是什么?

[CN – Microsoft MSDN]

极客说|AI Sales Avatar 探索

[EN – TEN Official Blog]

TEN Framework - Build Real-Time Multimodal AI Agents

https://theten.ai/blog/exploring-the-ai-sales-avatar

[JP/ CN/EN/ – Dify Official Docs]AIセールスアバターの探求 - Dify Docs

https://docs.dify.ai/ja-jp/learn-more/use-cases/build-ai-sales-avatar

AX时代的建设者,不只属于政府与企业

与各社区共同探索和创造上述AI Sales Avatar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 推动AX新时代的,不仅是政府、企业等“大组织”, 个体与社区同样可以成为时代的创造者与引领者。

因此我相信,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将”, 即便是普通个体,也具备引导方向、带动生态的潜力。

我们正站在这样一个转折点上——

“人人皆可成为引路人。” 唯有那些敢于描绘自己道路,并将其转化为地图的人,才真正有可能引领他人。

在这场围绕人人可复现的「AI Sales Avatar」的生态协同探索和技术文档整理上,说实话,起初我并未想到,竟能与 Dify、TEN、Microsoft 三方的开发与业务团队如此深入地共同推进、彼此成就。

更未曾预料,这项实践成果会被各个平台收录为官方文档进行发布,这让我深刻感受到社区共创的力量。

衷心感谢这段因「探索・共创・赋能」的共同精神而结下的珍贵缘分。

对我个人而言,这个项目不仅是一场技术实验,更是一段充满学习、反思与成长的旅程。

我要特别感谢在深夜与周末也给予支持与共鸣的各位平台老师,正是你们的支持和指导,才使这一愿景逐步成真。

这次我们构建出的是一个“会听、会想、会答、会现身”的AI销售化身,她的名字叫「Vendy」

这次我们将 Dify、TEN、Trulience、Agora、Azure等平台组合起来,成功构建出了一个具备语音交互、数字呈现与多功能反应能力的AI Sales Avatar的原型

各平台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以一当千、不落一人」的起点,是从可复现开始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段实践所证明的一个事实:

在传统企业中,从构想到实现这样一套系统原型,往往需要3至6个月,预算在1,000万日元左右。

但如今,在AI工具与开源社区的支撑下,

即便是个人,基于我们整理出的这份技术文档、可几乎零成本地实现这套系统。

本项目的架构图、模块组成与完整流程,正如上述页面所展示,已整理为中文、英文、日文三语技术文档。

如上图相关内容已收录于 Dify、Microsoft MSDN、TEN等平台的官方资料中,面向全球开发者开放发布。

任何人只需按照文档步骤,便可完整复现整个系统。

如遇技术更新或硬件差异,也可借助 AI 的能力,辅助部署。

前不久,一位好友对我说:“我按照你们的文档做了一遍,尝试搭起来了。”

那一刻,我心中浮现出一个念头——

这,就是「以一当千、不落一人」的起点。

Q5|迈向「80亿人共创的未来」——从“法 / Method(方法)”的角度出发

最后这一问,Q5,我们聚焦于《孙子兵法》五要素中的「法」——也就是方法与运营的维度,思考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在这条AX之路上,什么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践的路径?

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我开始反复向自己发问:

我们该如何将这个愿景真正落地?所谓“80亿人共创的未来”,到底应该长成什么样?

带着这些问题,我重新审视了「AI Sales Avatar」项目带来的实践经验,并据此开始描绘一份AX转型路线图(AX Transformation Roadmap)的初步草案。

虽然它现在仍只是「v1.0」的雏形,但我试图将它建立在三个简洁而本质的原则之上:

探索(Exploration)

以“AI与人类的和谐共存三大基本原则”为底层哲学,构建一个人人都能学习与应用的开源基础设施与社区生态

AX的起点不应是提示词,而是问题。只要你有问题、有热情、有想法,谁都能加入共创。

共创(Co-Creation)

让企业的创新力、开源社区的活力、个人创造者的独立性相互连接,构建一个非割裂、可演化、可复制、可扩展的协同机制。

在AI时代,真正有生命力的生态,不是由一个中心控制的体系,而是涌现型、共振型的网络结构

赋能(Empowerment)

我们不应只是被动“使用”AI,而应通过AI实现主动的设计、自主的创造、自觉的掌控。

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双手,设计工作流程、搭建Agent、开辟未来。

AX之道,不是少数精英的舞台,而是属于世界每一个普通人的创造之路。

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们持续践行这样的原则:

哪怕只是一次对AI的探索、一次与他人的协作、一次自我构建的尝试,它都将成为我们共同迈向AX时代的一小步

也许脚步微弱,只要方向一致、精神共鸣,80亿人就能一起,真正走出一条属于我们的共创之路。

“千日的修炼为锻,万日的修炼为炼。”

AI转型之路,绝非能速战速决,而是一场持久战。构建、尝试、失败、学习——再一次次循环往复。

正是在这样的长期积累中,我切身感受到:真正的变革,从来都需要时间与耐心去打磨。

我们所追求的,不只是工具的导入,也不仅是平台的搭建。

我们所期望的,是一个未来——人人都能主动建立与AI的伙伴关系,共同创造,并守护自己与家人的自由。

透过这段围绕「AI Sales Avatar」的探索,我们所获得的,不仅是一套技术流程,更是一条横跨哲学、技术与方法论的共进化路径,是指引我们迈向 AGI 新时代的一枚罗盘

当前主流关于AI的叙事,大多围绕「竞争」「技术」「效率」「成本」展开。

但随着AI浪潮不断推进,所有组织终将面对一个避不开的问题:

“我们要如何重构人类与AI的关系?要如何扩展人与AI协作的可能性?”

如果这个世界上——

那么,我相信,这条AX之道,这段「AI Sales Avatar」的探索,以及今后的AX全链条的构建,就将持续拥有它的意义。

人人可复现的 Agent 搭建,不只是一次技术验证,更是这个时代中,人与AI共进化的真实实践。它将作为一份有生命力的参考,陪伴我们走过漫长的协同演化之旅。

如果你也正在走着类似的路径,又或者已经开启了属于你自己的 Agent搭建之旅——

我真诚地期待,能听到你的故事。

让我们彼此照见,共同探索,一起走得更远。

JP:https://note.com/alec_lee/n/n551e10287e57

EN:https://medium.com/p/e6d1ab8616be/edit

KR:https://reurl.cc/Gn0nQp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转型 AI Sales Avatar AX之道 Dify Microsoft TEN Framework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