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6月30日 11:04
四步制胜,一张画像表,轻松收服刺头员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针对团队中“老油条”员工的管理问题,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探讨了“老油条”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文章首先区分了“刺头”与“老油条”的不同,并提出了针对“刺头”员工的P.A.C.E.处理模型。随后,文章详细分析了“老油条”的形成原因,强调了在标准模糊、缺乏公平的环境下,员工容易“老油条化”的现象。最后,文章提出了处理“老油条”的主要原则——创造相对公平的环境,并根据主动和被动“老油条”的不同特点,提供了相应的处理建议。总而言之,文章旨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职场中的“老油条”问题,维护团队的健康发展。

🧐“刺头”员工的特点包括专业能力强、业务产出高,但同时也存在挑活、协作能力差等问题。处理“刺头”的关键是识别其是否为单点,以及是否影响团队合作。

🎯针对“刺头”员工,P.A.C.E.处理模型包括:Profile(精准画像)、Align(目标对齐)、Control(行为控制)和Elevate(提升或替换)。

🤔“老油条”的形成往往源于在标准模糊的环境下,通过投机取巧或不公平待遇获得了高回报。主动型“老油条”投机取巧,被动型“老油条”则因不公平而“躺平”。

⚖️处理“老油条”的关键是创造相对公平的环境,包括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容易背锅的团队吃亏。根据主动和被动“老油条”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文章强调,刺头与老油条的出现是组织管理中的正常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团队文化、管理机制及目标对齐的问题,需要通过营造公平的环境来解决。

这节的棘手问题是如何处理令人头疼的老油条?这里给出一个真实咨询案例:

团队现在25个人,有几个精英游离于团队之外,能力相对其他员工来说强很多,但是只愿承担专家角色、且挑活,他们知道自己核心竞争力在老板和客户评价层面。

团队的下限我花了一段时间做标准化类的工作,能通过其他人员来保证,基本不会出问题,我现在是要做拔高上限的事情了,其他人员更多的还是考虑性价比,综合素质一般,提升起来需要时间。

之前没用心管他们,稳住不出问题为主,现在我希望能激发这几个人,他们有积极性的话,是有能力拔高上限的,但我其实没有多余的资源给他们,我只能微弱控制他们的绩效薪资和年终奖,但如果我靠绩效手段强压,他们可以随时反弹投诉,我们角色不一样,同归于尽我划不来。

另外这些游离的人因为不承担日常工作,对其他成员的心态产生了影响,也要及时处理和平衡。

大概这么个事,我的思路还是从机制入手,尽量设计一个透明的角色定义,比如给他们套专家头衔,直接把特权放明面上作为福利,但是也把相应义务明确,让他们重新做就职承诺,不过他们可能也不吃这一套。

还有一种思路就是让现在团队学会他们的思路和技能,至少看上去学会了,先把他们在公司的不可替代性打破,这样他们可能才认为大家是平等谈话,然后再通过一些合作项目同化他们,后续不管是给他们更多管理权利还是给他们更多特权都行,看他们需求。

这几个人都是老油条了,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但是共同点是换了好几个领导都处理不了,最后公司强行丢给我的,这也说明公司也不想放弃这几个人。

我最后的退路就是做一些尝试以后自我放弃,承认我不行了把人再丢回给公司,人我管不了,让公司再重新给我更多时间或者资源,不过不到最后我也不想这么干,不符合我人设。

如案例所述,这位经理正在遭遇在管理体系上最为烦躁的问题:如何处理老油条与老油条。

要探讨如何处理,先要回归本质:什么是刺头与老油条?

一、什么是刺头

在组织中,刺头又称为独狼员工,根据这些年的经验,独狼员工的特点如下:

    专业能力强;

    业务产出高;

    挑活挑人;

    自大自满;

    杠精;

    协作能力极差;

    ……

以上是他们普遍特点,其中优点如专业能力强、业务产出高倒不是经常出现,但挑活与不好惹这些不好的点,他们却很统一。

也就是因为他们不好惹,所以很多经理会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这会导致他们价值观进一步变形。

其实,如果仅仅是影响个人,还是小问题,只不过这些人不加制止会导致严重的业务单点,那时候处理起来就很麻烦了。

一旦独狼员工,成为单点问题,那将会是噩梦的开始!

单点问题

首先,定义下单点:

如果这个业务只有你知道,没有你业务就要崩,那么你是业务单点;

如果你是团队Leader,团队没有你就会停止运转,你离职可以带一大批人走,那么你是管理单点;

单点问题如果已经形成,那个单点本身会抵抗削弱自己不可替代性的动作,加之独狼员工的不好惹属性,处理起来是很棘手的……

处理思路

只是独狼员工的话,其实处理起来不算棘手,顺序方面注意一点就行:

    首先,要得到老板授权。老员工多与公司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纠葛,其中有台面上的历史功绩,也有台面下的骚操作,老板没授权,这个事情就做不了;

    其次,要消除单点。如果老员工已经造成单点问题,那就一定要保证其工作不会掉到地上,单点问题解决不了,就只能投鼠忌器;

    最后,才考虑能力问题。独狼员工往往有些特殊天赋,在可控的情况下,还是要尽量利用,使用得宜可以明显提升团队上升;

综上,要收服单点独狼条,有三点必须做到:断其关联、去其爪牙、重塑目标,以下是过往形成的一套方法论,大家可参考:

二、刺头员工处理模型

Profile

识别刺头员工的特质、问题与潜力:

    能力画像:了解刺头员工的优势和潜在贡献。

    行为画像:分析其行为特质,确定是否有反抗权威或拒绝合作等行为。

    潜在价值评估:判断是否值得培养或应替换。

这里的关键是刺头员工是否具备不可替代的能力?行为是否影响团队合作与士气?

