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三类资产”的研究思路出发,回顾了上半年A股市场的研究和路演工作,并对过去半年A股市场的表现进行了梳理和复盘。文章分析了哪些研究框架能够有效预判市场,哪些框架需要进一步迭代,并探讨了如何识别“新三类”资产——经济周期类、稳定价值类、景气成长类,把握有持续投资价值的标的。
🤔 **重新划分A股资产类别**:将A股资产重新划分成“经济周期类”、“稳定价值类”和“景气成长类”三类,分别对应需求侧、供给侧和产业周期,更准确地反映不同资产的特性和投资价值。
📈 **经济周期类资产**:主要交易需求侧的β,ROE随经济周期波动,如周期性行业、基建等。
🛡️ **稳定价值类资产**:主要交易供给侧的α,ROE相对稳定,如消费、医药等行业。
🚀 **景气成长类资产**:分为主题投资和景气投资,ROE有其独立产业周期,如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
💡 **构建新的研究框架**:通过重新划分资产类别,构建新的研究框架,更有效地识别市场机会,把握不同宏观背景下的投资策略。
🎯 **寻找持续投资价值**:通过深入研究三类资产的特性和投资价值,找到有持续投资价值的标的,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
A股市场半个赛季一晃而过,是时候停下来对上半年的A股研究和路演工作做一个总结了。
本篇文章,将从“三类资产”的研究思路出发,谈谈上半年路演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反思,同时对过去半年A股市场的演绎做一些梳理和复盘,看看哪些研究框架很好的预判了市场,哪些研究框架还需要继续迭代。
一、关于【三类资产】研究框架的再认识
首先把之前的策略框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核心思想是把A股的资产重新划分成为三类,分别是:
① 【经济周期类】资产,主要交易需求侧的β,ROE随经济周期波动;
② 【稳定价值类】资产,主要交易供给侧的α,ROE相对稳定;
③ 【景气成长类】资产,分为主题投资和景气投资,ROE有其独立产业周期。
自然有很多投资者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划分三类资产?
......
编者按:针对A股策略研究方面的痛点,华尔街见闻大师课团队邀请2023年新财富策略研究最佳分析师第一名、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打磨推出见闻大师课「A股策略方法论」。
在本期课程中,刘晨明将从策略研究的难点和重点讲起,直面近年来传统策略指标的局限。凭借着对数据的敏锐观察和紧密跟踪,结合了过去几十年国内外“牛市”与“熊市”的市场表现特征,刘晨明对传统的策略研究框架和资产分类进行了“重塑”,提出识别“新三类”资产——经济周期类、稳定价值类、景气成长类,把握有持续投资价值的标的。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让你建立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甄别不同宏观背景下的市场核心交易变量,找到受益的最优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