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李子园创始人李国平之子、“90后”李博胜正式接任总经理。这一代际传承背后,是区域品牌在增长瓶颈与健康化浪潮中的“破局之战”。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民营经济正步入代际传承的密集更迭期:超80%的民营企业为家族掌控模式,且当前正处于二代接班的关键窗口期
一、李子园换代:甜牛奶帝国的突围实验
2024年12月30日晚间,李子园发布的一系列人事变动公告,创始人李国平之子——李博胜受聘为公司总经理正式接过公司管理接力棒。这一变动意味着李子园开启了二代接棒的新局面,与家族企业一道步入而立之年的李博胜,自此开始续写李子园的品牌新篇章。
1. 李子园过度依赖甜牛奶,产品结构单一营收“0”增长
李子园自1994年成立以来,凭借甜牛奶产品占据江浙沪早餐市场,但过度依赖单一品类(甜牛奶贡献超95%营收)、区域市场局限(华东占比50%以上)以及高管减持风波,使其陷入增长停滞。
自2021年起,李子园营收陷入几乎“0”增长甚至下滑的困境,2021-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14.7、14.0亿、14.1亿和14.2亿元。而净利润在2024年也出现下滑,同比减少5.6%。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勤策消费研究
这种业绩的不佳表现,与 核心大单品甜牛奶的市场遇冷 紧密相关。尽管在含乳饮料市场中,以甜牛奶饮品销量计算,2024年李子园的市场份额接近 50% ,含乳饮料业务收入占比常年维持在 95% 以上。但随着近年 以茶类饮料为代表的健康化饮品持续受消费市场 追捧,甜牛奶这一品类饮品受挤压,营业收入也难有增长,五年复合增长率仅 6.4% 。这表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即使拥有高市场份额的大单品,也难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勤策消费研究
在2023-2024年上半年,虽然公司积极推出 无菌灌装杯装果汁饮料、气泡奶风味饮料、果粒果汁饮料、每日五黑等新产品 ,但这些新品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仍不到 3% ,“第二增长曲线” 迟迟未能形成。这种单一的产品结构,使得企业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缺乏足够的缓冲空间和抗风险能力。一旦甜牛奶市场出现问题,企业的整体业绩就会受到严重冲击。
图片来源:京东李子园旗舰店
2. 革新李子园:顺应消费趋势,拥抱新零售
李博胜上台后,从产品及渠道 继续加码 :一方面,李子园 顺应消费趋势,多元化产品渠道 ,以健康多样产品矩阵革新品牌印象;另一方面,从渠道端企业积极 拥抱新零售,加码电商渠道,打造新饮用场景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李子园净利润达 6,617万元 ,同比大增 16.2% 。
首先,在产品迭代层面,公司于2025年推出首创 “中国6零配方” 维生素水(“0糖、0脂、0卡、0防腐剂、0香精、0添加色素”),精准卡位功能饮料赛道,同时开发无蔗糖甜牛奶和“每日五黑/五红”植物蛋白饮品,以 健康化升级传统优势品类 。
图片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同时渠道方面,李博胜多元拓展,积极拥抱新零售。电商端,2025年李子园整合搭建全平台销售网络, 统一梳理线上价格体系 ,3月启动直播业务后,电商渠道实现 显著增长 ;线下则积极开拓 零食量贩、早餐餐饮等新兴渠道 ,重点深耕江浙沪、西南及华中优势区域的早餐与小餐饮市场。同时,规划以250ML维C规格的维生素水切入零食量贩渠道,并与711、罗森等便利店展开合作洽谈,形成 “电商引流+量贩便利店销售” 的协同模式,后续将逐步向传统流通渠道渗透。
图片来源:京东李子园旗舰店
二、中国快消品企业接班潮:换代案例分析
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民营经济正步入代际传承的密集更迭期: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统计表明,超80%的民营企业为家族掌控模式,且当前正处于二代接班的关键窗口期;聚焦食品饮料行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未来五年将有68%的头部食饮企业面临代际传承这一系统性挑战,触发超4.3万亿市场价值的重构与再分配。
数据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1. 康师傅创二代驱动净利润逆势增长:
