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 最热文章 05月05日 12:05
就在上周五,“美元、美债双杀”之下,有人爆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新台币对美元汇率出现罕见暴涨,表面原因是贸易乐观预期,实则是台湾寿险巨头为对冲美元敞口而引发的连锁反应。这些寿险公司长期持有大量美元资产,却以新台币融资,造成严重的货币错配风险。美元贬值叠加美国高利率,使得他们面临资产价值下降、对冲成本高企以及美债亏损三重风险。若美元持续疲软,可能引发新台币进一步升值,甚至导致偿付能力危机,这或许是全球金融重构的前奏。

💰台湾寿险业面临结构性错配风险:寿险公司持有大量美元资产,却以新台币融资,造成高达4600亿美元的货币错配,占台湾GDP的60%以上。

⚠️三重风险叠加:美元兑新台币贬值导致资产价值下降;货币对冲成本高企吞噬利润;美债收益率走高造成资本损失,这使得台湾寿险业面临巨大挑战。

🏦不彻底的对冲策略:寿险公司虽有对冲,但仍有约2000亿美元的美元资产没有保障。远期对冲成本高昂,且部分对冲工具(如NDF)在兑付压力下几乎无效。

🌪️美元疲软与高利率的双重打击:美国利率上升导致寿险公司持有的美债出现巨额账面亏损,可能超过整个寿险行业的资本金总额。

🔮全球金融重构前奏:若美元持续疲软,台湾寿险业可能被迫进一步大规模对冲美元敞口,引发新台币升值,甚至导致偿付能力危机,这可能是全球金融重构的开端。

上周五在美元下挫、美债收益率连续拉升之时,新台币突然暴涨3%创四十年来最大单日涨幅,震撼外汇市场。本周一再现惊人涨幅,新台币兑美元盘初上涨4%,为2023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更是刷新1988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此番暴涨表面上看似“繁花似锦”,比如在贸易谈判乐观预期的推动下,美国科技行业或加大从中国台湾的半导体进口,推升了新台币需求。然而实质上,这或许是中国台湾的寿险巨头们在恐慌中集体对冲美元敞口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眼下,一场潜伏已久的金融风暴或许正悄然而至:天量规模的货币错配就像定时炸弹,正随着美元贬值而引爆。

台湾寿险业的“噩梦”:结构性错配的“千亿美元”炸弹

长期以来,当地寿险公司一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结构性错配。

从2000年初开始,中国台湾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美元外汇,占其GDP的5%至7%,如何处理这些美元成为当务之急。而与此同时,当地的寿险公司又面临本地债券资产短缺的困境,规模难以继续扩张,因此两者“一拍即合”,中国台湾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成为了全球固定收益市场中一个被低估的重要力量。

截至今年1月,中国台湾外汇储备高达1.7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债券),这相当于其GDP的200%以上,是台湾债券市场规模的5倍以上,寿险公司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

具体来看,约有1万亿美元掌握在私人手中,其中7000亿美元具体持有在保险投资组合中。在巅峰时期,寿险公司每年购买超过500亿美元的美元资产。他们用新台币发行保单,再拿这些钱投资海外美元资产,利润十分可观。

然而这种“依赖新台币融资但持有美元资产”的策略造成了巨大的货币错配风险。外汇敞口错配程度超过其投资组合的40%,约合4600亿美元,仅此一项就占中国台湾GDP的60%以上。

这种错配导致中国台湾的寿险行业同时面临三重风险:美元兑新台币贬值导致资产价值下降、货币对冲成本高企吞噬利润、美债收益率走高造成的资本损失。一旦美元贬值或美国利率上升,或导致整个行业出现巨额亏损,甚至会影响台湾金融市场的稳定。

美元疲软+高利率:台湾金融系统的双重挑战

由于中国台湾大量投资美元资产,因此其金融稳定面临的最大风险实际上是美元疲软,尤其是美元疲软与美国高利率的叠加效应。

台湾寿险公司持有的多数债券是期限极长、结构复杂的美元计价债券,这使得美国利率变动与中国台湾金融系统高度联动。美国利率上升,就会导致寿险公司遭遇巨额账面亏损。

目前,多数长期高评级美元企业债的市场价格已经比面值低了10%到15%。套用到中国台湾寿险业持有的7000亿美元美债上,未实现亏损的规模可能等于甚至超过整个寿险行业的资本金总额。

长期以来,中国台湾的“中央银行”是通过提供掉期交易帮助寿险公司对冲风险,维持了表面上的稳定。

然而在当前形势下,贸易摩擦不仅推高了美债收益率,还让中国台湾的“中央银行”在干预汇市时面临更多外部压力和制约。这也导致其央行难以像过去那样大手笔干预汇市,这也是上周五新台币暴涨的关键原因之一。

不彻底的对冲策略

中国台湾的寿险公司虽然有对冲货币风险,但并不彻底。

目前仍有约2000亿美元的美元资产没有保障,相当于台湾GDP的四分之一。因此若汇率波动剧烈,可能迅速吞噬保险业资本金。

这些对冲工具大多数通过外汇远期合约完成——即在未来1到3个月将美元换回新台币。通过不断滚动这些合约,试图避免汇率变动造成损失。但这种操作是有代价的,远期对冲的成本取决于双方的短期利差,曾在美联储激进加息期间高达年化5%以上。

部分对冲曾由中国台湾的“中央银行”提供支持,如今规模缩小至约1000亿美元。另外,还有约1000亿美元对冲通过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NDF)完成,但这类工具用离岸美元结算,无法真正换回新台币,遇到兑付压力时几乎无效。

全球金融重构的前奏或已吹响

展望后市,如果美元继续疲软,而中国台湾无法有效干预,当地寿险业可能被迫进一步大规模对冲其美元敞口,从而引发新台币进一步升值的螺旋效应。

这不仅会损害中国台湾的出口竞争力,更可能导致寿险业面临严重的偿付能力危机。

而随着美元进入可能的长期贬值通道,这场金融风暴也许只是全球金融重构的前奏。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新台币 寿险业 美元风险 货币错配 金融风暴
相关文章