刺头员工是否属于单点,有无不可替代性,这是最重要的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Align

通过沟通对齐目标,确保刺头员工与团队方向一致:

    深度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动机,消除误解。

    明确共同目标:帮助刺头员工认识到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的关联。

    授权与责任:给予适当自主权,并设定明确的责任边界。

这里的关键点是:刺头员工是否愿意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对齐?

说白了也就是:他愿不愿意服从你,至少遵循最基本的团队规则。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高端的老油条,说话具有一定隐蔽性,要注意甄别。

Control

设定行为规范与考核标准,控制其影响范围:

    设定行为界限:明确团队规则,防止不当行为。

    解决冲突:及时化解冲突,保护团队和谐。

    反馈与调控:定期评估,及时调整不当行为。

刺头员工怎么说不重要,还是得看他怎么做,要看他实际行为是否接受行为规范?

也就是说,刺头员工是不是听招呼。

Elevate

收服成功或果断替换:

    持续挑战:给出更多任务激发潜力。

    适时劝退:管理无效时果断调离或劝退。

    提升团队文化:通过管理刺头员工,提升团队文化氛围。

思考两个点:

    刺头员工是否在挑战中表现出进步?

    管理无效时是否果断调整?

这里的前提是,你在不停的拉扯过程中已经获得了绝对授权,否则都是扯淡。

P.A.C.E. 核心理念

    精准画像:深入分析能力和行为,客观评估影响。

    目标对齐:确保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一致。

    行为控制:设定清晰规则,控制负面影响。

    果断提升或替换:及时决策,维护团队效率与和谐。

这个刺头处理模型可以帮助一线经理更好地管理刺头员工。

如果要面对更高端的独狼老油条,虽然框架差距不大,但实际处理起来要棘手很多,我们下节内容再探讨,接下来是老油条的问题。

三、什么是老油条

区别于刺头,老油条其实是在职场环境学坏了的存在,处理起来会简单很多。

其实,谁年轻时候还不是个孩子,老油条也不是第一天就形成的。一般来说,形成老油条的最大原因是:

在标准模糊的工作环境下,阴差阳错吃到了ROI超高的红利,并且“上瘾”了!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

大家可以盘点下手中的工作,其实很多工作是没有明确的好坏标准的。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清晰制定标准成本过高,二是项目多变,标准维护困难。

总而言之就是:很难保证工作中的事项100%有标准;

在标准模糊的前提下,付出了10%的努力,吃到了100%的红利,并且身边有付出100%,只吃到了不到80%红利的案例!那么就糟了……

于是有两类人逐渐演变成老油条了:

    主动老油条,投机取巧、能说会道,有了几次小投入、高收益的工作体验后,逐渐老油条化;

    被动老油条,踏实努力,老是背锅,有了几次高投入,却拿不到应得收益的情况下,逐渐老油条化;

虽然都是老油条,但还是属于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想要不劳而获;一种觉得不公平。

所以,老油条未必跟工作年限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处于特殊的环境,年轻人也有可能变成老油条,毕竟眼高手低可不是老油条的专属名词。

如何处理

了解到老油条形成的过程,那么处理方式就清晰了,主要原则是:能用则用,不能则换。

在没有神秘力量干预的情况下,很好处理,核心措施是创造相对公平的环境:

    第一是不要让老实人吃亏;

    其次是不要让容易背锅的团队吃亏,比如越是下游的团队越容易成为垃圾场;

具体处理时候要注意辨别,首先定位清晰这个同学是主动老油条还是被动老油条,这个辨别方式其实比较简单:被动老油条,至少会将自己的工作做好。

反之,如果有人对于手里的问题,不反馈也不解决,时间过了很久,突然被人提起,给了一个跟自己没有关系的原因,那么就要注意了。

被动老油条很好处理,公正的对待就行。

对于主动老油条,首先要看对方是否要“抗争到底”,如果服从性较高也不用“赶尽杀绝”。

毕竟“人无完人”,我们用一个人更多的要看到其优点,要相信有人会“一时糊涂”而走了歪路,给予指正即可。

要注意,人是有惰性的,不要妄想去消灭老油条,80%老油条很好处理。

四、结语

其实,如果大家对第一章内容了解较深的话会比较清晰:刺头与老油条更多是评价失效的产物。

而无论是刺头员工还是老油条,他们的出现都是组织管理中的正常现象,背后往往折射出团队文化、管理机制以及目标对齐上的问题。

这些都可以通过营造公平的环境,被逐步拉回正轨。

而且如果仅仅是刺头或者老油条,其实都是小Case,翻不起什么大风浪,大家依靠前面的方法论都能解决。

但是,如果是单点+刺头+老油条这种结合体,那就不是那么简单能处理的了,关于如何处理极品老油条,我们下节再继续。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老油条 刺头 员工管理 团队建设 管理策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