2018年底,魏应州辞任康师傅控股董事会执行董事兼主席职务,其长子魏宏名接任董事会主席,三子魏宏丞担任董事会执行董事,二代正式掌舵康师傅。
魏氏兄弟毕业于世界名校,拥有海外学历和工作经历,与父辈行事风格不同。他们主导与多家国际级顾问公司推动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集团经营管理系统发展蓝图等重大专案,促成康师傅与星巴克、迪士尼等国际级战略伙伴的合作,并推动快消品市场研究系统TMRS的规划。在他们的带领下,截至2024年,康师傅归母净利润达到了 37.3亿元 ,同比大增 19.8% 。
图片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 宗馥莉铁腕改革重塑娃哈哈破局之路:
2024年8月,宗馥莉接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她进行管理层大换血,宏胜系高管全面入驻,45岁以上员工面临合同改签,切断 “千股分红” 传统福利;重构销售体系,摒弃 “联销体” 模式,推行 “销售额竞标制” ;打造绩效至上文化, 以“岗位绩效干股制”替代“大锅饭” ,末位 10% 员工奖金遭扣减。但也取得了一定成效,2024年集团营收恢复至 700亿元 ,接近十年前的巅峰水平,电商渠道占比 提升25% 、新品研发周期 缩短60% 。
图片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企业改朝换代的战略变更逻辑与共性
代际传承在快消品行业中,绝非仅仅是权力的简单交接,实则是一场深度的商业基因重构,这一过程促使企业战略变更呈现出三大关键方向:
1. 从“大单品依赖”到“生态化产品矩阵”
在产品战略上,企业正从 “大单品依赖” 迈向 “生态化产品矩阵” 。以李子园为例,长期凭借甜牛奶这一大单品驰骋市场,但为突破发展瓶颈,积极推出维生素水、植物蛋白饮等新品,拓展业务边界。娃哈哈也不例外,加码气泡水、即饮咖啡品类, 努力降低对单一品类的依赖 。与此同时,数据驱动研发成为行业新趋势。香飘飘通过深度挖掘电商数据,精准洞察Z世代消费偏好,成功定制出“半糖芝士”等网红单品,精准击中年轻消费群体的 需求痛点 ,为品牌注入新活力。
2. 从“渠道霸权”到“场景渗透”
渠道战略层面,企业从 “渠道霸权” 转向 “场景渗透” 。当下,渠道呈现明显的分化态势,传统经销商体系逐渐向 “便利店+量贩店+社群电商” 的立体网络转型。李子园与零食很忙合作,借助其渠道优势,进一步下沉市场;旺旺进驻抖音直播间,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触达更多年轻消费群体。此外,场景定制成为产品开发的新方向。针对 早餐、露营、办公 等不同场景,企业纷纷开发专属产品。例如三全推出 “微波炉3分钟” 速食系列,精准匹配消费者在快节奏生活中的便捷用餐需求,极大地拓展了产品的应用场景。
3. 品牌战略变更/从“经验决策”到“数据赋能”
在决策方式上,企业正从 “经验决策” 升级为 “数据赋能” 。康师傅建立MIS系统,实现全链路数字化,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库存周转率大幅提升 30% 。李子园通过 构建会员体系,深入分析会员消费数据 ,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成功 提升复购率 。组织文化也随之变革,刘畅在新希望推行 “数据否决制” ,减少经验主义对决策的干预,推动企业决策更加科学、精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换代过程中可能引发企业内部的动荡。如娃哈哈在宗馥莉改革过程中,老员工对 “严苛新政” 抗议,经销商体系也出现动荡;维他奶在发展过程中,内地市场掌舵人的频繁更替,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企业战略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
但同样,新的接班人往往带来新的理念和思路,有助于企业进行创新变革。例如宗馥莉在娃哈哈推动的销售体系重构和新品研发周期缩短,提升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魏氏兄弟在康师傅推动的与国际级战略伙伴的合作,拓展了企业的业务领域和市场影响力;李博胜在李子园推动的品牌年轻化战略, 增强了品牌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吸引力 。
正如宗馥莉所言: “企业传承也是一种创业。” 当4.3万亿市场价值的权杖移交至新一代的手里,这场代际实验的成败,将决定中国快消品未来十年的竞争格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勤策消费研究”,作者:专注消费的,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